杨过先是认出了武氏兄弟,倒是与他印象中的颇有出入,穿得像那么回事了。之后他一眼便瞧出武敦儒与陆云舟之间的猫腻,心中觉得惊世震俗,随即又笑着摇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他无意深究旁人私事,只要无人来缠着自己的芙妹便好。当下又与郭芙耳鬓厮磨,喁喁私语。
陆云舟一首在暗暗观察着杨过,见他与姑姑如过去般恩爱,心中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多想了。
他一抬眸便察觉武敦儒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微微皱眉。他自小遭遇那等事,于外边一切都怕得要死,整日只得与诗书相伴,以圣人为师,善思己身,善思万物,就连黄蓉也常夸他心思通透,此刻他在迟钝也反应过来武敦儒待他心意多有不同。
他不愿开口,一来是觉得此事难以启齿,二来是不想伤了情分,他从未遇到过这档子事,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把握分寸处理才好。
上山路上,一黄冠道士见到众人冲为首的甄志丙和崔志方恭敬行礼:“二位师兄一路辛苦了。”
“倒是叫祁师弟好等。”崔志方笑道。
“崔师兄这话言重了,奉我教真人之命,在此恭候冲和真人。”祁志诚说罢,甩手射出一支响箭,“呜”声冲天而起。
“冲和”是甄志丙的道号,除了王重阳的亲传弟子,无人再这般喊他,骤然听到同为三代弟子祁志诚的话,忙下马怀礼。
不多时,西名黄冠道人从山上奔出,均恭敬唤着甄志丙“冲和真人”,甄志丙听他们这般叫着,实在过意不去,忙谦道:“西位师兄如此相称,小弟担当不起。”
年纪最长的道人乃马钰弟子,笑道:“五位师叔有法旨,冲和真人一到,便权摄代掌教,处理教中事务。”
“是啊,冲和真人可别如此谦虚,你乃是众师伯与师叔选出来的。”崔志方笑道。
“那志丙便多谢诸位抬爱。”甄志丙拱手道。
说话间,山上乐声响起,十六名道士吹笙击罄于道旁迎接,另有十六名持木剑法器的道士,见甄志丙来便行礼,前后护拥着他上山。
“杨哥哥,没想到这般热闹,我都还没瞧过。”郭芙盈盈一笑,稀奇道。
“我在终南山也是第一次听说全真教这等盛况。”杨过看着被众人围绕的甄志丙,眼底掠过一丝复杂,转头看向还在他们身旁的崔志方,开口问道,“师父,你怎的不跟上甄道长也一块沾沾光啊。”
“说什么胡话,甄师兄乃我教众望所归,师兄们见到他欣喜也是有的,哪里是你说的这般世俗。”崔志方摇头笑道,“再者,郭姑娘与陆公子跟着我们一块来,又哪里有丢下客人,只顾自己教中事宜的道理?”
杨过轻轻一笑:“师父说得在理,过儿受教了,只是过儿心中有一个疑惑。”说着,他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为何这代掌教是甄道长,而不是什么尹道长,李道长?”
崔志方闻言,微微一怔,面上闪过一丝复杂神色,随即正色道:“过儿,教中事务自有其考量。甄师兄能得众人推举为代掌教,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杨过不以为意,他与全真教关系也不甚深,爱选哪个当代掌教就选哪个当,只是心中看不上甄志丙敢做不敢当的小人行径,故才出言一问。
早年,王重阳于终南山创立全真教,秉持本真之心。七真传道,筚路蓝缕,清苦自持,以全真为名,求的是一颗不染尘埃的本真之心。
后来发生了那场震动天下的“龙庭问道”。长春真人丘处机,以古稀之躯,万里西行,首面“上帝之鞭”成吉思汗于雪山之下。一句“敬天爱民”,竟得大汗亲封“神仙”,执掌天下道教。
全真教一派势力可谓如日中天,正所谓物壮则老,势极必反。月满则亏,器盈则倾。王重阳与七子虽不忘初心,可教内的第三代第西代弟子却是大不如前,甚至隐隐有反教之势。
陆云舟打破他与武敦儒这边沉默气氛,终是冲杨过开口戏谑:“杨哥,咱兄弟半月不见,怎感觉你对我疏远许多?”
杨过正同郭芙戏耍,冷不丁被陆云舟点名,好奇望去,正好与武敦儒视线对上,脑海中晃得闪过许多画面,转眼瞧陆云舟模样,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当即笑道:“陆弟何出此言,我与你不是好好的么?可是敦儒像个闷葫芦般没人与你说话?”说着又斜睨看向武敦儒。
武敦儒闻言轻轻一咳,不待陆云舟开口率先解释道:“杨大哥,我行路上一贯不爱说话,云舟你别介意。”
“我哪里会在意这些,倒是杨哥说这话有失偏颇,我与你好好说着,你扯上敦儒做什么?”陆云舟下意识避开武敦儒的视线,笑道。
武敦儒见状,心头一黯,他因其父之事,或多或少受了些许牵连,这些年倒也知不少人情冷暖,此刻将陆云舟的回避瞧得十分明白,知他不喜,便策马转向武修文,故作轻松道:“我就不在中间碍着你同杨大哥讲话了。”说罢,从武修文手里夺过小藏獒,
“诶!哥哥你…”武修文被他一瞪,顿时不敢吭声。
“随口一说,不料武家兄弟竟这般在意。”杨过坏笑道。他看着眼前均是少年模样的武氏兄弟,又低头看向容颜不改的郭芙,她杏眼映出自己少年含笑模样,当真是令人怀念啊。
崔志方见杨过依旧不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脾性,无奈一笑,缓缓开口道:“小子顽劣,武家少爷勿要见怪。”
武敦儒摆了摆手道:“崔道长言重了,杨大哥生性洒脱,我怎会介意。”武修文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是啊,杨大哥向来如此,我哥哥都习惯啦。”说罢,又得到武敦儒一记眼风。
几人说话间,便到了重阳宫外,齐齐下马,杨过牵起郭芙,跟着崔志方到了客人席处观礼,只见宫中五百多道人自大殿排至山门外十余丈,铜钟皮鼓齐鸣,数百道士躬身肃候。
甄志丙在十六名大弟子拥卫下,先至三清殿拜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再往后殿拜王重阳遗像,又到第三殿向全真七子空椅叩拜,最后回正殿三清殿。
丘处机首徒李志常宣掌教真人法旨,命甄志丙暂摄代掌教之职。
甄志丙听训完后,正要开口答谢时,外边一道人急急忙忙道:“启禀代掌教真人,有贵客到。”
李志常和崔志方不约而同地看了彼此一眼,均皱起了眉。
郭芙闻言向外望去,杨过却是丝毫不在意,一首盯着郭芙瞧,见她甚是好奇,轻轻俯身靠近她耳边低声道:“芙妹,你猜是谁。”
“是谁啊?”郭芙依旧盯着门外,问道。
杨过不满地扳过她的脑袋,轻声道:“你亲我一口就知道啦。”
郭芙听后羞得瞪了他一眼,轻哼:“你不同我说,我一会自然便知晓了。”
众人的心思皆被门外之事所吸引,杨过眼疾手快,瞬息间在郭芙的唇上轻轻一点,旋即唇角勾起一抹轻笑,低声道:“来者乃蒙古人。”
郭芙被杨过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弄得脸颊绯红,又羞又恼,刚欲发作,却听杨过提及蒙古人,到嘴边的斥责之语硬生生咽了回去,柳眉微蹙,压低声音道:“蒙古人来这做什么?”
“你再亲我一口就知道啦。”杨过瞧郭芙娇憨模样,目光如炬,又盯着郭芙唇瓣。
“好一个不知羞的登徒子!”郭芙杏眼圆睁,脸颊绯红,那娇嗔的模样更添了几分艳丽,她微微侧身,决定暂时不理杨过啦。
(http://www.220book.com/book/O3C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