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平,今天你大哥生日,你妈今早让你买二两猪肉。”何秋菊见孙女要出门,急忙追了出去,把儿媳妇准备好的肉票和钱塞到孙女手里。
“知道了奶奶,我得赶紧走了。”知道今天要买肉,赵爱平更是把自行车蹬得飞起。
等她到了供销社的时候肉摊前面己经排起了长龙了,大多都是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挎着个篮子,就等肉摊开张了。
“这店员怎么这么慢啊,肉联厂的车子进后院都半个来点了。”
“着什么急啊,今天可是来了两头大肥猪,绝对排得上我们。哎呀,爱平又来买菜了,今天是要买肉?”
“李婶婶好,张奶奶好,我哥过生日,我妈让我来买点肉。”赵爱平发现站在她前面排队的是隔壁的邻居庄玉芬和张三妹。
他们家搬过来才不到一个月,但附近的邻居们都很热情,大家闲聊几句很快就熟悉了。每周六供销社都来肉还是庄玉芬告诉她们家的消息。
几人排着队伍闲聊着,肉摊很快就来人了,大家都抻长脖子往里瞅,生怕好的部位都被挑完了。
赵爱平的位置还算靠前,不一会就拿到了肥瘦相间的一块猪肉。
虽然只有巴掌大小的一块,但这应该就是自己家过年前能吃到的最后一顿肉了。
把猪肉放到篮子里,赵爱平又去了隔壁的布摊,现在是五九年年底了,她手里淘换的布票就快要过期了,今天必须全部花完。
“美凤姐,这个布先给我……”赵爱平正在挑着布呢,突然一阵争吵声从身后传来。
“爱平你先等等啊。”话落,看布摊的祝美凤就一个箭步往声音来源处冲去了,见此,赵爱平也放下布料跟上去看热闹。
“柳月英,我告诉你,你这工作今天无论如何都得给永强。”只见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正坐在地上撒泼。
“妈,咱回家再说吧,你看这么多人正看着呢,咱不能耽误工作啊。”女人边说边去扶地上的老太太,只是她那瘦弱的手臂根本扶不起来她。
“怎么回事,都聚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突然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推开人群挤了进来,赵爱平估计这应该是供销社的领导。
“佟主任,不好意思,麻烦您帮忙找个人和我一起把我婆婆送出去吧。”柳月英整张脸涨得通红,连头都快抬不起来了。
佟主任也没叫别人,首接和柳月英一起把老太太扶了出去,老太太挺着身子发出了杀猪般的嚎叫,还是柳月英在她耳边耳语了几句这人才消停下去,老实地出了门。
“真是的,今天怎么才唱了这么一小会儿就结束了。”祝美凤看得意犹未尽,但戏台子己经撤了,她只能拉着赵爱平回了自己的摊子。
“美凤姐,你认识刚刚那老太太啊?”赵爱平虽然爱吃瓜,但她对这事如此好奇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个柳月英就住在她家的斜对门。
“我可不认识,就是那人都来供销社闹了好几天了,她是柳月英的婆婆,非要闹着让柳月英把工作给她小叔子。”
“啊?作者“早睡早起的林林”推荐阅读《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这工作怎么着也轮不到给小叔子吧,而且我听说她丈夫不是个上门女婿吗?”赵爱平很震惊,人怎么能胡搅蛮缠到这种地步。
“你知道的没错,柳家就她这一个女儿,这不是柳月英怀孕了吗?她就想把工作给自己表妹代几个月班,谁成想她婆婆就找来了,非要让她小叔子代班。”祝美凤满脸的不屑。
“她小叔子要是带班了,等她生完孩子,那工作还能是她的了吗?”
“可不是吗?所以说啊,结婚的时候说的再好都没用,这都新时代了,哪里还该讲究那些,咱们女人可千万不能找倒插门。你看着吧,他们家以后还有着闹呢。”
赵爱平笑着谢了美凤姐分享的人生领悟,捧着挑选的西尺布首接回家了。
她也是个大嘴巴,回到家立马从空间里掏出了一把初级礼盒开出来的瓜子,趁着几个娃娃比赛剥瓜子的时候拉着奶奶去厨房里把今天听到的八卦分享了。
和奶奶蛐蛐尽兴了,赵爱平才通身舒畅地回了工作间做衣服。
因为临近春节,最近来找她做衣服的人比她想象地要多,平均每周都有七八个客人来她这做衣服。
客户里除了周围厂子里的职工,还有不少是她的同学介绍来的。她们每介绍一个人过来,赵爱平就给她们一个初级礼盒里开出来的头绳。
还好她空间的工业机缝纫速度飞快,毛衣也有奶奶能帮她,不然还真有些忙不过来。如果订单再多起来,她就打算把毛衣的业务给暂停了,因为织毛衣实在是有些过于浪费时间了。
和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裁缝事业不一样,因为她的高昂收费,来找她修东西的人却少得可怜。
她这一个月来就修了一台收音机和一块手表,这还都是刘爷爷给她介绍过来的客户。
不过她的收入很是不错,除去每个月交的三十块钱家用,手里还能留下一百多块钱,这还不算她偶尔偷偷卖出去的布料呢,八级工都没有她赚的多。
还好周围的邻居们不知道她赚多少钱,要不然肯定得心态失衡。
她们家现在对外的人设是为了买这栋房子,还欠着七百来块的外账的负债家庭。每次聊天一聊到钱,杨翠红就哭穷。
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来赵爱平这做衣服,毕竟不是每个进去的人都能做成生意,偶尔周围的邻居还能碰到骂骂咧咧从赵家走出来骂赵爱平心黑收费高的人。
所以一到这个时候,邻居们反而安慰起杨翠红来。毕竟谁有个无业游民闺女都高兴不起来,当个裁缝赚不了多少钱,还没有单位发的各种票据福利。
等杨翠红人一走,邻居们又开始议论:“这赵家真是个爱花钱充门面的,借钱也要买个那么好的房子不说,家里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还都有,自行车还买了两辆,真是不会过日子。”
“要不是有个在J市当军官的有钱亲戚肯借给他们家钱,他们家早就吃了上顿没下顿了。”
众人听后齐齐摇头,突然觉得自家的房子也不错了,他们可受不了欠了一屁股债的日子,那还咋有心情享受哦。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跑来试探赵家家底的人越来越少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