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六月初,Y市周边的农村遭遇了罕见的蝗灾,农民前期的付出毁于一旦。
偏偏祸不单行,六月下旬,多地连续下雨,Y市也是其中的一员。城里不少低洼处都被淹了。
赵家所处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屋里暂时没有进水,但看着瓢泼大雨无止境地下,大家终归是有些担心害怕的。除了备考的几人,大家晚上轮流守夜。
全市停电、停水,铁路也停了,一时间城里人心惶惶,大家都害怕Y市被洪水淹没。好在各方积极参加救援活动,组织调洪工作,才使得Y市幸免于难。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被淹的农田就预示着今年的粮食紧缺情况会进一步的紧张,农民是彻底不换粮食了。
杨翠红不由得庆幸自己和二女儿都找到了工作,只靠居民的粮食供应,他们一家人早晚得饿死。
她也算是有先见之明,上个月就把家里的钱都换成粮食了。本来是为了让家里的孩子在高考之前都能吃好点,谁成想有这么个变故呢?
高考当天,家里的考生们都早早的起床出门了,每逢高考必下雨,今年也不例外,准确来说最近这雨就没停过。
这也导致了雨伞的紧缺,雨伞票就这么应运而生了,不过好在赵爱平的空间里不缺这东西。
赵爱平陪着赵家和在考场外面等着,这种心境和之前参加高考的时候很是不同,焦急而又期待。
不过这时候大家对高考还没有那么重视,整个市的高考生都在一所重点高中考试,站在门外等着的家长也并不算多。
和赵家和站在一起的是学校的校长,他儿子今年也是复读考大学,家里有孩子参加高考的老师是不能参加高考的。
几人围在一起讨论志愿如何填报,赵爱平这才发现,即使是从事教育行业的老师和校长,对于志愿填报也没有多么了解。
他们只知道推荐孩子报理科专业,因为现在国内缺少的就是理科人才,至于报考哪所大学,他们也拿不准,毕竟很多老师自己都没有上过大学。
反正志愿都早就在考试前填报好了,多说无益。
三天说快也快,一场决定青年们命运的考试就这么结束了。
恰巧今日是个难得的晴天,也希望这些考生的未来都能拨云见日。
王有富当天就收拾东西回了家,连顿晚饭都没留下吃,他是实在不好意思再吃老师家的粮食了,赵家和就给他塞了几个三合面饼子。
他是个有心的孩子,赵家就没有对他有负面情绪的人,穷只是一时的。
等待高考结果的过程是漫长的,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成绩,但学生们的心态还算乐观,一切顺其自然。
不过就在这期间又有一件大事发生了,苏国单方面撕毁了合同。
“靠人不如靠己,爱国这次要是考上了工业大学,一定得好好学。”赵家和一脸沉重地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新闻。
功夫不负有心人,家里面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赵爱华考上了首都的医科大学,王有富考上了沪市交通大学,赵爱国也如愿考进了冰城工业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赵爱国首接高兴地跳了起来,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赵爱平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的哥的情绪如此激动。
但紧接着赵爱国就哭了,只有他知道自己这一年过得有多么不容易,他每天都学习到十二点才睡觉,车间只要一有休息时间,他就会掏出课本拿出来复习。
车间的工人们背地里都说他心气高爱做梦,他只能装作没听到,尽力忽略他们的嘲笑。但他总归是考上了,此前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
大家见状都赶忙上前安慰大哥,他们都了解大哥今年的压力有多大,就连赵爱善和赵爱民都知道在备考期间不能大声喧哗。
还好,这次的结果是好的。
现在还没有升学宴这一说,赵爱平大方的表示,为了庆祝大哥大姐顺利考上大学,她要请全家人去国营饭店里搓一顿。
杨翠红不好扫兴,只悄悄告诉闺女不要花费超过五元钱,等下个月发工资了再把钱给她。
赵爱平听话地点了点头,她妈愿意给她就收着,反正上班之后也能补贴家里,不算占便宜。
周末去国营饭店吃中饭的事就这么敲定了,最期待的莫过于赵爱善和赵爱民了,两人上次吃了赵爱平考试那天带回来的盒饭后就一首念念不忘。
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在外面吃东西呢,他俩也都是个爱美的,非要让妈妈找出二姐过年的时候给他俩做的新衣服。
那衣服他们就在过年的那几天穿过,妈妈说好衣服得留到重要场合出门的时候穿,去国营饭店就是他们觉得顶顶重要的事了。
可是那衣服都是棉衣啊?杨翠红好说歹说才让两个小家伙遗憾地放弃了穿新衣服的想法。
“可别热中暑了,等二姐找时间给你俩再做几件春装,这样一年就能穿春秋两季了。”赵爱平只能安慰两人。
俩孩子的衣服都是捡表哥表姐的衣服改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给一天一个样的孩子做新衣服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
孩子们的衣服都是亲戚朋友之间捡来捡去的,而且都得是关系极好的亲友才舍得送旧衣服呢。
在众人的期盼下,周末终于到了,一家人浩浩荡荡地进了国营饭店。俩小家伙好奇地看来看去,摸摸凳子碰碰茶杯,一看就是兴奋坏了。
赵爱平严格执行老妈定好的餐标,点了十碗二两米饭、三道肉菜和三道素菜。
饭店的食物贵,既然出来吃了就一定要吃肉。
她也不怕家人长时间没吃肉会拉肚子,他们家隔两天就会做一次赵爱平“换”回来的鸡蛋,大家的肚子里并不是全无油水。
众人风卷残云,餐桌上的食物很快就被吃光了。杨翠红看了看早就准备好的饭盒,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她咋没忍住呢,多少留点晚上回去吃啊。
餐盘里还剩点油汤,众人也舍不得浪费,赵小芳掏了五分钱要了一个杂粮馒头,给大家一人撕了一小块,六个盘子没一会儿就被蹭干净了。
服务员来收盘子的时候也没有露出别样的情绪,显然这么干的也不止他们一家。
以后想在餐馆这么痛快吃东西估计就不可能了,因为距离饭店开始收粮票的日子己经没几天了。
吃饱喝足,众人起身打道回府,没想到在家门口就遇上了杨翠红那位许久未见的冤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