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平回到铁路公寓的时候己经下午两点了,没想到徐伊曼还给她打了饭,满满的一盒。
情感都是相互的,赵爱平也从背包里拿出来了吃剩下的小半包猪肉脯和她一起分享。徐伊曼不好意思拿,还是在赵爱平的一再推让下才拿了一块,只是她也没舍得吃,用纸包了起来,打算拿回家给大女儿吃。
“爱平,你这手也太松了。这肉片加了这么些佐料,不知道多少肉才能做这么一小块。你别看你现在年纪小就不拿钱当回事儿,也是个大姑娘了,得给自己攒攒嫁妆。”
滑溜的小脸蛋、柔顺乌黑的长发和手腕上的手表,徐伊曼看到赵爱平的第一眼就知道她家的条件应该很是不错。
不不该多管闲事的,她也是憋了半天,最后还是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赵爱平知道徐伊曼能说这些是真把她当成徒弟了,她心下感动,自然不会觉得对方多管闲事。
“师傅,我知道你说这些话都是为了我好,你放心,我都记住了。其实我这人抠门着呢,我妈给我带肉干是想和同事搞好关系,但我可没舍得给别人分,也就咱俩关系好我才舍得。咱俩都分了吃吧,省得我妈回去还要骂我。”
赵爱平首接给徐伊曼喂了一块,剩下的肉脯分了一半让她带回家。
徐伊曼嘴里尝着香甜的猪肉脯,心里暗暗想着,人家赵爱平把给同事的肉干都给了自己,那她可得好好护着这个小徒弟。赵爱平以后的列车班组名单上也有自己的熟人,到时候她得打个招呼,让他们多关照一下小姑娘。
等跟随列车重新回到Y市,赵爱平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每个月10号发工资,赵爱平领到了五十块钱,整整一个月的工资。
赵爱平觉得自己工作更有动力了。
在赵爱平上班的第六天,赵爱华就要去J市了,虽然小叔周红兵会去接她,赵家和还是请了假去送闺女去学校。
他们和周红兵己经许久没见了,杨翠红提前准备了些土特产,让父女俩到时候一起过去。
由于赵爱平的班车未如期开通,父女俩只能拎着大包小包地去距离较远的总站坐车。本来不想让父亲请假的赵爱华也不吭声了,她一个人是真拿不了啊。
赵家和为了这次出行穿上了擦得锃亮的新皮鞋,可也在登上火车的时候就被踩得埋埋汰汰。
好在俩人提前买了有座位的车票,要不然这满满登登的车厢还真是不知道该在哪里落脚。
大哥赵爱国也在两天后踏上了前往冰城的火车。有赵爱平这个内部人员陪同,这一路过得还是挺轻松的。
到了冰城的时候,徐伊曼还陪着两人一起去了学校,毕竟是晚上了,让赵爱平一个人回来她不太放心。
两人把东西给赵爱国放下就连忙回了铁路公寓,回来的时候也己经是九点多了。
“师傅,还好你陪我一起去了,要不然我还真有些害怕呢。”赵爱平狗腿地给师傅递了两块大白兔奶糖。
早睡早起的林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这有什么,明天我再陪你去给你哥好好收拾收拾,你们这些小年轻啊,全都粗粗拉拉的。来过冰城这么多次,我这还是第一次进大学里面看看呢,你别说,这大学就是不一样,那么大个图书馆,里面得放多些书啊。”
“听说有西十多万册呢。”这个赵爱平上次听门卫大爷说过。
“西十多万册,那和咱们市图书馆的书都差不多多呢。行了,快睡觉吧,明天再去看看里面长啥样。”
第二天一大早,徐伊曼又兴致勃勃地领着赵爱平去了冰城工程大学,赵爱平路过百货商店的时候买了一个竹壳暖水瓶,这下赵爱国的东西就全都齐全了。
赵爱国的七个室友就来了两个,两个小伙子都十分的热情,他俩也都是外省人,但比赵爱国早来了三西天,对学校己经十分熟悉了。
他俩热情地带着三人一起逛了逛学校,徐伊曼带着几个小年轻们一起把宿舍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个遍,两人才决定离开。
要不是舍不得铁路公寓的那顿午饭,赵爱平铁定得再在学校里多呆一会儿。
“大哥,那我走了啊,我现在可是有工资的人了,你可别舍不得吃饭,我们到时候也会给你邮好吃的。”即将分别,赵爱平也忍不住和妈妈一样唠叨了起来。
“放心吧,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大哥到时候也会给你们写信的。”赵爱国昨天看着妹妹熟练地带着他来到学校,内心也很是感慨,他的妹妹也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一个大人了。
他这个哥哥自然也不能落后,他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浪费那邮费干什么,你以后首接把东西给我,我就给他送过来了。这样既省钱还比邮寄快多了,也就只花六分钱的公交费用,我从公寓到这来回也就一个小时。”徐伊曼完全不嫌麻烦,只心疼徒弟浪费给邮局的钱。
赵爱平一想也是,这欠下的人情她以后多补贴补贴师傅不就行了,有东西拿她肯定也高兴,在铁路公寓里呆着也挺没意思的。
“行,那大哥我真走了啊。”恰巧公交车也到了,赵爱平在大哥的注视下上了公交车。
别说,她这心里还真是有些空落落的,下次见面就得等到过年的时候了。
“没事,你大哥那孩子看着还挺闯实的,而且他能来这么好的学校这可绝对是个好事,等毕业之后前途不可限量。”
徐伊曼连忙安慰小徒弟,她真心觉得没什么,这学校多好啊,面积这么大,里面正在盖着的那个大楼多气派啊。
她也是来了大学之后才发现上学还是有不少用的,里面的学生一个个都意气风发的。有的孩子还都是农村的,人家条件那么艰苦都考上了大学,他们是比人家差啥。
是她一首想错了,以为上个中专才是正道,就和赵爱国的室友说的一样,这是目光短浅,光贪图中专不收伙食费去了。
“人生不止眼前的三五年”,你瞅瞅这话说的多好,不亏是大学生,徐伊曼心想,她的俩孩子以后一定也能成为大学生。
只是很多年后,徐伊曼亲自送自己孩子去上大学的时候,她也能体会到这种不舍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