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平做梦都没想到,在自己初中的学校隔两条街的地方就有一个黑市。
她之前和二哥也来过这啊,当咋就没留意呢,还真是像她奶说的,读书读傻了,瞪着两个眼睛不看事。
理了理身上的衣服,赵爱平扛着一个大袋子就进了巷子。
“兄弟,您这背上背的是什么啊?”胡二从这黑脸大汉一进黑市就盯上了他,一米八的身高,结实的身板,这一看就很有实力。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能养这么大个体格子,那是相当不容易了。
赵爱平见有人搭话,立马从自己的双开门冰箱上把粮食袋子卸了下来。
“粮食。”本着营造一个人狠话不多的形象,赵爱平把粮食袋子的束口打开就站在一边不说话了。
“富强粉……”胡二低头向那袋里的东西看去,意识到里面是什么东西,他立马收了声。
但好奇着往袋子里看又不止他一个,里面的东西谁不想要啊。本来只是瞥一眼的行人立马就围了过来。
这是什么地方啊,来了不就是买东西的吗?也没有什么先到先得,一个大妈率先出声问道:“小伙子,你这里面的东西打算怎么要价?”
“没票的西块二毛钱一斤,有票的另算,具体看是什么票。”
赵爱平这话一出,几个大爷大娘立马争相递出了自己的布袋子。
“给我来十斤。”
“我要二十斤。”
……
你大爷大妈还是你大爷大妈,这反应速度还真是年轻人没法法比的。
“大家都别挤,我这带了一百斤,每人限量十斤,想要多的我也不买,大家多有份。”赵爱平看着突然躁动的人群,有些担心声响过大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进到黑市的人都是十分专业的,虽然十分想要粮食,但人们都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激动。
“小伙子,十斤粮食哪里够吃的啊,大爷有钱,你再多卖大爷点吧。”
“是啊,咱们这才七个人,你这东西根本就卖不完,这你还得背回去,干脆卖给我们算了。”
西块二钱一斤真不算贵,这价格也许放到早己不是毛票时代的后世能买到品质不错的粮食了,但放到人都要饿死了的今天那简首和做慈善没区别。
今年秋收过后,粮食问题愈发严峻。农村人的生活不仅没因为秋收而得到丁点改善,反倒还得把兜里本就没有多少的钱掏出来去卖返销粮。
城里人在这点上就要强多了,他们钱多啊,好不容易逮上这么个来卖粮食的,只买十斤哪里够,哪怕不吃,倒卖出去也能小赚一笔不是。
但赵爱平注定要让这帮人失望了。
“爱买不买,我说只卖十斤就是十斤,想买的给我排好队,不想买的就滚一边去。”
赵爱平把手里的粮食袋子口用手一束,瞪了那几个想要多买的人一眼,几个人瞬间就老实了,乖乖地去排队了。
赵爱平心中暗喜,自己这装扮真是选对了。
她还贴了大力贴纸,一百斤大米扛在肩上依然闲庭信步,首接一出场就把气势拿捏了。
她来的时间可能是太晚了,黑市里也就六七个人,她没一会儿就卖完了。
买卖东西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她不打算在这久留。
面对大家看着面袋子依依不舍的目光,赵爱平心里没有半点犹豫,束紧袋子就离开了。
也许这就是个小黑市,并没有发生过去曾经在各种小说里看到过的惊险时刻。
赵爱平暗自庆幸,在一个巷口偷偷进了空间,将衣服装扮换好才又重新出了空间。
车座子后面绑着一大袋子东西,骑着自行车子晃晃悠悠地回了家。
初次黑市任务圆满完成,等过几天再去别的黑市吧,空间里的粮食估计年前就能全都抖搂出去了。
“怎么这么晚回来?”果然,她一进家门就发现家里就差自己了。
赵小芳连忙帮她一起把自行车上的麻布袋子给一起拿了下来。
“去哪儿弄得这么多大白菜?”何秋菊看到袋子里的东西,语气里满满都是喜悦。
“还能是哪儿,祝老太呗,别光看白菜啊,下面还有粮食呢。”
看着杨翠红每次心惊胆战那样,赵爱平觉得以后还是自己去取货吧,反正都过了明路了。
杨翠红本来不同意闺女干这号危险事儿,首到赵爱平贴着大力贴纸在她面前将自行车骑得风驰电掣,她才勉强同意。
杨翠红听到动静立马放下了手头的活儿从里屋过来了,看着翠绿的大白菜别提多高兴了。
“家富要是晚点来接玉雅就好了,还能让他带点回去,他们家肯定也是缺大白菜的。妈,我给他收拾出来一份,后天你让家富记得拿回去。”
蔬菜都凭票限量,供销社的蔬菜也少得可怜,只有萝卜、土豆和白菜是常驻嘉宾。
往常人们都偏爱土豆,这东西在灾年算主食,能抗饿。
但一到秋天,那可就变了,大白菜、大萝卜才是北方人的最爱。
东北冰天雪地的,蔬菜被冻过之后简首没办法吃,农村可以挖地窖存放蔬菜,可城市里的房子有地窖的就比较少了。
以往赵家人都住得勉强的房子那是根本就没法大量屯秋菜,现在好不容易有地方屯菜了,蔬菜又开始限量了,真是愁死个人啊。
为了缓解菜场储存秋菜的困难,家家户户可以凭借粮本领取蔬菜冬贮票,一次性领取冬季的供应蔬菜。虽然自己家屯秋菜保存不当也有烂的,但那也比往后按月领供应强啊。
菜放在菜场的仓库里照烂不误,一次性领回去也省得以后抢了。
除非家里实在没地方放,大部分居民都去提前领蔬菜了。
杨翠红夫妻俩前几天也刚去把蔬菜领回来了,菜都被放在了二楼那间没住人的书房里。那屋子面积小,在厨房的正上方,暖和不上冻。
可是看着才浅浅堆了一摞的白菜萝卜,杨翠红又开始犯愁了,这些菜他们家得吃一个冬天呢,这明显是不够啊。
不吃粮食不行,不吃菜更不行啊。
因此,赵爱平能明显感觉到最近每天晚上的萝卜条子汤比以往都稀了不少。
“明天我就把菜给腌上。”杨翠红拎着布袋子就风风火火地上了楼。
作者“早睡早起的林林”推荐阅读《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