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兰的适应能力很强,在赵家众人的帮助下,很快就适应了城里的生活,冲水马桶、收音机这些都是一学就会了,最近更是学会了骑自行车。
有了她平时骑着车子买买菜,奶奶的日子都要轻松许多。
往常何秋菊都只能等安顿好孩子才出门买菜,不能走远,只能在街口的供销社买,去的时候经常买不着,有的话也都是别人挑剩的。
好在“祝老太”经常带些新鲜蔬菜进城,家里才不至于缺菜吃。
但手里的菜票不花出去也引人怀疑,这东西换的人少,过期快。
不过每次赵爱兰要帮忙做饭都被何秋菊拒绝了,她做的菜实在是不太好吃。
孩子们也很喜欢她,除了赵爱兰为人亲和,最重要的还是他们是一起学习的战友。
没错,在得知赵爱兰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赵家和又控制不止自己的教学欲了。
己经六七年没有拿过笔的赵爱兰将字写得歪七扭八,本就没多少的知识也忘得所剩无几了,文化水平和几个被“揠苗助长”的小豆丁没什么区别。
拿到测验结果的赵家和无奈表示,合班,忘了没关系,都给我从头学起。
有了这么位大同学,几个小家伙学习的热情持续高涨,他们居然有时候比三姐这样的大孩子考得还要好,谁能顶住这种诱惑。
赵爱兰……
学不过小孩也是很丢脸了,她必须更努力才行。
还有正在着手准备高考的赵爱军,赵家的学习氛围又一次高涨。
看到这样美好的场景,赵家和笑得一脸欣慰,学生逃课的气闷都一扫而空了。
“现在的学生真是一批不如一批了。我现在带的这帮高一的,一到下午,教室里连一半人都没有了,留下来的也没几个认真学的。
跟有富完全没法比,真该让他们放学来咱们家熏陶一下。”
赵爱平表示:大可不必。
王有富这样的人放到什么的地方都是凤毛麟角,在后世也是各个学校挣着抢的学神级人物。
她爸还真是让个好苗子给把眼光给养刁了。
就在高考前的一周,赵小芳又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王志强单位的房子下来了。
“机械厂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建个家属院呢,我写了份放弃分房资格的材料上去,志强昨天下午就领了钥匙回来。”
赵小芳笑得满脸喜意,众人也都替她开心,以后小夫妻俩每个月又能省下一笔租房的费用了。
“房子在几楼?采光怎么样?面积多大?”何秋菊也很是高兴,连忙追问房子的细节。
“我们算是双职工,面积比志强之前能分上的要大些,厂里给了两个户型选择。
一个是小两室,但没独立的厕所,得去楼下上,另一个虽然屋里有厕所但房型是个一室。
我和志强考虑了一下还是选了那个一室的,房子在三楼,朝南,二十六平。”
赵爱平脑子里己经能想象出房子大概的样子了。
第一个户型的房子肯定是标准的筒子楼,和赵家之前住的差不多,一层好多户,每户屋子本来就没多大,所以就没弄厕所,小姑选的这种估计是小楼。
赵小芳后面的话也果然验证了她的猜想。
“第一个一层十户,我们的房子那栋一层就三户,面积都是一样的,作者“早睡早起的林林”推荐阅读《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三家共用一个厨房。
同层的邻居现在就一户,志强也不认识,但是人很年轻,看面相也是好相处的。”
“那选这个就很好,邻居太多了烦心事也多。”杨翠红一听十户一层就替人头疼。
他们家原来一层才西户,那己经大摩擦常有,小摩擦不断了。
“我俩也是这么想的,主要是我在咱家住习惯了,真不愿意出去上厕所,两个户型面积都一样,厕所也占不了多大地方。”
“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我看还是两室的好,你俩以后有了孩子也住的开。”
何秋菊觉得房子宽敞更重要,他们在家属院住的时候不也是上公厕的吗?
“有孩子的事儿还没影呢,而且我俩去看过了,要是以后有了孩子可以砌墙,隔成两间也很方便。
妈这思想和志强那帮同事似的,都为了那两三平抢第一种,要不我们还没这么快拿到钥匙呢。”赵小芳有些不服气。
杨翠红赶紧打圆场:“妈说得也没错,对于人多的家庭,两三平可就能多放一张床呢。
不过我也觉得选这个好,你们现在用不上不说,要是也跑去抢第一个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楼层和朝向了。”
赵家和也放下报纸说道:“妈,房子他们小两口住的舒服就行了,您就别操心了。反正都选好了,这也没法改了,就安心等着住新房子就成了。”
“就是,还是我嫂子和我哥懂我。而且我和志强都商量好了,这辈子就生一个,用不着过得挤挤拔叉的。”
“他真这么说?那万一你俩生了个女儿呢?”
何秋菊有些意外,她也是生过孩子的,自然知道生孩子的危险与不易,她也心疼女儿,自然是不愿意让她受累。,
但从古至今讲究的都是人丁兴旺,除非是生不出来了,她真没见几个就要一个孩子的。
就拿他们现在住的这一片来说吧,除了柳家就就一个女儿,哪个家里不都是五六个孩子。
“生女儿也就要一个,有个像爱善一样可爱的小闺女多好。志强说了,要把所有的爱都给孩子,生一个才不偏心。”
赵小芳摸了摸小侄女的脸蛋,白嫩的,手感超好。
正专心数指头的找爱善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夸了,被小姑打扰了做作业的她生气地了嘴巴。
三姐到底是有三年级文凭在的,每次算数都是第一,臭小姑,都打扰她进步了好吗?
悄悄嘴的还有纳鞋底的赵爱平,算他个王志强思想有点水平。
“志强说得对,生男生女都一样,己经是新时代了,咱们女人照样能赚钱养家。
我们罐头厂里三分之二都是女工,每年先进也都是女同志。”
杨翠红对此也很是认同,瞅瞅她的两个闺女,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有铁饭碗,左右邻居不知道有多羡慕她。
坐在一旁的赵爱兰静静地听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手里的笔己经停了下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