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4章 涨价的临时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早睡早起的林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妈,我二哥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吗?”赵爱平一回家就看到杨翠红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哪儿能那么快,你大姐他们去年这时候还没有收着通知书呢,你可别在你哥面前说啊,要不他心里又得着急了。”

“不能,我不是知道他出去了才说的吗,你说这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啊,考没考上呐,真是让人抓心挠肝的。”

“着什么急,也就这两天的事,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杨翠红抖了抖刚淘洗好的衣服,她怎么觉得今天闺女不太对劲呢?

赵爱平连背包都没来得及回屋放,迫不及待地将今天碰到的糟心事和妈妈吐槽了个遍。

“……你瞅瞅,我这裤腿上都是他们给蹦的泥点子,今天的好心情都被他们俩给搅和没了。”

“这俩孩子也真是的,尤其是那个宋钧,小时候看着挺老实一个孩子,现在怎么也这样。果然人就是随根,骂得好,要是我可得狠狠骂他一顿。”

“老实可不代表人好,我最烦的就是他了,还不敢骂恨了,怕真骂他心里去了,到时候这人痛定思痛来个发愤图强,真让这家伙考上大学了。”

赵爱平一想到有这种可能就气得拧起了眉头,仇人在自己最看重的领域取得了成功才是最让人破防的。

杨翠红被她的小表情给逗笑了,“哈哈,那你就太不了解他们这家人了,宋家人从上到下都没勤学苦干的这这根筋。”

“怎么说?”

“这家人最擅长的一是装模作样迷惑人,二是阿谀钻营,掼会投机取巧,学习这条路多苦啊,他哪能吃得了这份苦,人家啊,说不定还看不上大学生呢。

当年要不是你爷爷耳提面命地一遍遍教宋远山,他就只能学成个半吊子,你看他现在,也不精进技术,就知道吃老底,要不是娶了个副厂长的女儿,这辈子估计也当不上主任。”

想着小姑子之前说这家伙现在在厂里风光的不得了,她心里就是一阵唏嘘。

“也是,算了,不想这帮人了,要不是这次碰巧碰上,我都早忘了他们姓甚名谁了,咱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

“这么想就对了,咱家现在过得多舒心啊,别想那些了。

她说就说呗,爱军屋里那一大摞书还能是白看的,你就安心等你哥的通知书,赶明也让你爸再去趟招生部问问。”

“这我当然不信这些,她哪有这本事啊,就是心里犯膈应嘛。”

赵爱平努努嘴,这苏娇娇就跟那癞蛤蟆一样,不咬人膈应人啊。

“行,赶紧进屋放东西吧,瞅瞅你这衣服造的,赶紧换下来,我正好给你一块儿洗了。”

赵爱平前脚刚回屋换好衣服,赵家和和赵爱军两人后脚就进了屋。

“你俩倒是会踩点,咱妈刚做好饭你俩就回来了。”杨翠红接过女儿换好的衣服,笑着打趣父子俩。

赵家和父子俩的背心都己经被汗打湿了,赵家和将锄头放在墙角,和儿子并排在水池边洗手。

“再不回来就热死了,这天也是怪,上月就没见过太阳,现在人开始干活了,太阳又舍得出来了。”

粮食供应跟不上,为了改善食堂伙食水平,最近各大学校开始组织职工学生在学校里开垦土地种植作物。

老师假期要跟学生们一起劳动,赵家和他们己经干了一个来月了,一场大雨,劳动成果清零,一切又要重头来过。

“行了,别在这洗了,去厕所我给你递盆水冲一下,再换套干净衣服就好了,爱军你也冲冲。”杨翠红推着两人又进了屋。

洗完澡的两人终于舒服了些,几天没见,可能是心理作用,赵爱平觉得她爸和二哥这两天都黑了点。

“爱平,你姐说什么时候回来了吗?”赵家和边擦着头发边询问。

“我姐说她今年夏天不回来了,她打算留在学校学习。”

“她怎么也不会来了,你哥就算了,她一个小姑娘留学校里多不安全啊。”

赵家和一听就急了,杨翠红也紧张地凑了过来。

“不能,她宿舍里好几个姑娘也不回家,有人搭伴没什么不安全的。

她也没办法,学校最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学习时间不够,大家都只能趁假期多学点了。

我都快两个月没和她出去玩过了。她也是为了学习嘛,你们得多理解。”

赵家和无奈地点了点头,“哎,不理解也没办法啊。让她注意安全,每天早点回寝室。

咱家这个月的半斤的糕点票还没用呢,我明天买点你给她送过去,多给同学分一分,让她们互相多照应。”

赵爱军冲好澡首奔餐厅,接过杨翠红递过来的米粥,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妈,你今天去问刘阿姨了吗?怎么样,有临时工的岗位吗?”

他这段时间闲着没事跟着去学校义务劳动,但心里还是惦记着找份工作干干,多少能挣点补贴家用。

“你刘阿姨说暂时还是没有,让我去别的地方打听打听。”

一提这事杨翠红就忍不住叹气,她和大儿子之前的工作就是这位刘姐帮忙找的,两人关系不错也时常走动,不至于蒙她。

“你说这也是奇怪了,咋今年的工作比去年还难找,前街你孙婶她孙子都在家呆六七个月了,现在也没找着个活呢。”何秋菊忙着给小孙女擦嘴也不忘吐槽。

“这都正常,你没听广播里说的吗?现在各个单位开始精简职工,不少人没办法都只能返乡。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之前和我一个办公室的小田就被精简走了,瘦瘦小小的那个,要让他这么个体格的人回乡种地,真不知道该怎么活。”

赵家和提起这位前同事,心里也很是惋惜,这人性格不错,之前还主动帮他串过课。

赵爱平也想起来有这么一号人了,话说这己经是两个月之前的事儿了,当时她还在心里期盼过他爸也能入选精简名单来着。

无奈他爸教龄长、工作经验丰富、教学态度认真,还是城里户口,校长只能让她遗憾了。

这次让老爸无痛脱离教师工作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赵家和可不知道他的大孝女在想什么,咽下一口粥继续说道:“不过我上个月还碰到过小田。

他算是运气好,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份临时工的工作,虽然一个月就十三块工资,但工作能轻巧些,也算是不错了。”

杨翠红也附和道:“是啊,刘姐说现在临时工有的都涨到五十块钱了,这还得看运气。

临时工都开始要钱了,之前谁敢想啊。

我当时在食堂的临时工不是给了刘姐她侄女了吗,现在要想买回来就得三十多块钱。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