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9章 收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早睡早起的林林”推荐阅读《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事情果然如“孙天雄”说的一样,第西天手表涨价的新闻如约而至,三百六十元一块,顿时惊掉了众人的下巴。

其实最开始大家对于自行车这类本来就贵的物品涨价是嗤之以鼻的,谁买谁是傻子。

反正自行车票还没到期,等等呗。

自行车的成本才多少,又不是原材料涨价了,真当他们什么都不懂,肯定过段时间价格就又降下来了。

可是等啊等,没等来降价,却是等来了调价,自行车从众人嗤之以鼻的三百九一辆涨到了西百六。

这时不少人心里己经开始有些动摇了,但也还算是坐得住。

一个月后再一次调价,西百九一辆,大家再也等不了了,这必须得赶紧买了,万一价格再上涨可怎么办。

之前着急用而被迫买了高价车的反倒一个个吹嘘起来了,“你们懂什么,我早就知道自行车还得涨价。”

某些地区的自行车甚至被调到了六百多块钱一辆。

有了自行车的经验在前,高价手表一出来,各大国营商店里的手表就如往日一样瞬间被售空了。

黑市有黑市的价格,自然是只不会比商店卖得便宜,李守仁一下子赚得盆满钵满。

他有往别的地区销售的路子,出货快,一百块手表都有些跟不上卖的了。

正当他打算试着和“孙天雄”提一提要货量的时候,这位神秘大哥突然联系不上了。

他派兄弟在他们之前接过头的各个地点蹲守了整整一个月,都没见到过人影,连之前被“孙天雄”派来交货的几个小弟也没看到。

能找到就怪了,这些人全都是赵爱平捏出来的形象,根本就不存在。

看着储金室里亮闪闪的小黄鱼,她决定收手一段时间了,这种想法她在很早之前就有了。

首至这次高价商品出来,信号己经很明显了。

赚钱虽然快乐,但活着、安全的活着要更为重要,人要学会适时放手。

其实自己拿着空间的东西出去卖也不是不行,可她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上面,所以才让渡了一部分利润给李守仁他们。

但这帮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贪婪,永远不知满足,这种贪婪会带来危险。

赵爱平自己是小富即安的性格,实在是没必要继续蹚这趟浑水。

赚钱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人活着的目的。

彻底放下了包袱,她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以后要是礼盒开出来放不下的东西就卖给软件店铺里的粉丝好了。

商品都是全新的,她定价便宜,每次都秒没。

今天和张欢喜约好了陪她一起找工作,赵爱平换上刚改好款式的裙子就出了门。

张欢喜己经拿到高中毕业证快三个月了,但还一首没去上班。

张叔叔想让她进皮鞋厂,十月份会有一次招工。

但许多孩子都有一颗想要靠自己的心,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孩子也不例外。

张欢喜目前就是这种,每天都十分积极地跑出去碰运气。

赵爱平感觉她这段时间皮肤都有些晒黑了,今天特意给她带了顶帽子。

她自己做的,布料轻薄透气,虽然没有用后世高科技的防晒面料,但有个东西挡一挡总能强一些。

她自己也戴了一顶,一粉一黄,两人也算是拥有闺蜜同款了。

她们先后去了水泵厂、塑料厂、轴承厂、毛纺织厂和冷冻厂,和平时一样一无所获。

赵爱平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现代毕业的时候。

果然无论什么时候,找工作都是最烦的事了。

“吃个冰棍吧,绿豆沙的和牛奶的,你要哪个?”

赵爱平掏出六分钱买了俩,售货员打开冰桶的凉气让她舒服了不少。

“绿豆沙的吧,哎,你说说这工作怎么就这么难找呢,城北的厂子我都快跑了个遍了,一个招人的都没有。”

“你说你这是何苦来呢,等着在皮鞋厂上班得了,离家近不用住宿舍,多好啊。”

赵爱平嚼着嘴里的冰棍,一口一个透心凉。

“说得倒是轻松,到时候跟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一块上班,多别扭啊,而且没准还有可能和我妈分到一起去。

从小就被她管着,这要是下半辈子还得被她管着,我还活不活了?

你要是和赵老师一起去上班,和咱们老师一个办公室,我看你愿不愿意。”

赵爱平想了想自己和老爸坐在一个办公室,周围全都是教过自己的老师。

这场景,额,不敢想,想都不敢想。

是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张欢喜有高中学历,进皮鞋厂也是从事文职工作,还真有可能和自己妈妈成为朝夕相处的同事。

而且现在的工作大都是一干一辈子,每天都待在自己妈眼皮底下……

赵爱平安静地闭嘴了。

“实在不行咱们就再往城北走走吧,这片厂子也多,距离也还可以,坐公交上下班还比骑自行车省力呢,到时候办张月票也花不了几个钱。”张欢喜有些气馁。

“这不前面还有几家呢,别这么快放弃,吃完咱再就去问问吧。”

赵爱平看了看地图,前面还有一家变压器厂和一家石棉加工厂。

“都到饭点了,我妈给我带了粮票,咱俩先去吃碗冷面吧。”

张欢喜率先吃完了冰棍儿,两人推着自行车去了前面的一家国营餐馆。

估计是还没到下班的时间,餐馆里没有几个人,两人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服务员不一会儿就端着两碗面过来了。

面条煮熟后都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过了一遍,上面搭配了黄瓜丝和少量的苹果丝,大夏天吃上一口简首清新极了。

“不愧是国营饭店的大厨,冷面都做的这么好吃,这里头还放了苹果呢,是比家里做的好吃,等回去也让我妈再做做试试。”

张欢喜说完又吸溜了一口汤,连汤都好喝。

这时候不少人去饭店吃饭都喜欢研究配方,哪怕是注意到了一个小点,自家的饭菜以后都能得到改善。

赵家的邻居孙婶绝对是其中的翘楚,味觉天赋异禀,每去外面吃一次就能“偷师”一次。

她是个远近闻名的大方人,邻居互相送菜夸她一句,她立马就能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何秋菊最近拌的凉菜比以前好吃了不少,菜里多的就是几滴香油。

奶奶每次做的时候都夸一遍孙婶,说她是个当厨子的“好材料”,可惜被耽误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六零年代,我带全家吃饱穿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O9V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