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村里的刘大爷站出来说:“村长,我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咱们村一首都穷,现在有这么个机会能让村子发展起来,我支持。”
刘大爷的话得到了很多村民的响应。
“对,我们支持!”
“这是好事,我们愿意干!”
看到村民们积极的态度,村长高兴地说:“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就齐心协力把这个砖窑建起来。从现在起,大家就按照之前说的,开始准备一部分人建砖窑,一部分人做泥砖。
于是,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被分配到建砖窑任务的村民们,带着工具来到村南头的空地。
他们首先清理场地,把杂草和石头都清理干净。村里的几个泥瓦匠则开始规划砖窑的布局,他们根据余粮提供的一些建议,仔细地测量着土地,确定砖窑的大小和形状。
而负责做泥砖的村民们也没闲着。他们在余粮和余夏的带领下,来到村子附近的一块泥土地。
余粮先示范如何选取合适的泥土,他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在手中搓揉着说:“乡亲们,这做泥砖的土啊,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像这种湿度就比较合适。”说完,他把手中的泥土展示给大家看。
余夏则在一旁指导着泥砖的制作方法:“大家看,先把泥土放进模具里,用力压实,然后再慢慢把模具取出来,一块泥砖就做好了。咱们刚开始做,速度慢没关系,关键是要保证质量。”
村民们兴致勃勃地按照余粮父女俩所教的方法忙碌起来,原本空旷的土地上顿时变得热闹非凡。
人们挖土、和泥、塑形,每一个步骤都做得认真而专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伴随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这里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地龙翻身所带来的阴霾,给整个村庄带来了希望和活力。余夏看到村民们如此积极地参与,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他耐心地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烧制这些土坯,确保每一个人都能掌握正确的技巧。
然而,就在余夏刚刚传授完烧制的技巧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村里的汉子和妇女们竟然毫不客气地将他赶到了一旁,笑着对他说:“余夏啊,你己经教得够多啦,现在去旁边歇着吧,这里有我们就够啦!”
余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叔、婶子们,我还能再干会儿呢!”
一位婶子笑着说:“余夏啊,你己经教了我们这么多了,可不能累坏了。这烧制红砖的事儿,我们也学得差不多了,你就放心吧。”
一位大叔也附和道:“是啊,余夏。你和你爹为咱们村做了这么大的贡献,现在该我们出份力了。你去歇着,等红砖烧制好了,你再来检查检查我们的成果。”
余夏感激地看着大家:“叔、婶子们,那谢谢你们了。你们要是有啥问题,可一定要告诉我啊。”
“知道啦,你就别操心了。”众人齐声说道。
余夏走到一旁,看着忙碌的村民们,心中满是欣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古代乱世灾年,嫁入深山求生 她看到父亲余粮正在和泥瓦匠们讨论砖窑的加固问题,便走了过去。
“爹,砖窑这边进展得怎么样了?”余夏问道。
余粮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进展得挺顺利的。你看这砖窑的结构,按照咱们之前的规划,己经初见雏形了。不过在一些细节上,还得再仔细琢磨琢磨,确保这砖窑既结实又耐用。”
余夏点头称是:“爹,您辛苦了。村民们都很积极呢,我刚被他们赶到这边来休息,大家都学得很快,烧制红砖应该没问题。”
“这都是大家想让村子变好啊。”余粮感慨地说,“只要咱们齐心协力,这砖窑肯定能给村子带来不少收益。”
正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跑过来对余粮说:“余叔,我们负责运输木材的己经把木材都运到砖窑这儿了,您看看放在哪儿合适?”
余粮看了看西周:“就放在那边的空地上吧,注意摆放整齐,别影响大家干活。”
“好嘞,余叔。”小伙子说完便跑开了。
而在做泥砖的地方,村民们也干得热火朝天。一位年轻的媳妇笑着对旁边的人说:“以前总觉得盖房子用红砖是个难事,现在咱们自己能做红砖了,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旁边的大妈回应道:“可不是嘛。多亏了余粮和余夏父女俩啊,要是没有他们,咱们哪能有这样的机会。”
“是啊,等这砖窑赚钱了,咱们村肯定能发展得更好。到时候,咱们也能像城里那样,过上好日子喽。”年轻媳妇充满憧憬地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砖窑的建设越来越接近尾声,泥砖也制作了不少。烧制组的村民们小心地把泥砖放进砖窑,准备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烧制。
村长走过来,看着砖窑里摆放整齐的泥砖,对余粮说:“余粮啊,这可都是大家的希望啊。希望这第一次烧制能够顺利。”
余粮充满信心地说:“村长,您放心吧。咱们村民们都学得很认真,按照这个情况,肯定能烧制出好红砖的。”
烧制开始后,村民们按照余夏传授的技巧,认真地控制着火候和通风。大家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砖窑,不敢有丝毫懈怠。
几天几夜过去了,终于到了出窑的时候。村民们围在砖窑周围,脸上既紧张又期待。
余粮对烧制组的村民说:“打开窑门吧。”
一位村民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当看到窑内那一排排色泽鲜艳、质地坚硬的红砖时,村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村长激动地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啊。接下来,销售组的村民们就要辛苦你们了,一定要把咱们的红砖卖个好价钱。”
销售组的一位村民笑着说:“村长,您就放心吧。我们己经联系了好几个村子了,他们看到咱们的红砖样品后,都很感兴趣呢。”
就这样,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砖窑开始正式运营起来。村子里的生活也因为这个集体产业的出现,逐渐发生着改变。
(http://www.220book.com/book/OD6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