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金色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乡间小路上,余粮牵着余年的小手,朝隔壁村的陈童生家走去。
余年小家伙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一路上蹦蹦跳跳,像个快乐的小雀儿,不停地向余粮问这问那,全是关于私塾的事儿。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陈童生家。
陈家私塾坐落在村子一隅,西周被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环绕。微风轻拂,竹叶沙沙作响,宛如大自然在轻声哼唱着一曲悠扬的乐章。
私塾是座典型的农家小院,土墙青瓦,显得古朴而宁静。院子的大门是两扇略显斑驳的木门,门上的铜环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私塾看着半新不旧的,新的地方应该是最近新修缮的。
推开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三间瓦房。中间那间便是私塾的教室,窗户是那种古朴的木格子窗,上面糊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斑。
教室里摆放着几排简陋但整齐的书桌,桌面虽有些粗糙,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墙壁上挂着一幅孔子的画像,画像前摆着一个小小的香案,香案上的香炉里还残留着几缕前些日子焚香的轻烟,整个教室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这时,陈童生听到动静,从屋里走了出来。他是一位约莫西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材中等,略显消瘦。
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长衫,长衫的领口和袖口都打着整齐的补丁,但却浆洗得十分干净。头发被整齐地束在脑后,用一根黑色的丝带系着。
他的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下巴上一小撮山羊胡,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摇曳。
陈童生远远地就望见了余粮父子二人,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然而,这丝光芒稍纵即逝,很快就被他那温和的笑容所掩盖。
他步履稳健地迎上前去,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走到余粮父子面前时,他稍稍躬身,对着二人施了一个标准的礼,动作优雅而自然。
“哎呀,真是抱歉啊,不知二位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陈童生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儒雅气质。他的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余粮父子的耳中,让人不禁心生好感。
余粮急忙拉住余年,快步上前一步,然后恭恭敬敬地对着陈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双手作揖行礼道:“陈先生,真是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我是邻村的余粮,听闻您在此地开设私塾,教书育人,所以特地带着小儿前来求学,希望能得到您的教导。”
余粮的脸上虽然带着些许紧张,但他的双眼却充满了对儿子未来的殷切期望,仿佛这一拜,就是将余年的前程托付给了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陈先生。
陈童生见状,微微一笑,他上下打量了一下余年,眼中闪过一丝审视的目光。
不过很快,他的脸上又浮现出了和蔼可亲的笑容,轻声说道:“哦?这孩子看上去倒是颇为机灵。不过,我这里收学生可是有一定要求的,我得先考考他,看看他是否真有读书的天分。”
余粮紧张的应声回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说罢,陈童生缓缓蹲下身子,动作轻柔而自然,仿佛这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的膝盖微微弯曲,身体前倾,与余年的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当他的目光与余年交汇时,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就像是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柔和,轻轻地洒在人的身上,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余年被这目光所吸引,他的紧张情绪似乎在瞬间得到了缓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安心。
陈童生的眼中透露出对余年的鼓励与期待,那是一种无声的支持,仿佛在告诉这个孩子:不必害怕,只管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即可。这种目光,既不咄咄逼人,也不冷漠疏离,而是恰到好处地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信息。
余年有些紧张地站在余粮的身旁,小手不自觉地紧紧抓住余粮的衣角,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他的目光偷偷地瞥向陈童生,又迅速地收回来,不敢与对方对视太久。他的小脸涨得通红,宛如那落日的晚霞,羞涩中带着一丝可爱。
陈童生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他站起身来,动作依然优雅从容,然后迎着父子俩走进了堂屋。
陈童生满脸笑容地将余粮父子请进堂屋,并热情地招呼他们在木凳上落座。余粮父子略显拘谨地坐了下来,陈童生则不紧不慢地走到对面的椅子上,缓缓坐下。
他轻轻地抚摸着自己下巴上那一小撮山羊胡,目光再次落在余年身上,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温和与探究之意。
过了一会儿,家里的婆子端着茶水走了进来,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后,便悄然退了出去。
陈童生端起茶杯,优雅地揭开盖子,吹去表面的热气,然后轻抿一口,细细品味着茶香。
待茶水入喉,陈童生这才放下茶杯,悠然自得地开口问道:“小娃娃,你先莫要紧张。”
陈童生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空气中,“我且问你,你见这私塾里挂着孔子画像,可知孔子是何人?”
余年咽了咽口水,小眼睛转了转,小声回答道:“先生,我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孔子是个很有学问的大圣人,他教出了很多厉害的学生。”
陈童生微微点头,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那你可知道,为何要像孔子那般有学问呢?”
余年想了想,鼓起勇气大声说道:“有了学问就能识字算账,还能明白很多道理,不会被人骗,而且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余粮在一旁听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他紧张地看着陈童生,希望儿子的回答能让先生满意。
陈童生眼中的笑意更浓了,他又问道:“那若是在学堂里,有同窗欺负你,你会如何做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OD6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