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之后的几天里,招娣一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房间里昏暗无光,厚重的窗帘紧紧闭合,仿佛将她与外面的世界彻底隔绝。只有床边那盏昏黄的台灯,散发着微弱而孤寂的光芒。
招娣整个人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目光呆滞地看着自己的双手,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血腥的一幕,仿佛还能看到当时沾染的父亲的鲜血,心中满是悔恨与痛苦。
她不停地喃喃自语:“我怎么能这么冲动,怎么能……”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肆意地顺着脸颊滑落。
奶奶心疼招娣,常常在她房门外轻声安慰:“招娣,别再想那些事了,你爷爷要是知道你这样,他在天上也会不安心的。”那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忧虑与心疼。
招娣听到奶奶的声音,带着哭腔绝望地喊道:“奶奶,我心里难受啊,我觉得我对不起爷爷。我不该那么冲动,让事情变得无法收拾。”
奶奶长叹一口气,声音透过门缝传来:“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是你父母太过分了。他们这么多年对咱们不管不顾,现在居然还有脸回来抢遗产,是他们罪有应得。”
招娣哭着说:“可是,不管怎么说,是我先动手的,我就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奶奶长叹一口气:“唉,那也是他该受的。他这么多年没尽过一点做父亲的责任,现在还想把你爷爷留下的东西都抢走,哪有这样的道理?你爷爷生前最疼你,要是看到你这样折磨自己,他得多心疼啊。”
村长也放心不下招娣,多次前来探望。有一次,他站在门口,语重心长地对招娣说:“孩子,事情己经发生了,后悔也没用。现在你得振作起来,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你爷爷留下的东西,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谁也抢不走。咱们村的人都支持你和你奶奶,别怕。”
招娣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村长,声音沙哑:“村长爷爷,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害怕失去爷爷留下的一切,更害怕奶奶受到伤害,可是有看不到希望。”
村长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坚定:“别怕,孩子,有大家在呢。咱们村的人都是明事理的,不会让你父母得逞。”
招娣听了村长的话,渐渐冷静下来。她开始思考村长说的话,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被仇恨冲昏头脑,必须振作起来。于是,她在村长的帮助下,联系了镇上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了解了招娣的情况后,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并承诺会帮助她。
工作人员耐心地告诉招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你长期照顾爷爷,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在遗产分配上是有优势的。而且你父母对老人不管不顾,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也会影响他们的继承权。”
招娣感激地说:“真的太感谢您了,我就怕他们把爷爷的东西都抢走。爷爷一辈子的心血,不能就这么被他们糟蹋了。”
工作人员安慰道:“你放心,法律是公正的,会保护你们的合法权益。不过,如果能有你爷爷留下的遗嘱之类的东西,那就更有把握了。”
招娣想起爷爷曾经说过有重要的东西放在一个旧箱子里,她和奶奶赶紧翻找,果然找到了爷爷的遗嘱,上面明确表示遗产归招娣和奶奶。此外,还有一份亲子关系断绝证明,爷爷早就对招娣父母的行为失望透顶。
就在招娣准备好一切证据的时候,她的父母又出了新的幺蛾子。父亲在村里西处宣扬招娣的不孝,说她为了钱不顾亲情,还编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母亲则跑到招娣的学校,试图找老师和同学给招娣施加压力。
学校里,母亲在老师办公室里哭诉:“老师啊,您可得管管招娣,这孩子才多大呀,现在六亲不认了,还想着跟我们争财产。”
老师皱着眉头说:“您先别激动,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也不能只听您一面之词。”
母亲继续哭诉:“她爷爷奶奶把她惯坏了,现在我们做父母的说话都不管用了。”
同学之间也开始流传着关于招娣的各种谣言,有的同学对招娣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招娣在学校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她咬紧牙关,没有被这些干扰所打倒。
招娣的父母得知她找了法律援助后,又气又急。在他们城里的家中,父亲在宽敞的客厅里来回踱步,额头上青筋暴起,恶狠狠地说:“这个死丫头,居然敢跟我们作对,看我怎么收拾她。”
母亲坐在豪华的沙发上,愁眉苦脸地说:“这可怎么办啊?要是真输了,我可不甘心呀!”
父亲瞪了母亲一眼,吼道:“怕什么,我就不信她能斗得过我们。我去找找我城里的那些朋友,说不定能有办法。”
母亲着急地说:“要不咱们还是跟招娣好好谈谈,别闹得太僵了。毕竟是亲生女儿,也许她能心软。”
父亲不耐烦地吼道:“谈什么谈,不能示弱,我一定要把遗产夺过来。没有我们哪来招娣那丫头片子,当初就不应该生下她,惹了一堆大麻烦!”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招娣的父母对爷爷确实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村里的许多村民都愿意为招娣作证,他们纷纷讲述着招娣照顾爷爷的点点滴滴,以及招娣父母的冷漠和不管不顾。
在法律的压力下,招娣的父母开始有些慌了。他们没想到招娣真的会通过法律手段来对抗他们,而且种种证据都对他们不利。
于是,招娣的父母开始西处托关系,试图找到能够扭转局面的方法。他们找到了一些所谓的“法律专家”咨询,然而这些专家在了解情况后,都表示他们胜诉的可能性极小,劝他们还是尽量与招娣协商解决。
但招娣的父亲不甘心失败,他偶然间得知村里做律师的小辉,曾经在城里还打过交道,现在因为一些原因回到了村里。父亲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带着厚礼上门,想让小辉帮他们出谋划策。
小辉一开始并不想卷入这场纷争,他深知招娣父母的行为不占理,但在父亲的软磨硬泡和利益诱惑下,他有些动摇了。
小辉私下里找到招娣,试图劝说她做出让步:“招娣,你看你父母也不容易,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闹得这么僵呢?你就分他们一些遗产,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大家也能和和气气的。”
招娣听后,眼神坚定地看着小辉,大声说道:“小辉哥,我知道你是好意,但这件事不是分不分遗产的问题。我父母这些年对爷爷不管不顾,现在为了钱才回来争遗产,他们的行为让爷爷伤心,也让我和奶奶受尽了委屈。我不能就这么轻易妥协,我要为爷爷讨回公道,也要保护好奶奶。而且,我们还有爷爷的遗嘱和亲子关系断绝证明。另外,这些年都是爷爷奶奶供我读书,他们作为父母,是名校教师,有可观的收入,却分文不付,还不想让我上学。以后我上中学、高中乃至大学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笔钱也必须他们来支付。”
小辉惊讶地说:“竟然有这样的情况,那你父母确实太过分了。”
招娣说道:“小辉哥,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错误。他们根本不配为人父母。”
小辉被招娣的话触动,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对法律的信仰,也意识到自己差点因为利益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他向招娣道歉:“招娣,是我糊涂了。你放心,我不会帮他们的,而且我还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法律上的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招娣感激地看着小辉:“谢谢你,小辉哥。有了你的帮助,我更有信心了。”
与此同时,招娣的父母还在幻想着小辉能帮他们改变局面,他们甚至开始提前盘算着拿到遗产后如何分配。
父亲兴奋地说:“等拿到遗产,咱们再买套大房子,买辆好车。”
母亲附和道:“对,还要给儿子报最好的补习班,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以后大了再送他出国留学!”
然而,当他们再次找到小辉时,小辉却拒绝了他们,并劝他们放弃这场无谓的争夺,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
招娣的父母恼羞成怒,对小辉恶语相向:“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我们给了你那么多好处,你居然临阵倒戈。你等着,以后有你好看的。”
小辉不为所动,冷冷地说:“你们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不能违背良心。就算你们威胁我,我也不怕。我劝你们还是早点收手,好好跟招娣道歉。”
随着开庭日期的临近,招娣每晚都难以入眠。开庭的前一天晚上,招娣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道:“明天会怎么样呢?我一定要赢,一定要为爷爷和奶奶讨回公道,还要让他们承担我的抚养费。”
终于,到了开庭的那一天。法庭上,气氛紧张而严肃。招娣的父母强装镇定,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恐惧。招娣则紧紧握着拳头,眼神坚定地看着法官。
随着庭审的进行,招娣和奶奶一方的证据被一一呈现,包括爷爷的遗嘱、亲子关系断绝证明,以及招娣父母从未支付抚养费的相关证据,招娣父母的行为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在庭审过程中,招娣的父母试图狡辩。
父亲大声说道:“我们也有苦衷,我们在外面工作也不容易,有时候顾不上家里。”
法官严肃地说:“但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支付子女抚养费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不能因为工作忙就忽略了。而且你们这么多年对家里不闻不问,现在却回来争遗产,这是不道德的。更何况,这里有遗嘱和亲子关系断绝证明,明确了遗产的分配和你们的关系。还有关于你们从未支付抚养费的事实,你们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母亲急忙说道:“法官大人,我们知道错了,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
法官不为所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们的行为己经违反了法律和道德规范,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最终,法官做出了公正的判决,爷爷的遗产归招娣和奶奶所有,并责令他们支付招娣从过去到未来上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
听到判决结果,招娣的父母瘫坐在椅子上,脸上写满了绝望和不甘。父亲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
母亲则掩面哭泣:“都怪你,非要争,这下好了吧,偷鸡不成蚀把米,咱们以后可怎么办啊?”
而招娣则松了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泪花,她知道,自己终于为爷爷和奶奶守住了应得的东西,也为自己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
走出法庭,阳光洒在招娣的身上,她看着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奶奶拉着招娣的手说:“孩子,咱们终于熬过来了。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怕他们了。”
招娣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奶奶,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我会努力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
回到村里,村民们纷纷为招娣和奶奶感到高兴,大家都夸赞招娣的勇敢和坚定。
招娣和奶奶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她们把爷爷的房子重新修缮了一番,院子里种满了鲜花和蔬菜。
招娣依然努力学习,她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人走出困境!
(http://www.220book.com/book/OJ5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