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在大学里努力学习,很快就适应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课堂上,她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一次小组讨论中,关于一起复杂的民事侵权案例,有同学皱着眉头,满脸困惑地说:“这个法律案例里,关于证据的采纳标准我还是有点模糊,到底怎么界定呢?要是证据存在一些瑕疵,是不是就完全不能用了呀?”
招娣微微侧头,认真思考了一下,随后指着资料,眼神坚定地解释道:“你看这里,法律规定证据要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在这个案例里,那份证人证言,虽然证人是当事人的亲属,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但如果能和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也是可以被采纳的。而且,对于存在瑕疵的证据,不是绝对不能用,要根据具体情况,看瑕疵是否影响其证明力。”
另一位同学在一旁不住点头,眼睛里满是赞同:“经你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了,你理解得真透彻,以后得多向你请教。你分析得条理清晰,我一下子就懂了。”
招娣谦虚地笑了笑,脸颊微微泛红:“大家一起讨论才能学得更明白嘛,我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要向你们学习呢。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路,说不定你们的想法能给我新的启发。”
课后,图书馆成了她最常去的地方。在图书馆那弥漫着书香的角落,招娣遇到了同专业的学长。
学长看到招娣手中那本厚重的关于民法的著作,微微挑眉,饶有兴趣地说道:“你在看这本关于民法的著作啊,这本书有些观点很新颖,但也有争议的地方,你读下来有什么想法?我之前看的时候,对其中关于物权变动的章节一首有疑惑。”
招娣思索片刻,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认真,回答道:“我觉得书中关于物权变动的一些观点确实有独到之处,不过在实际案例应用中,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法律条文综合判断。比如在一些涉及善意取得的案例里,物权的变动不能仅仅依据这一种理论来判定。学长,你对这部分内容有什么见解呢?我也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学长赞赏地看着招娣,眼神中流露出欣赏:“你思考得很深入啊,我认为……”两人就书中的观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民法的基本原理到具体的司法实践,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不断碰撞。
同时,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法律社团的模拟法庭训练中,有队友紧张得双手微微颤抖,声音也有些发颤:“我怕到时候在模拟庭审上会说错话,影响整个团队。而且对方的辩手看起来很厉害,我担心我会招架不住。”
招娣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坚定而温暖,安慰道:“别担心,我们前期准备得这么充分,只要按照流程来,把该说的观点清晰表达出来就行。而且,就算真说错了也没关系,这只是模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方辩手厉害,我们也不差呀,我们准备了这么多资料,做了这么多功课,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队友听后,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信心:“好,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咱们一起努力!我一定好好发挥,不能拖团队后腿。”
平日里的周末,招娣会和室友们一起畅游北京。在攀登长城时,有室友累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台阶上,说什么也不想动了:“不行了不行了,我爬不动了,这长城怎么这么长啊,感觉永远都爬不到头。我的腿都快没知觉了。”
招娣笑着拉她起来,脸上洋溢着鼓励的笑容:“加油呀,都爬了这么多了,马上就能到烽火台了,到时候在上面看风景可美了。咱们来都来了,可不能半途而废呀。你看,前面的风景在等着我们呢,登上烽火台,你会觉得一切都值得的。”
另一位室友也在一旁鼓劲,双手握拳挥舞着:“就是就是,你看招娣都没喊累,我们一起冲!我们可是一个团队,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
那位室友咬咬牙,艰难地站起来,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好,为了上面的风景,拼了!我可不能被这点困难打败。”
在故宫博物院,招娣细心地为室友们讲解她所了解的故宫历史和文化。招娣指着那气势恢宏的宫殿,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自豪,说道:“这座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以前这里可庄严了,只有在重要的仪式上,皇帝才会在这里接受百官的朝拜。”
有室友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歪着头问:“那皇帝平时在这里住吗?还是有专门的寝宫呀?我一首以为皇帝就住在这种大殿里呢。”
招娣耐心地回答:“皇帝有专门的寝宫,像养心殿就是清代皇帝主要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主要是举行大典和处理一些重要国事的场所。”
室友恍然大悟,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原来是这样,招娣你知道得可真多,感觉你都可以当导游了。你要是当导游,肯定很受欢迎。”
招娣笑着说:“哈哈,我也就是平时喜欢看这些历史知识,现学现卖啦。其实故宫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慢慢逛,我再讲给你们听。”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寒假。招娣精心挑选了很多北京的特产和小礼物,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当她来到火车站时,立刻感受到了浓浓的新年气氛。春运的火车站就像一场盛大的大迁徙,乌压压一片全是人,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和嘈杂的声音。
招娣紧紧地拉着行李箱,在人群中艰难地挪动着脚步。她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提前抢到了坐票,不然这漫长的旅途可真要被挤成“夹心饼”了。
在候车的过程中,招娣看到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手中大包小包,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满是汗珠。孩子似乎也被周围嘈杂的环境吓到了,小脸涨得通红,不停地哭闹。
招娣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帮那位妈妈提行李,还蹲下身,温柔地逗孩子开心。招娣温柔地说:“小朋友,别哭啦,你看阿姨这里有个好看的小挂件哦。你看它会发光呢,你喜欢吗?”
孩子妈妈感激地看着招娣,眼中闪烁着泪花:“太谢谢你了,姑娘,出门带着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还好遇到了你。要不是你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招娣笑着说:“不客气,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出门在外的艰辛,能帮一点是一点。带孩子出门确实很辛苦,你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和宝宝呀。”
这时,广播里突然传来通知,有一趟列车晚点,部分乘客需要改签。一时间,改签窗口前挤满了人,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招娣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站在人群中,皱着眉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她主动走过去,轻声询问老爷爷的情况。招娣轻声问:“爷爷,您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您看起来很着急的样子。”
老爷爷着急地说:“姑娘,我不识字,也不知道这改签是怎么弄,我怕赶不上回家的车了。我和家里人说好了今天回去的,这可怎么办呀。”
招娣安慰道:“爷爷,您别着急,我帮您。您把车票给我看看。我会帮您处理好的,您一定能按时回家的。”
帮老爷爷办理好改签手续后,老爷爷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招娣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姑娘,你真是个好人,谢谢你啊,你叫什么名字,爷爷记住你。你可帮了我大忙了。”
招娣笑着说:“爷爷,我叫招娣,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路上多注意安全。”
终于,火车进站了。招娣随着人流有序地登上火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她刚坐下,就看到一位老奶奶费力地拖着一个大箱子走了过来,脚步蹒跚,脸上满是疲惫。
招娣赶紧起身,快步走过去,帮老奶奶把箱子放好,还把自己靠窗的座位让给了他。
老奶奶感激地看着招娣,眼中满是欣慰:“姑娘,谢谢你啊,你心眼真好,这靠窗的座位还是你坐吧。你一路上也很累了,应该好好休息。”
招娣笑着说:“奶奶,您坐吧,我年轻,坐哪儿都行,您坐窗边,还可以看看外面的风景。”
老奶奶欣慰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像你这么懂事的可真不多了,你一定是个孝顺孩子。”
火车缓缓启动,招娣望着窗外,心中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她想象着奶奶看到自己时那惊喜的表情,想象着和乡亲们分享在北京的点点滴滴,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
在火车上,邻座的一位年轻人正在为一道数学题发愁,眉头紧锁,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招娣恰好对数学也有一定的兴趣,她便主动询问情况。
招娣友善地说:“同学,看你好像在思考数学题,是遇到难题了吗?我对数学也有点兴趣,说不定能帮上忙。我以前也遇到过很多难题,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是啊,这道题我想了好久都没思路,正头疼呢。你要是能帮忙看看就太好了。我都快被这道题折磨疯了。”
招娣看了看题目,微微皱起眉头,思考片刻后,便耐心地为他讲解起来。招娣指着题目,一边比划一边说:“你看,这道题关键在于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转化,然后再根据己知条件一步步推导。你看这里,先把这个变量代进去,然后再进行化简……”
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招娣连连道谢:“太感谢你了,同学,经你这么一讲,我全明白了,你数学学得真好!”
火车一路疾驰,招娣也渐渐泛起困意。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车厢内一阵喧闹声。原来是乘务员推着餐车过来售卖食物。招娣买了一份简单的盒饭吃了起来。旁边的老奶奶看她吃得津津有味,打趣道:“这火车上的饭还吃得惯呀?”
招娣笑着回应:“奶奶,还挺香的呢。”
吃完饭后,招娣拿出一本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法律书籍阅读起来。邻座的年轻人看到后,好奇地凑过来问:“你是学法律的呀?真厉害,感觉法律很难学呢。”
招娣回答:“其实只要用心钻研,也很有趣的。里面包含了很多社会问题和对人性的考量。”
火车继续在夜色中行驶,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有节奏地响着。招娣靠在座位上,听着周围人们的轻声交谈,渐渐进入了梦乡……
重男何必轻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男何必轻女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OJ5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