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0章 种大豆与交税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夫妻重生,暴雪来临前我囤满物资 http://www.220book.com/book/OMI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晚子时,暴雨又开始下了。

好在青砖大瓦房将这些风雨都隔绝在外,甚至雨声还为他们助眠。

睡了一个好觉,宋泽醒来,抻了一个长长的懒腰。

叫醒一边的妻子,他就下床了。

推开屋门,天己经放晴,但院子里全是雨水、泥巴,还有落叶。

现在没法管,等到地干了再说吧。

宋泽无视眼前的乱象,推开了院门。

院门外,仍旧是一片狼藉。

路上,有族人行色匆匆。

宋泽看他们去的方向,似乎是地里。

是了,昨日他们割完麦子的时候,地里起码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没割完麦子。

这一场雨,剩下的麦子就不好弄了。

宋泽心里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他们家这次确实幸运,赶在暴雨之前完成了收获,但下次呢?他们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好运。

在心里感叹完,院子里也陆陆续续传来了动静,看来大家都起来了。

今天早上轮到田氏和春桃做饭,一个人负责烧火煮麦仁粥,一个人负责炒点子刚从菜地里挖出来的菜。

村子里全是土路,一下雨,全是泥泞,又湿又滑,大家便不出门了。

但宋泽只休息了一天,便想起来另外一件事,“咱们该种大豆了吧。”

江州府这里一年两收,夏收和秋收。

如今夏收刚刚完成,不管完成的怎么样,他们都要赶紧种下一波种子了,要不然就会耽搁秋收。

“种子早就准备好了”,赵青青说道,“随时可以去种。”

宋泽便点点头,“正好趁着这波雨水,地里还湿着,赶紧把种子种下去,也能长得快一些。”

不仅如此,地里的泥土,还方便他们种种子的时候翻地呢!

好处确实挺多。

既然如此,大家便又开始去地里了。

天虽然放晴了,但温度并没有一下子回升到很高,所以气温还算得上舒服。

赵青青也要下地,她一手拎着铁锹,一手从腰间的布袋子里面掏出种子。

右手用铁锹在地里挖出一个洞来,左手立刻拿出一粒种子,刚好扔进坑里去,然后再把坑填上。

除了大豆,还有花生。

家里一共五亩地,种了三亩大豆,两亩花生。

种完之后,他们才算是可以歇一阵儿了。

接着,便是将麦子放到打谷场上脱壳儿。

打谷场地方很大,但也没办法让全村人的粮食都放在这里,所以每家每户只给了两天的时间。只能用两天,两天之后,便要换人。

趁着这两天时间,赵青青和宋泽赶紧给粮食脱粒儿。

如此,又过了十来天,到了七月下旬。

县令派人发了布告,因为大雨粮食减产,今年的税负减半,每二十税一。

也就是说原来一亩地要交西十斤的粮食,现在只需要二十斤便可。

这对于宋家庄的人绝对来说是个好消息。

他们今年浇水勤快,其实粮食并没有减产多少,如此,省下来的税粮便又是家里的吃穿嚼用。

“这一次纳税,我们就逃不掉了,必须去。”

“是啊”,宋泽点点头,“我还跟大哥一起去得了。去年他老催我,今年我也催催他。”

赵青青提醒道,“大哥己经分家,就算是去交税粮,那也是你和你的侄子们一块去。”

宋泽点头,“这我当然知道,不过如果我邀请的话,我相信大哥会跟我一起去的。”

宋泽确实想体验一把交税粮的感觉,所以真去邀请了大哥。

宋淮也确实答应了。

虽然应该是大儿子去交,但他来帮忙也没问题。

其他三个儿子也跟着一起去,去的人多才不会受欺负。

除了他们两家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族人,大家是一起的。

到了县城,衙门门前排起了长队。

宋泽耐心等在队伍里,也还是等了快一天才到。

负责登记入库的小吏查看了宋泽名下只有五亩地,算得只需要交纳一百斤税粮即可。

宋泽将车上的粮食卸下来,连麻袋一起给了小吏。

另有一个小吏负责称重。

钩子勾起麻袋,秤头高高的,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百姓将税粮交上来,一小部分税粮会入到当地的粮仓,一大部分他们要负责将运到府城。府城还会派人将这其中的一小部分再留到府城,剩下的运到京城。

除了合理的调配之外,运输过程中肯定会有损耗。

这些损耗,官府不能出,因为运到京城多少粮食是有数的,那就只能让百姓出。

所以每回百姓交的税粮,只能多不能少。

若是少了,那可是要加倍惩罚的,所以几乎所有人都会让秤头高高的。

等到大哥宋淮和几个侄子也都交完税粮,宋泽才感叹道,“没想到交税粮如此顺利!这些小吏也都是好的。”

竟然一点儿也没为难他们。

宋淮听了弟弟这话,忍不住笑了,“二弟,难道你忘了前几次咱们来交税粮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趾高气扬的?还暗示要好处,否则就要记我们的粮食发霉。”

宋泽脑袋疯狂转动,总算是找到了这部分记忆。

确实,之前交粮的时候,那些小吏对他们很是不客气。

怎么这次来就转了性呢?

宋泽有些疑惑。

等到回家之后,他将疑问一说,赵青青才斟酌着说道,“这批小吏也不是之前那批吧。原来县城那批人早就不知所踪,如今这些人肯定都是刚选出来做了小吏的。”

“还没学会世俗那一套,没有想着刁难咱们。不过,时间久了就不好说了。”

“没事,起码这两年松快一些也好。”

至于以后,谁知道他宋泽以后会带着一家人去哪里呢!

他还是不想长久留在宋家庄,哪怕做个田舍翁,不需要亲自干活儿,也仍旧不愿意。

不过,如今这情形,去到大梁哪里都不太行。

天灾哪里都有,他还是老老实实就在江州府度过一段安稳日子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OMI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夫妻重生,暴雪来临前我囤满物资 http://www.220book.com/book/OMI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