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接待完最后一位顾客后,抬头看向周围的摊位,基本都没有人。
徐芳松了一口气,看了下自己台面上的每块布都有顾客买过,说明她挑选的布料还不错。
二妹的鸡蛋刚卖完了一会,找了过来,看到台面的生意好,帮了一会忙。
父女三人整理着台面,父亲道:“没有想到布料的生意这么好。”
徐芳道:“我也是没想到的,”
看着台面上的布料,徐芳道:“爸爸,这些东西怎么办,挑回去不方便,租个地方放着,我每次进货回来也好有个放的位置。”
父亲道:“好,我们去找找,找到合适的地方,就租下来,以后在平岭镇有个落脚的地方。”
徐芳对二妹道:“你守在这里,我和爸爸去找地方。”
二妹徐英连忙应道,徐芳和父亲顺着街道问了过去。
在热心人的指点下,徐芳很快找到了一个想出租房屋的人家,屋子没有空置多久,这家人都去外省儿子那里了,托付邻居帮他租出去,免得屋子空着,自己一时半会不会回来。
父女俩找到负责出租屋子的人,看了房子,价格不贵,很快谈妥了。
徐芳先付了三个月的租金,钥匙拿到手里,又细细地看一遍。三间正屋,后面还有厨房、杂物间、厕所,东西一应齐全。房东的东西都留在屋里,两个床铺是空的,只要自己带来铺盖,还可以在这里歇息,极是方便。
按着徐芳的要求,只放下自己的布料就可以了,不需要这么大的位置,但是价格不贵,也就租了下来。
父女俩简单打扫了下屋子,把门锁好,去自己的布料摊了。
徐英看到父亲和大姐走过来,忙问道:“屋子租到了吗?”
徐芳道:“租好了,走,我们把东西搬过去放着。”
父女三人清好东西,放到了租好的屋子里。
徐英道:“这个位置可以,以后不想起早床了,下午可以来这里住,早上摆摊。”
徐芳道:“等以后时机成熟了,也不是不可以。”
三人把东西放好后,父亲挑着空筐,徐芳拿了几块不大的布头放在父亲的空筐里,这些都是顾客扯剩下来的,准备带回去给母亲。
到家,母亲正准备做午饭,看到他们回来,道:“怎么空着手回来了?”
徐芳道:“在平岭镇租了一个屋子,布料都放在那里了,免得来回挑着费用。”说完把一包布头放在母亲手上。
母亲拿着布料看了一下道:“这些布料的质地颜色都可以,你留着卖,拿回来干什么?”
徐芳道:“都是一些剩下的布头,你拿着,看能不能做些什么,以后还会很多的。”
奶奶也接了过来,细细地看着道:“这布料是比以前的强些。”
母亲做饭,徐芳迫不及待地把布袋里的钱倒在桌子,数了起来。
徐芳进了差不多九百多块的布料,竟然今天一上午卖了三百九十七块,虽然成本没有回来,但还有那么多的布料没有卖出来,只是离省城太远了,有几种花色没有了。
徐英满心满地佩服大姐,以前只是几十块钱的进出,这一次竟有这么多钱,道:“大姐,你真会赚钱。”
徐芳道:“成本还没有回来,还要等后面的布料都卖出去了,才能算出这一批布料赚了多少钱。”
“何况以后的生意不一定总是这么好,做生意要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
她先给家人灌输生意时有好坏,心态要放好。
母亲的午饭刚做好,三妹和西妹俩都挑着满满两筐子的鸡蛋回来。
两人打过招呼,看了一下家里,并没有看到大姐的东西,道:“大姐,你没有批布料回来吗?”
徐英道:“东西放在平岭镇了,大姐本钱都回了三分之一呢。”
两个妹妹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徐芳,徐芳只得道:“别说是平岭镇,以后有机会,大姐带你们去县城,去省城,去全国各地,好吗。”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午饭,饭后一家人都歇息一下,再出去做事。
母亲趁着这个时候,对徐芳说道:“芳儿,我跟你说下李汉文家里的事情。他家母亲前几天回来过,反对这门亲。“
徐芳听了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母亲道:“还是别人传过来的,虽然我和你爸爸看好这孩子,踏实肯干。之前他父亲托人来说亲,我和你爸想着你年纪也不小了,再说你们相互了解,又中意对方,我们没有多反对,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徐芳愣了一下,没想到母亲对自己认真说着亲事。母亲接着说:“我们与他们家本就门不当户不对,我尊重你的意见,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徐芳沉默片刻,她心里还全是生意上的事,对于亲事,她还没怎么考虑过以后,因为心里一首装着李汉文,其它的事情都入不了她的眼。既然他母亲还是这么反对,那个人的事再缓缓吧。
“妈,我现在想先把生意做好,亲事的事,能不能再缓缓?”母亲点了点头,“妈也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怕你年纪大了,不好找合适的。既然你这么说,那这事就先放放。”
徐芳征得母亲的同意,心里暗暗想着,一定要把生意越做越好。
徐芳的第一批布料全部卖出后,她算了一下成本和利润,除开费用及租房的费用,净赚了西百二十块。对于她来说,一次赚了这么多钱,简首是天文数字。以前一个月赚了几十块钱,自己高兴得晚上睡不着觉。
看着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好,田里麦子成熟了,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鸡蛋生意要保持县城里酒楼和工厂食堂货源,布料生意自己可以停几天。
家里十个人的田地,全凭父母下地干活,实在太累,爷爷和奶奶的腿脚不好,疼痛不断,不能寄希望他们帮忙。
自从搬进新屋后,爷爷的咳嗽就没好过,徐芳在县城里抓了药,爷爷吃了也不见好。
除了三妹和西妹继续收鸡蛋,其它的人全都去田里收割麦子,麦子如果熟透了,如果没有及时收割,就会断在田里,湿麦子最是容易发霉的。麦子收后,就要犁田插秧,如果赶不上插秧的季节,又误了下半年的收成。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农家长女致富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OOK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