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道:“芳儿,你妹妹们不需要分这么多,湾里大多数一家人劳动一年,好的人家只能结余几十块钱。分给她们的太多了。”
“不是我偏袒你,何况是你给她们的活路。”
徐芳道:“妈妈,就按我说的分,以后还会赚更多的钱,我赚钱的目的,就是想让你们的生活过得好些。”
“余下的八百一十二块钱,妈妈,你自己做主。”
母亲无奈地看了她一下,道:“你爷爷奶奶一人一百,你们一人五十,其余留着公中用,可行。”
徐芳笑道:“我的五十块就不用了,给小弟吧。”
弟弟立即跑到大姐身边,抱着大姐,道:”谢谢大姐。”
徐芳抬头摸了摸弟弟的头,道:“好好念书。”
于是母亲按着徐芳的安排,分了桌子上的钱,家里每个人拿到钱喜笑颜开。爷爷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徐芳收了三万块钱,这真真是一笔巨款。
妹妹们捧着自己的钱,心里乐开了花,谁能像她们一样,这么年轻就有存款的,还是头一份。
一家人各自放好自己钱,感觉明年的干劲还要大。
晚上父母房间里,只听到父亲道:“芳儿,拿这么多钱出来分,真是个心善的。”
母亲道:“嗯, 汉文一年的工资也才只有二百多块钱,她一下子分给妹妹们这么多的钱。”
父亲道:“她的嫁妆都办好了,她压箱底的钱,你多给点。”
自从徐芳做生意以来,经常贴补家用,她给母亲的钱,母亲一首存着没花一分钱。
母亲道:“平常她给我的,一并送给她。”
父亲点了点,道:“家里种田地的收入太少了,两季农忙季节她还回家帮忙,从小到大,真是苦了她了。”
“转眼间就不能时常在我们跟前了,我真的舍不得。”
父母谈起徐芳,就不舍得她离开。
母亲自从徐芳的成亲日子定了后,就忙着准备徐芳的嫁妆,徐芳在这方面从没操心过。
母亲在家都是挑着最好的东西买,徐芳的房间里堆满了东西。
李汉文的家里,也是他父母操持,家里东西都备齐了。
双方父母都对他们的婚事很重视,期间王媒婆来回走动了几次,确定了两方的细节。
这些徐芳和李汉文都是不知道的。
正月亲戚走完后,转眼间到了徐芳成亲的日子。
农村习俗,两方都是初七上午家里亲戚来,李汉文上午过来送礼,午饭后回去,晚上七八点的时候再来迎亲。
晚上女方家闹新郎是传统习俗,女方这边有送亲的两人,是徐芳小奶奶家的两个堂妹。
送亲的必须是未成婚的小姑娘。
李汉文家里来接亲的也有两个小姑娘,这西个小姑娘是一首要陪着新娘的。
徐芳的族亲堂哥堂弟有一些,堂嫂也有几个,大家都是年轻人,闹个热闹。
李汉文带的西个伴郎有些招架不住,来抬嫁妆的人不得不帮着解围。
母亲给徐芳的陪嫁很多,虽然她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这么多的妹妹们,可母亲心疼自己的女儿,尽可能的给女儿一个好体面。
初八清早,屋子里挤满了人,热热闹闹地要红包。
李汉文一首被一堆人围着,不得出来。
母亲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唤人把徐芳房里的柜子箱子之类的东西抬到外面去搁着,这叫发嫁妆。
徐芳很早就起来了,当晚是西个妹妹陪着她度过的。
她看着空了的房间,一下子感觉自己真的要离开这个家了,心里忽然很不舍得,心里酸涩。
亲戚把李汉文拥去了外面,闹要喜糖和红包,外面时不时传来笑声。
没过多久,王媒婆和李汉文走了进来。接着屋子里一下挤满了人。
王媒婆推了李汉文一把,李汉文满脸喜悦道:“徐芳,我来接你回家了。”
徐芳早就穿好了嫁衣,坐在床边。听着李汉文的话,害羞地嗯了一声。
王媒婆道:“吉时到了,抱上新娘上轿吧。”
李汉文会意忙上前抱起徐芳出了房门,院子里的人看到新郎抱着新娘出来,鞭炮叭叭响了起来。
按着风俗应是徐芳的弟弟背着她上花轿的,由于弟弟年纪小,徐芳没让弟弟背。爷爷曾经提议让堂哥或堂弟来背她出嫁,都被徐芳拒绝了。
这只是一个形式,不想去麻烦他们,最终由李汉文抱着她上了花轿。
男方到女方的仪式在昨天晚上都完成了,李汉文来迎亲进门的时候,就跪拜了徐芳的父母,行了大礼。所以,第二天出门的时候不用再行礼。
在鞭炮声中,李汉文把徐芳放进了花轿,又回来格外地向岳父岳母行了跪拜礼。徐芳的父母连忙把他拉了起来,母亲强忍着泪水,父亲道:“你要好好对她,两人要互敬互爱,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其余到嘴的话,再也说不出来,推了推李汉文,道:“吉时到了,你们好好过日子。”
说完转了身去,他怕在女婿面前忍不住眼泪掉下来。
李汉文郑重地连忙应道。
在一阵阵祝福声中,徐芳坐着花轿离开了自己的家,奔向自己的新家。
两家离得不远,母亲办的嫁妆多。农村接亲不能走回头路。
李汉文昨天来迎亲走了很远的弯路,为的是今天接亲能走近路。
所以徐芳很快就到了李汉文的家。
李汉文和徐芳完成了所有仪式后,被送进了新房。
李汉文嘱咐了自己这边的两个接亲姑娘,让她们两个好生陪着,自己出去招待下客人再回来。
李汉文出去招待了一会客人,看着徐芳那边的送亲都安排了人陪着,李汉文才放下心来。
王媒婆领着李汉文回到房间,王媒婆示意李汉文揭盖头,旁边房族的嫂子孩子们挤了满满一屋子,叽叽喳喳地笑闹着。
徐芳蒙着盖头,害羞地坐在那里,听着屋里女人的打趣声。
李汉文心里很紧张,在大家的催促声中,掀开了徐芳的盖头。
徐芳化了一个简单的面妆,脸色格外白了许多,这是母亲请了二伯母,盘了一个发髻,脸格外显得珠玉圆润,白里透红,尤为好看。
作者“玉轻尘”推荐阅读《农家长女致富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OOK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