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在家里不愁吃穿,一连憋在家中好几天,宋云祈也有点闷。
这天天气很好,久违的刮起了小凉风,村里人感受着这难得的凉爽,心里纷纷猜测是不是要下雨了。
顿时也顾不得土匪了,纷纷出来打水,挖野菜。
宋云祈瞧着外面热闹的场景,心也跟着痒痒起来,把绵绵留给想孙子的刘淑珍后便拉上沈唯昭出了门。
两人沿着山路慢慢走着,享受着这山间的清凉与宁静。山的外围有许多村民在找野菜,她们就往里面走了走。
走着走着,一只灰色的兔子从旁边的草丛窜出来,宋云祈一看连忙拉着沈唯昭追上去。
那野兔机灵得很,在山林间左拐右窜,宋云祈和沈唯昭紧追不舍,可眨眼间野兔就没了踪影。
两人这才发现竟追进了深山,西周树木茂密,路径难寻。正打算原路返回时,宋云祈眼尖,发现一旁有个幽深的山洞。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显得十分神秘。
沈唯昭有些犹豫,说道:“这山洞不知深浅,咱们还是别进去了,赶紧找路回去吧。”宋云祈好奇心却被勾了起来,拉着沈唯昭的手道:“来都来了,进去看看说不定有什么宝贝呢。”
不等沈唯昭回应,便率先钻进了山洞。洞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
洞穴西周落了不少灰,她们小心翼翼地往里探索,越往里走,光线越暗。突然,沈唯昭的脚踢到了一个硬东西,低头一看,竟是一节骨头。
两人都吓了一跳,宋云祈差点叫出声来,好在她及时捂住了嘴。
沈唯昭脸色也有些发白,但还是强装镇定道:“别慌,也许只是动物的骨头。”可话虽如此,两人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发怵。
她们打开火折子,摸索着点上了桌上的灯,微弱的灯光照亮了洞穴。
看着破旧的床和桌子,很显然这里曾有人居住过。洞里另一边是一些干草堆积在一起。
沈唯昭感觉不对,走近一看,里面竟藏着三个破旧的箱子。沈唯昭壮着胆子上前打开箱子,里面发出一丝微弱的金光,竟是满满一箱金银珠宝。
宋云祈和沈唯昭又惊又喜,没想到这山洞里竟藏着如此财富,也不知道是谁藏在这里的,现在便宜她们了。
她们赶紧打开另外两个箱子,同样是满当当的金银珠宝。宋云祈兴奋得两眼放光,拉着沈唯昭的手首晃:“相公,咱们发财啦!”
沈唯昭也激动不己,但还是保持着几分冷静:“先别高兴太早,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些东西弄出去。”
宋云祈眼睛一转,想起自己有空间:“我有办法!”她上前用手触碰箱子,心里默念放进空间,将三个箱子都收进了空间里。做完这一切,两人不敢多留,匆匆离开了山洞。
出了山洞,她们凭借着记忆寻找回去的路。
一路上,宋云祈还在兴奋地念叨着这些财宝能让她们过上多好的日子。好不容易走出深山,回到村子,两人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
回到家后,她们甚至来不及去接绵绵,快步走进屋关好门。
宋云祈又把那三个箱子从空间里拿出来,刚刚在山洞里没来得及仔细看。现在在屋里打开,两人把宝箱里的东西简单查看了一下。
真真是发财了!
这三个箱子里一共有五百条小黄鱼,不是很大,也就宋云祈手掌那么长。还有二百个金元宝,一箱子奇形怪状的金子,有金瓜子,金花生,金鱼,金叶子,金算盘等等各种各样的形状,最后一箱就是常见的金手镯,金项链,金首饰之类的。
宋云祈和沈唯昭看着这满箱的财宝,激动得满脸通红。沈唯昭思索片刻,说道:“这些财宝虽好,但若是被人知晓,只怕会招来祸端。
宋云祈手里拿着一把金瓜子说道:“放心吧,我刚检查过了,这些金子上面没有印迹,说不准就是哪个大贪官的小金库藏在这里,结果被我们发现了。”
随后她把箱子又重新放回空间,和沈唯昭商量着装修镇上的宅子的事情。
上次他们去看的时候,那宅子应该很长时间没人住了,地上都落了一层厚厚的灰,一走一个脚印。
要先找人把宅子从里到外的打扫一遍,然后破旧的地方重新修补,最后在定制一批家具放进去。
大致的商量了一下,沈唯昭起身去主屋,把绵绵接了回来。此时宋云祈还处在意外获得了三大箱金银珠宝的兴奋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当看到绵绵像一只可爱的小绵羊一样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时,宋云祈的心中立刻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
她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将绵绵紧紧地拥入怀中,然后毫不吝啬地在他那的小脸蛋上狠狠地亲了几口。
尽管绵绵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狂野亲亲行为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很快就接受了,母子俩化身亲亲怪。
沈唯昭站在一旁宠溺的笑着。
为了庆祝今天这个奇遇,宋云祈特意把空间里的帝王蟹拿出来一只,还拿了些其他海鲜,今天吃海鲜大餐。
宋云祈开始大展身手,她不太熟练地处理着帝王蟹和其他海鲜。沈唯昭在一旁帮忙,绵绵则在旁边好奇地看着,时不时发出稚嫩的惊叹声。
不一会儿,餐桌上就摆满了各种美味的海鲜佳肴,有清蒸帝王蟹、香辣虾、蒜蓉粉丝扇贝等,香气西溢。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宋云祈给沈唯昭和绵绵都夹了菜,自己也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
宋云祈一口咬下清蒸帝王蟹的蟹肉,那肉质洁白晶莹,入口鲜嫩弹牙,清甜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散开,口感紧实又带着一丝爽滑,仿佛每一丝纤维都在舌尖上舞动。
她眼睛一亮,连忙说道:“这清蒸帝王蟹的口感真是绝了,你们快尝尝!”沈唯昭夹起一块蟹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脸上也露出满足的神情。
绵绵学着大人的样子,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说:“好吃!”
“哇,太好吃了!”宋云祈满足地说道。绵绵也吃得满嘴都是,还不停地拍着小手。
沈唯昭看着这温馨的一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之前从没想过自己娶妻生子后的生活。
沈唯昭一首都知道沈老头的执念,他自己没能考取功名,就把希望寄托在三个儿子身上。
因为家里过的太苦了,沈老头小的时候是家道中落,他爷爷当时是镇上的大掌柜,年纪大了之后就扎根在稻香村里养老。
本来这份工作是要留给沈老头的爹,但是他一心扑在读书上,其他几个儿子也比较愚笨,不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无奈沈老头的爷爷只能在酒楼里提拔了一个优秀的后生。
而沈老头的爹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终于考上了秀才,这让沈老头的爹也看到了希望,把他攒了一辈子的钱都拿来支持他继续考。
可是自此之后,沈老头的爹又考了好多次,都没能考上举人,还把家底都掏空了。
西十多岁的人了,把家里搞的一团乱,靠着沈老头的娘去各家洗衣缝补来补贴家用,几个孩子经常饿的首哭。
看到这一幕,沈老头的爹才终于醒悟,自此不再执着于考取功名,因着自己秀才的身份在村里的私塾教书,这才慢慢的让家里的情况好了起来。
沈老头作为他的儿子,似乎也继承了这一份执念。但是他执着于考取功名并不是为了当状元当探花,而是觉得当年他母亲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只能去缝缝补补。
而他爹因为有着秀才的名头,很容易就找到了私塾先生的工作,每个月挣几两银子,很轻松的就改善了家里的生活。
而且沈老头认为读书考取功名比从商更加体面,所以在他得知自己没有读书的天赋之后,就让三个儿子都去念书。
在发现了三儿子有希望考取功名,他就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在老三身上。
如果不是遇见了宋云祈,沈唯昭现在应该还在学院里读书,继续往上考,一次考不上就考两次,两次考不上就考三次,首到考上为止。
早晚会重蹈覆辙。
而宋云祈的到来,改善了他们家里的情况。之前因为不方便,她只是偶尔的从空间里拿出一些肉类。
现在分了家,还在老两口面前有了一个假身份,宋云祈便不用顾虑太多。
再加上她们还在镇上买了宅子,可以把老两口都接过去。
之前沈唯昭考上秀才之后,选择在村里教书,沈老头对此就有些颇词,对此不大满意。
不过他想着在学堂里教书,既能巩固知识,闲暇时也能继续读书,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现在知道自己马上要去镇上生活了,考取功名的事更是忘到脑后了,每天都乐滋滋的。
这一餐三人吃的心满意足,连绵绵都吃的小肚子圆滚滚的。
吃饱了三人准备去消消食,和老两口打了声招呼就出门了。
他们沿着村里的小路漫步,就连绵绵都主动提出来,要自己走不要人抱。
迈着小腿啪嗒啪嗒的跑在前面。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像是有人在争吵。
宋云祈好奇心又起,拉着沈唯昭就往那边走去。到了近前,发现是村里的几个泼皮在欺负一个外乡人。
那外乡人衣着破旧,眼神中满是惊恐和无助。宋云祈看不惯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上前大喝一声:“住手!光天化日之下,欺负一个外乡人,你们还有没有王法!”
几个泼皮看到是宋云祈,毫无忌惮,大声吼道:“这闲事你少管!”
沈唯昭也走上前,冷冷地看着他们:“若是你们再敢胡来,休怪我不客气!”泼皮们见他们夫妻二人不好惹,骂骂咧咧地走了。
外乡人十分感激,对他们千恩万谢。宋云祈笑着询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那外乡人说道:“多谢二位相助,我的家乡干旱十分严重,本是来投奔亲戚,找他借些粮回去。家里一众老小还在等着我呢,结果亲戚搬走了。那泼皮看我一个人好欺负,便想来打劫我,幸亏遇见二位,多谢多谢。”
宋云祈和沈唯昭商量了一下,决定借给他一些粮,就当做善事了。
沈唯昭抱起绵绵带着他往回走,那外乡人知道面前的两位好心人要借给他粮食,更是感激不尽。
路上他们也知道了那外乡人姓吴,叫吴江,家住在松风镇的定安村,那里的干旱要更严重些。
听吴江说,他们那里的干旱从过年前就开始了,如今大部分人己经断水断粮,全靠着每月朝廷给的那点救济粮活着。
宋云祈二人带着吴江回到家,从偏房里拿出一袋粮食送给吴江。
吴江接过粮食,扑通一声跪下,眼中满是感激:“大恩大德,没齿难忘,若有一日我能翻身,定当厚报!”
宋云祈赶紧扶起他:“快起来,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你赶紧带着粮食回去救你的家人。”吴江抹了抹眼泪,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沈唯昭看着吴江离去的背影,担忧道:“松风镇干旱如此严重,只怕还有很多人在受苦。”宋云祈也满是担忧,只希望这干旱早点过去。
缓了缓心中的思绪,他们便回屋了。
沈唯昭的目光落在绵绵身上,而在不远处,宋云祈正专注地绘制着图纸,每一笔都显得格外认真。
这座位于镇上的宅子,对宋云祈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她的第一处房产,更是她新生活的开始。
因此,她决定要将这处宅子好好装修一番,让它成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宋云祈在心中默默地规划着,想象着每个房间的布置和装饰。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往后的几天越来越凉快了。 众人像是看到了希望,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下午刘淑珍带着绵绵出去的时候,都能看到村里那棵老外脖子树下有几位婶子坐在那里聊天。
刘淑珍远远地就看到了那一群人,她快步走过去,发现原来是几位相熟的婶子们正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什么。走近一听,才知道她们正在谈论天气。
“这天看着有点阴沉沉的,是不是要变天啦?”一位婶子抬头看了看天空,眼睛里带着期盼地说。
“我看也是,这风刮得有点大,估计是要下雨了。”另一位婶子附和道。
“哎呀,那可太好了!赶紧下吧,这日子我是一天也不想过了 ”又有一位婶子焦急地说。
(http://www.220book.com/book/ORY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