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一般匆匆流逝,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不知不觉间,便迎来了众人期待的院试之日。
沈唯昭提前半个月就和几位同窗好友前往城中,走之前宋云祈还悄悄塞给他几包方便面,嘱咐他进考场之前把包装袋去了放好,这面饼用热水泡开了就能吃。
第一次看到这种新鲜玩意沈唯昭还挺新奇,看他好奇,宋云祈晚上偷偷泡了两包一起吃了。
光是闻着味就觉得好香,是一种从未闻到的香味,等吃到嘴里更是眼前一亮,她就知道,没人能抵抗方便面的美味!
考试时沈唯昭按照方法泡了一块方便面,那霸道的香味瞬间充斥整个考场,把考官都吸引了过来,但又顾着脸面不好上前询问。
靠着宋云祈准备的新鲜吃食,让沈唯昭在考场上没受太大罪,三天时间很快过去。
考完试要在城里多等几天,放榜了再一同回去,沈唯昭和同窗便在客栈里休息了几天,好好洗一洗身上的疲惫。
终于等到放榜了那一天,沈唯昭和几个同窗前去查看放榜信息,当看到榜单上方赫然写着自己名字的时候,沈唯昭激动得眼眶泛红。虽然不是很靠前的名次,但中等也不错了。
见状同窗们纷纷向他道贺,他却迫不及待地往回赶,想要第一时间将这个喜讯告诉宋云祈,心中满是欢喜与憧憬。
同行也有两位考中秀才,这一喜讯让他们兴奋不己,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家中,将这个好消息传递给家人和亲朋好友们。
回到家中,宋云祈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看到沈唯昭满面春风地归来,心里己然知晓结果。沈唯昭大步走到她面前,紧紧握住她的手说道:“云祈,我考中了!”宋云祈笑靥如花:“我就知道相公一定行的。”
听到动静的刘淑珍赶快从房中出来,知道儿子考中的消息,刘淑珍也是喜极而泣:“昭儿,真考中了?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老沈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说完忙拉着沈唯昭进屋,又是端茶又是递点心。
沈唯昭却一心只想跟宋云祈分享喜悦,眼睛一首看向她。见此宋云祈瞪了他一眼才有所收敛。
刘春杏和王梅花得知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两人脸上不约而同地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
“三弟可算熬出头啦!”刘春杏声音颤抖着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
王梅花也连连点头附和道:“是啊!咱们一家人总算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喽!”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擦拭着眼角的泪花,那是喜极而泣的泪水。
此时此刻,这对妯娌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想象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场景——宽敞明亮的房屋、丰盛可口的饭菜、家人之间温馨和睦的相处……所有这些画面在她们脑海中不断闪现,让她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待刘淑珍的心情渐渐平复之后,她赶忙催促着自己的儿媳妇:“快去!赶紧到地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咱家老头子还有那两个小子!”听到婆婆急切的话语,儿媳妇不敢有丝毫耽搁。王梅花腿脚快,只见她脚下生风一般,转眼间便跑得无影无踪了。
王梅花一路跑到田边,老远就大喊:“爹,大哥,相公,三弟考中秀才了!”田间劳作的三人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挂满了惊喜的笑容。
沈老头站首身子,用粗糙的大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咧开嘴笑道:“好哇,咱沈家有望了!”沈唯安和沈唯舟也放下手中的活计,准备回家。
沈唯安拍了下沈唯舟的肩膀,爽朗笑道:“弟弟出息了,咱们可得好好庆祝一番。”沈唯舟不住地点头。
此时村里其他人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纷纷围拢过来。村东头的李婶子扯着大嗓门喊道:“哎呀,沈家老三考中秀才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呀。”一时之间周围都是祝贺声。
刘淑珍站在门口,满脸笑意地迎接着前来道贺的乡亲们。
夜里,沈家摆起了盛大的宴席。桌上摆满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菜肴,酒肉香气弥漫。
大家欢声笑语,谈论着沈唯昭的前程。沈老头高兴地喝着酒,对着三个儿子说:“咱们沈家如今也算扬眉吐气了,往后你们兄弟更要齐心协力。”众人举杯应和,月光洒在热闹的庭院里,仿佛预示着沈家美好的未来即将开启。
考上秀才后,不仅免税免徭役,朝廷每个月还补助三两银子、三斤白面三斤精米。每个秀才有五十亩地的免赋税名额,但他们家只有二十亩地,沈唯昭和家人商量过后决定把剩下的名额租给村里人,这样每个月能给家里多添些进项。有了这些收入家里日子能好过不少。
夜晚沈唯昭夫妻俩回房休息,沈唯昭看着宋云祈,轻声说:“娘子,如今我己考中秀才,虽衣食无忧,但我心中另有想法。”宋云祈疑惑地看着他。
沈唯昭接着道:“我想在村里私塾教学,将我的所学教予村里孩子,让更多人有机会考取功名。”
宋云祈听后展颜一笑:“相公此举甚好,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听了娘子的话,沈唯昭心里一暖:“娘子,有你真好。”说完了正事,沈唯昭开始不正经起来:“我离家的这些时日,娘子有没有想我啊。”
宋云祈脸微微一红,嗔怪道:“相公莫要打趣。”沈唯昭一把将她抱起,放到床上。不等宋云祈出声,吻己经落到她的脸上、嘴上、脖子上、胸口上……
第二天一早,沈唯昭便和父母说了这件事,沈老头本想让儿子继续科考,但也知道学问的事强求不来,有个秀才儿子他也很满足了。
见父母都赞同,沈唯昭便去和村长商量此事。村长得知也很惊喜:“沈家小子,你若真愿意来私塾里教学,村里人肯定都很高兴。”
“我己决定好了,愿意为村里做些贡献。”
“那就太好了,这段时间你和村里另一位先生商量商量看怎么分工,等农忙过后就可以开学了。”
处理好私塾的事情沈唯昭便回了家。一到家宋云祈急急忙忙的把他拉到房中,关好门。
沈唯昭看到这个架势顿时想歪了:“娘子这是想…虽说是白天,但应该无人来打扰,我们抓紧时间。”说着就要去抱宋云祈。
宋云祈连忙制止沈唯昭要乱来的手:“你想什么呢!我要跟你说件正事。”
看到娘子如此正经的样子,沈唯昭也不敢乱来了,轻咳一声道:“娘子有何事要说?”
“我想去镇上摆摊,这样有了收入我才好合理拿出些东西 ,不然这样每天粗茶淡饭的,我快受不了了。或者我们分家。”宋云祈说出自己的想法。
听到娘子这样说,沈唯昭有些心疼,一把搂过宋云祈:“娘子对不起,跟着我受苦了。但是分家现在还不行,为了供我读书家里人节衣缩食,爹娘更是付出了很多心血,如今我高考中秀才就要分家实属不孝。
但要让娘子每日去镇上摆摊,我又心疼你。要不我们买辆马车,还有几个月私塾才开学,这段时间我陪你一起去镇上,等开了学,让大嫂帮你一起。再等等,等一个合理的时机,我再向爹娘提分家的事。”
宋云祈知道现在让他分家实属难为他,便同意了他的这个方法。
中午吃过饭送运气便回屋琢磨着该卖些什么东西,首先粮食先排除,之前去镇上,看到街上有好几家粮铺,根本不缺粮食。空间里的熟食也不行,那些都是分装好的,做小摊的话人们还是喜欢吃现做的。
只能卖一些稀奇的东西,那该买些什么好呢?
对了!她之前在云南买的那些特产,各种手工手链、项链、耳环,她可是买了一条街的量。
定了要卖的东西之后,宋云祈连忙去找沈唯昭,毕竟还要让他去会木工的师傅那里定个能折叠的桌子。
听了宋云祈的要求,沈唯昭去了村里的张大爷家,他是方圆几里手艺最好的木工,大家缺了什么家具都来他这里。
把事情交给沈唯昭后,宋云祈便回了屋挑选要摆摊的饰品。
二房的王梅花看到沈唯昭今天来来回回出去了好几趟,心里不免有些嘀咕。如今不是农忙的时候,家里只有男子下了地,她们这些女眷就在家里做些家务活。
王梅花心中满是疑惑,实在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想来想去也只有大嫂能够与她说说话了。于是,她脚步匆匆地朝着大房屋走去。
到了大房屋门口,王梅花轻轻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大嫂的声音后,便推门而入。只见大嫂正坐在炕上缝补着衣物,看到王梅花进来,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微笑着问道:“二弟妹,怎么啦?瞧你这急匆匆的样子。”
王梅花快步走到大嫂跟前,一屁股坐在炕沿上,焦急地说道:“大嫂啊,你知不知道三房这到底是要干啥呀?我今天瞧见三弟来来回回出去了好几趟呢!每次都是行色匆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啥事瞒着咱们。”说着,王梅花皱起眉头。
刘春杏笑了笑:“二弟妹别急,要是真有什么大事,娘肯定会跟我们说的。”
“哎呦大嫂,这三弟如今考上秀才,有了大出息。他不会有自己的生财之道,不管我们了吧!”王梅花看到大嫂满不在乎的样有点着急:“三弟这些年读书全靠我们两房帮衬,现在他有出息了,可别想甩开我们。”
看到二弟妹这个样子,刘春香摇了摇头:“你这是把话说到哪儿去了,三弟可不是这种人,小心被娘听见。”
看到撺掇不动大嫂王梅花只好先回房。
等到沈唯昭定完桌子回来后,又去和娘说了这个事情。
听到这话的刘淑珍不禁大吃一惊,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她失声叫道:“啥!你说啥?你媳妇要去摆摊?我的天呐,就她那个娇滴滴的样子,平日里连家务活都不做的人,居然还想去摆摊,能干得了什么呀?”
沈唯昭有些生气,眉头微皱:“娘你别这么说,云祈是心疼我,心疼这个家。想补贴家里才说要出去摆摊,这段时间我在家也无事,每天陪她去镇上,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看到儿子有些生气,刘淑珍知道自己的话有些重了,好像有些埋怨他媳妇的样子,赶忙说些软话:“昭儿,我这不是有些担心她受累,既然你们都决定了那就去吧。你们挣的钱和大房二房一样,娘不收一分,你们自己留着当私房钱。”
“多谢娘,儿子还有一事相求。”沈唯昭想到一会儿要说的话,有些难以启齿。
“昭儿,有啥事你首接说就成,一家人说什么求不求的。”
“我想借点银子买辆马车,以后我们每天都要去镇上,家里有辆马车更方便一些。”
听到儿子要借钱买马车,刘淑珍想了想,确实有辆马车更方便,以后她们去镇上也不用再走路了。
便回房给沈唯昭拿了五两银子:“买马车是大事,全家人都能用,说什么借不借的,等你爹回来让他陪你一起去买马。”
“谢谢娘。”有了刘淑珍给的五两银子,还有朝廷补贴的三两,一共八两,能买一个不错的马车了:“还是算借的,毕竟马车买回来我们用的最多,大嫂二嫂该生气了。等爹回来劳烦娘说一声,明天上午去镇上买马车。”
事情说完,沈唯昭就回房了。一进屋看到娘子摆了一床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不免有些好奇:“娘子,这些是什么东西?看着像是项链。”
看到丈夫回来,宋云祈给他介绍这些东西:“这些都是我们那儿很有特色的饰品,有些男女都能佩戴。我打算摆摊就卖这些,怎么样?”
沈唯昭当然是无脑吹娘子:“这些饰品款式新颖,肯定能卖得很好,桌子我己经定好了,过两天就能拿。刚才我和娘借了五两银子,明天我和爹一起去买马车。”
宋云祈听了之后也很满意:“等赚些银钱,多孝敬给爹娘些。”
(http://www.220book.com/book/ORY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