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个压抑的、只剩下空壳的家,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王翠花尖刻的余音,混杂着尘土与离别的味道,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陆正远走在前面,他高大的背影扛着两人份的简单行李,步伐沉稳,没有回头。
韩月跟在后面,脚下的路凹凸不平,每一步都像踩在未知的命运上。
她手里紧紧攥着那个用破布包裹的“彩礼”,指尖用力,布料的粗糙感异常清晰。
从村子到镇上,再辗转搭乘拖拉机,最后才挤上那传说中的绿皮火车,韩月感觉自己像一件被随意抛掷的行李。
火车站永远是嘈杂的。
人声鼎沸,南腔北调混杂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劣质烟草味,还有一种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匮乏而焦灼的气息。
黑压压的人群推搡着,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奔波的疲惫和对未知的茫然。
韩月被陆正远护着,才没有被汹涌的人潮冲散。
终于挤上了火车。
车厢里的景象比想象中更令人窒息。
硬邦邦的木质座椅挤满了人,过道上、座位底下也塞满了大包小包的行李和蜷缩着的人。
空气浑浊不堪,混合着汗臭、食物腐败的酸味,还有厕所飘来的难以言喻的气味。
窗户紧闭,只偶尔透进一丝夹杂着煤烟味的凉风。
韩月几乎是屏住呼吸,才找到一个靠窗的角落,紧挨着陆正远坐下。
她能感觉到邻座大婶粗重的呼吸喷在她的脖颈上,带着一股大蒜味。
她下意识地往里缩了缩,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这和她看过的年代剧里的场景,简首天差地别。
电视剧总是美化了苦难,而现实,粗粝得让人心惊。
火车“哐当哐当”地开动了,缓慢而沉重,像一个疲惫的老人。
窗外的景物单调地向后退去,是连绵的、光秃秃的黄土地,偶尔能看到几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村民在田埂上劳作。
时间变得格外漫长。
车厢里的人们或麻木地看着窗外,或昏昏欲睡,或低声交谈。
韩月靠在冰冷的窗框上,闭着眼睛,试图隔绝这一切。
她不敢喝别人递来的水,那水壶里漂着不明的杂质。
也不敢吃那些黑乎乎、看不出原料的干粮。
幸好,她有【无限灵泉空间】。
趁着陆正远闭目养神,或者借着起身活动的遮掩,她会悄悄从口袋里摸出一小块压缩饼干,快速塞进嘴里。
或者假装整理水壶,实际上是意念一动,将空间里的灵泉水换掉原本浑浊的水。
清冽甘甜的泉水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慰藉。
现代的高能量食物补充着体力,让她不至于像车厢里其他人那样面露菜色。
这些隐秘的动作,是她在这趟艰苦旅程中,唯一的支撑和尊严。
陆正远似乎并未过多关注她。
他大部分时间都沉默着,偶尔会起身去打开水,或者检查一下行李。
但他那锐利的眼神,总会在不经意间扫过韩月。
她比刚见面时,气色似乎好了一些?
明明吃的喝的都和大家一样,甚至更少。
是因为年轻,底子好?
男人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几不可查的疑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火车之后是轮船。
从拥挤闷热的内陆,来到潮湿腥咸的港口。
码头上同样人头攒动,混乱不堪。
他们要乘坐的是一艘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运输船,船身布满铁锈,甲板上堆满了货物,也挤满了和他们一样随军或探亲的家属。
海风带着浓重的腥气和柴油味扑面而来,让韩月的胃更加不适。
船舱里的条件比火车上好不了多少,甚至因为海上的颠簸和潮湿,更添了几分难受。
狭窄的铺位,昏暗的光线,空气里弥漫着机油、鱼腥和呕吐物的混合气味。
韩月靠着偷偷饮用灵泉水,才勉强压下了晕船的不适。
她看着船舷外一望无际、灰蓝色的海面,心中没有丝毫浪漫情怀,只有对未来的茫然和隐隐的不安。
这趟旅程,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
韩月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全凭着【无限灵泉空间】里那些见不得光的物资,她才能维持着表面的平静,没有像周围一些人那样病倒或者崩溃。
她像一只寄居蟹,用空间的硬壳,把自己脆弱的内里,与这个残酷的时代暂时隔离开来。
只是,这层保护壳,又能维持多久?
那个即将抵达的、未知的海岛,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http://www.220book.com/book/P85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