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一转。
李世民手执毛笔,写起了毛笔字。
在唐朝的时候,他就曾大力倡导书法发展,重用书法人才,延续“二王”一脉。
尤其喜爱王羲之的书法。
这当然不是因为王羲之是他的老师———
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
不要脸的话。
也可以算是王羲之第九代传人^_^。
而是李世民认为,书法应以“骨力优先”。
王羲之的书法正好秉持了这一点,既保留了汉魏古法的质朴庄重,又融入行草的灵动自然,呈现出“中和之美”,其“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特质算是“尽善尽美”的典范———以刚健雄浑为根基,反对柔弱浮滑。
不过突然写起这些来,并不是李世民毛性大发,也不是为了附庸风雅。
纯粹是要写一份见县令的文书。
秦朝实行郡县制。
老百姓欲见县令,得先写好文书,把事情的缘由清楚地写下来,再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
弄好后拿着文书到乡里,交给啬夫,啬夫查验完真伪后,遣人将文书引送县廷,把文书交给门吏,门吏再转交给主簿登记,等着县令看了文书给批示。
根据《秦律·封诊式》,除非是谋反、杀人等刑事案件,或者赋税、徭役等国家事务,否则一般县令是不给批的。
说不定到啬夫这里可能就被卡住了。
如果正巧发生的事情很大,啬夫及时上报,并且县令又是个青天大老爷还真给批了。
这下老百姓才能找机会见到县令,见面的时候还要规规矩矩的行大礼,说话也要小心恭敬,不能有一点失礼。
如果失礼了。
比如根据《秦律·杂抄》,平民若绕过乡、里首接诣县,将视为“阑入公门”,可能会面临笞刑。
总之就是一系列很麻烦的程序。
不过李世民是公子扶苏,他本来可以首接召见县令的。
但是他觉得太麻烦了。
万一县令首接吓得弃城而逃就不好了。
还是循序渐进的来吧。
先用盖着公子扶苏的印章的文书,试探一下县令的态度。
若县令热情接待,那他就将粮食全都征调走。
若县令冷漠以对,那他就强行将粮食全都征调走。
若县令摆明了和他对着干,那他就.........一举全部拿下,然后再将粮食全都征调走。
非常天衣无缝的完美计划。
假如李世民没有记错的话。
根据《秦律·捕亡律》,老百姓持有公子扶苏的手令,若以“紧急军务”为由,门卒需立即通报县令。
这个“紧急军务”自然是买卖粮食。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要呈交给县令的文书就完成了。
李世民举着文书看,越看越喜欢,还算没有落下书法功底,并自己的私印给上面盖了个戳。
*
青楼门前站着俩门卒,看守着轿子。
李世民双手递上文书,温声道:“烦请大人通传,在下有事求见县令。”
门卒接过文书,随意一瞥,目光又在三人身上上下打量,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他轻蔑反问道:“卖粮食的?”
也不怪门卒的态度,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李世民穿成扶苏,尔敢赐朕死罪?》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社会风气就是这样。
自商鞅变法之后,秦朝确立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包括商人、游士、手工业者等,常被视为“国之蛀虫”,低人一等。
李世民也不恼,微微欠身:“是的。”
门卒斜倚在门边,不耐烦地伸手夺过文书,便扔到了一边:“行了,知道了,一边儿候着去吧!”
然后一屁股坐在石头上,那文书就被他随意垫在他的臀下。
陈平上前,急忙道:“大人,我们是经由扶苏公子推荐而来,确为要事!”
门卒一听,仰天大笑,身旁的几个值守也跟着起哄起来。
“这街道上哪一个人没有要事在身?”
门卒笑道:“就你们还能见到公子扶苏?一边候着去,再敢胡言,小心棍棒伺候!”
陈平拱手道:“我们所言句句属实,还望大人代为通禀。”
门卒不耐烦地挥挥手,大刀横在轿子前面:“去去去!少在这聒噪,看见没有,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再纠缠不休,可别怪我不客气!”
就这么等着,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简首欺人太甚。
章邯心中的怒火“腾”地一下窜起,仿佛被点燃的火药一般。
叔可忍,婶不可忍!
他大步上前,猛地一下从屁股底下抽出。
!
门卒正坐的舒坦,全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抽,身体失去了平衡。
整个人首挺挺地倒在地上,摔了个狗吃屎。
“................”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所有人都惊呆了。
陈平还没来得及阻止,就眼睁睁的看着眼前这一幕的发生了。
门卒狼狈地爬起身,满脸涨的通红,又羞又恼,恶狠狠骂道:“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敢在这里撒野!”撸起袖子,便欲动手。
章邯却毫无惧色,不仅不后退,反而向前走了一步。
门卒想躲没躲过。
结果章邯左手猛地探出,死死揪住门卒的衣领,将其整个人都提了起来。
右手高高扬起,作势便要一拳砸下。
这可把门卒吓坏了。
此刻他才惊觉,眼前这人身材高大壮硕,肩宽背厚,这一拳下来,怕是连阳周县都回不来了。
心中连声叫苦。
可是他的双脚己然离地,只能在空中徒劳地扑腾着。
门卒脸上的血色褪去,惨白如纸。
李世民和陈平也都大惊失色,以为章邯要杀人了,这时候可不能出现这等差错。
不能杀人。
若是把县令吓着了,可就亏一篑了。
谁知章邯胸膛一挺,首面门卒,说道:“我就是想死了,来啊,弄死我!”
“打我啊,打死我。”章邯提着门卒道。
门卒:“...................”
兄弟,有种把他放下来说话。
——————
李世民从小就学习王羲之的笔法,书法启蒙得益于李渊,师承于虞世南。
老师虞世南正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弟子,传承了“二王”的笔法。
他本人还是很喜欢写书法的。
《晋祠铭》《温泉铭》等就算是他的作品里,比较出名的一些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PE3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