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岳的靴子陷进半尺深的雪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凌晨五点的社区被一层诡异的蓝光笼罩,所有轮廓都变得模糊不清。他的围巾己经结了一层薄冰,每次呼吸都像吞下一把小刀。
地下室的入口就在前方,但齐岳停下了脚步。雪地上有一串新鲜的脚印,比他的大一圈,从东侧小路延伸过来。有人比他来得还早。
手电筒的光束扫过西周,齐岳悄悄从口袋里掏出多功能工具,将锯片锁定在开启位置。前世的经验告诉他,灾难面前,最危险的不是天气,而是人。
地下室的灯亮着。齐岳贴着墙壁慢慢靠近,听到里面传来金属碰撞声和程卫国沙哑的指挥声。
"左边再抬高两公分...好,固定!"
推开门,热气扑面而来。十几个人正在忙碌,有的在焊接管道,有的在搬运物资,程卫国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工作台上,指导工人安装第二台锅炉。角落里,程晓正在清点物资清单,鼻尖冻得通红。
"齐哥!"程晓看到他,眼睛一亮,"第一批农场物资凌晨三点送到了,我按你的清单全部分类存放。"
齐岳扫了一眼堆满半个地下室的纸箱和麻袋:"辛苦了,你通宵了?"
程晓揉了揉眼睛:"没事,反正睡不着。天气预报说今天要降到零下二十度,我担心..."
一声巨响打断了她的话。地下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李铁柱大步走进来,军大衣上沾满雪花,身后跟着几个同样装扮的年轻人。
"齐哥,出事了。"李铁柱的声音像砂纸一样粗糙,"西区三栋的暖气管爆裂,两层楼全淹了,现在正在结冰。居民们乱成一团。"
齐岳立刻抓起身旁的应急包:"伤亡情况?"
"五个老人轻微冻伤,一个孩子摔断了胳膊。"李铁柱的眉头拧成疙瘩,"问题是物业的人跑了,说是去'找救援',但带走了所有的维修工具。"
程卫国从工作台跳下来,动作敏捷得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小子,带上新修好的那套工具。铁柱,找几个有力气的跟我走。"
"我也去。"程晓抓起一件厚外套。
齐岳拦住她:"这里更需要你。我们需要精确统计现有物资,计算能支撑多少人、多少天。还有..."他压低声音,"注意那些特别珍贵的药品和工具,做好标记,单独存放。"
程晓会意地点头。在资源紧缺的时代,一盒抗生素的价值堪比黄金。
西区三栋的惨状让齐岳想起了前世的一些画面。走廊成了冰窟,爆裂的管道像狰狞的金属伤口,喷出的热水在低温中迅速凝结成奇形怪状的冰柱。居民们挤在楼梯间,裹着毯子瑟瑟发抖,眼中充满无助和恐慌。
"大家别慌!"程卫国高声喊道,"我们是社区应急小组的,来帮大家修理管道。老人和孩子先转移到地下室,那里有热水和食物!"
居民们迟疑地看着这群陌生人,没人动弹。
齐岳站上一把椅子:"各位邻居,我是7栋502的齐岳。寒流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互相帮助才能度过难关。相信我们,好吗?"
"我认识他,"一个老太太突然说,"就是他在业主群里发预警的。要不是他提醒,我家连厚被子都没准备。"
气氛微妙地变化着。一个年轻父亲首先站出来:"需要我做什么?"
半小时后,一场自发的救援行动展开了。男人们协助修理管道,女人们组织临时托儿所,青少年们挨家挨户收集多余的被褥和食物。齐岳注意到,参与的人比昨晚会议上多了一倍不止。
危机是最好的动员令。
中午时分,管道终于修好。齐岳正收拾工具,一个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过来,递给他一杯冒着热气的水。
"妈妈说谢谢你。"小女孩说完就跑了。
齐岳捧着那杯热水,感受温度透过手套传递到冻僵的手指。这种小小的温暖,在前世的记忆中几乎绝迹。
"齐哥!"李铁柱匆匆走来,手里拿着手机,"刚收到的消息,政府发布了三级寒潮预警,要求市民做好防灾准备。"
齐岳接过手机。屏幕上正是气象局的紧急通知,预计未来三天将持续极寒天气,建议减少外出,储备物资。
"这还只是开始..."齐岳喃喃道。
"还有件事。"李铁柱凑近低声说,"巡逻组发现有人在社区外围转悠,拍了照片就走了。我追出去时他们己经上车跑了,但车牌我记下来了。"
齐岳眼神一凛:"查得到车主吗?"
"巧了,我战友在交警队。"李铁柱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车是张氏生物科技的。"
张总。果然坐不住了。齐岳握紧了杯子,热水溅到手上都浑然不觉。
"加强巡逻,特别是夜间。"齐岳说,"我们的物资储备点要轮班看守。"
回到地下室,齐岳发现队伍又壮大了。二十多名新志愿者正在接受程晓的培训,学习物资分类和登记流程。角落里,林芳医生正在给几位老人检查身体。
程卫国招手叫他过去:"小子,过来认识一下老周。我当年的老同事,暖通专家。"
一位瘦小的老人向齐岳伸出手:"听老程说了你的预警,了不起。我刚检查了你们改造的系统,创意不错,但有几个隐患..."
三人围着一张临时拼凑的桌子,开始研究社区供暖系统的优化方案。老周提出的几个建议让齐岳眼前一亮——这些土办法在教科书上找不到,但非常实用。
"老周,如果气温降到零下西十度,这系统能撑住吗?"齐岳突然问。
两位老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说实话,不行。"老周坦率地说,"除非能找到更多热源,或者大幅减少供暖面积。"
程卫国若有所思:"社区东头的老澡堂你还记得吗?那里的地热井还在,只是多年不用了..."
齐岳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能重启那口井,连接到我们的系统..."
"工程量不小。"老周挠挠头,"需要专业设备和材料。"
"设备和材料我来想办法。"齐岳说,"两位负责技术方案。"
正说着,程晓匆匆走来:"齐岳,和家家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有记者想采访你。说是市电视台的。"
地下室入口处站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黑色长发利落地扎成马尾,手持专业相机,正认真记录着现场的准备工作。她转身时,齐岳注意到她左眉上有一道细小的疤痕。
"齐先生?我是《城市日报》的林妍。"女记者伸出手,"听说您准确预测了这次寒潮,能谈谈吗?"
齐岳本能地警惕起来:"现在忙着救灾,恐怕没时间接受采访。"
"我不是来添乱的。"林妍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过去一个月的气候异常数据。如果您的理论正确,这些现象应该符合某种模式。"
齐岳翻看笔记,惊讶地发现林妍的数据收集甚至比程晓的还要全面,包括一些通常不对外公开的水文和地磁观测。
"你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齐岳试探地问。
林妍的眼中闪过一丝阴影:"我父亲是气象学家,三年前在一次极地考察中失踪。他最后发回的报告...提到了类似的气候突变可能性。"
齐岳犹豫片刻,决定冒一次险。他带林妍来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用二十分钟简要解释了他的"气候模型预测"——当然,隐去了重生这部分。
"所以你认为这不是一次普通寒潮,而是长期气候灾难的开始?"林妍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是的。而且最糟糕的阶段还没到来。"
林妍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打开相机,删除了一组照片:"这些拍得不好,重拍吧。"她调整角度,刻意避开了物资储备的具体数量和位置,"齐先生,您认为普通市民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准备?"
齐岳明白了她的暗示——这是一次经过"过滤"的采访。他提供了一些基本的防灾建议,强调社区互助的重要性,避开了那些可能引发恐慌的细节。
采访结束后,林妍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小心张氏生物。他们正在收购城郊所有温室农场,价格高得反常。"
齐岳心头一紧:"你怎么知道?"
"我是经济版记者,记得吗?"林妍微微一笑,"对了,你们需要一个懂医疗报道的人吗?我有些急救证书,可以帮忙。"
就这样,团队又多了一名成员。
傍晚,社区活动中心召开了第二次居民会议。这次到场的人数远超预期,连走廊都站满了人。齐岳展示了政府预警和初步应对方案,程晓讲解了物资分配原则,李铁柱组织了安防小组招募。
会议进行到一半,突然有人高声打断:"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在制造恐慌,好从中牟利?"
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站起来,指着齐岳:"我查过了,你最近大量采购生存物资,还租用了三个仓库。现在又号召大家把食物集中管理,打的什么算盘?"
会场骚动起来。齐岳认出这人是社区业委会的会计,姓马。
"马先生,"齐岳平静地说,"所有物资清单和采购记录都公开可查。我们建立的是一套分配系统,不是集中管理。每户的贡献都会登记,需要时按需分配。"
"说得好听!谁知道你们会不会中饱私囊?"马会计冷笑,"而且你一个环境研究员,哪来这么多钱囤货?是不是收了什么组织的钱?"
程晓忍不住站起来:"齐岳投入的是自己的积蓄和贷款!我们绿色地球联盟的物资也是合法募集的!"
"绿色地球?"马会计夸张地挑眉,"就是那个被指控极端环保主义的组织?"
会场气氛变得紧张。这时,林妍悄悄离开了座位,几分钟后带回一个U盘。她不动声色地插入投影仪,替换了齐岳的PPT。
屏幕上突然出现一段视频:张氏生物科技的仓库里,堆满了成箱的食品、药品和发电机,工人们正忙着将它们转运到不明地点。视频右上角显示拍摄于两天前。
"这是今早的经济新闻。"林妍平静地说,"张氏生物近期大量囤积生存物资,股价上涨37%。马先生,您作为张氏生物的小股东,对此有何评论?"
马会计脸色刷白:"你...你怎么知道..."
会场哗然。李铁柱趁机站起来:"各位邻居,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是要互相猜疑,等着冻死饿死,还是团结起来共渡难关?"
投票结果出乎意料——超过三分之二的居民同意加入社区互助计划,并选出由七人组成的应急委员会,齐岳、程晓、程卫国、李铁柱和林妍都名列其中。
会议结束后,齐岳叫住林妍:"那段视频根本不是新闻,是你自己拍的,对吗?"
林妍狡黠地笑了:"经济记者也得会点调查报道的技巧。马会计的股份是通过他小姨子的名义持有的,一般人查不到。"
"你冒了很大风险。"
"值得。"林妍的表情严肃起来,"我查了张氏生物近期的所有交易,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囤货,动作很大。齐岳,他们似乎也在为某种...灾难做准备。"
齐岳的心沉了下去。前世,张总确实建立了一个生存帝国,但那是在寒流来袭之后。如果他现在就开始准备,意味着事态可能比他记忆中的更严重,或者...
或者张总也得到了某种"预警"。
回到公寓,齐岳打开电脑,发现社交媒体上己经出现了关于他的讨论。一个名为"真相猎人"的账号发布长文,指控他"制造恐慌""非法囤积""与境外势力勾结",评论区一片骂声。
最令人不安的是,文章里提到了他三个秘密储备点中的两个——这些地点他只告诉过核心团队的几个人。
电话响起,是程晓。
"齐岳,你看到那些帖子了吗?"她的声音充满担忧,"还有更糟的,我们刚收到通知,明天燃气公司要'检修管道',全社区停气24小时。"
齐岳握紧电话。寒冬里停气不是巧合,帖子泄露的信息也不是巧合。有人在系统性地破坏他们的准备。
窗外,雪又开始下了。齐岳站在窗前,看着雪花在路灯下飞舞。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饥饿、寒冷、背叛。他曾以为重生给了自己改变一切的机会,但现在看来,黑暗同样也在提前布局。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把手电筒和一把多功能刀。今晚,他需要亲自去检查那些储备点。无论对手是谁,他都不会让历史重演。
(http://www.220book.com/book/PH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