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沉塘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赵铁柱的胶鞋己经陷进鱼塘边的烂泥里。他弯腰捡起块棱角分明的石头,在掌心掂了掂。孙大海知道赵铁柱的艰苦,干脆就把这个鱼塘扔给了赵铁柱。这是父亲去世那年从后山采石场带回来的辉绿岩,现在成了整饬鱼塘的绊脚石。
"铁柱哥!"春桃的声音隔着雾气刺过来。小妹穿着崭新军装站在坡上,红领章像两滴血,"我归队前想吃酸菜鱼!"
赵铁柱咧咧嘴,左腿的旧伤让他转身时微微踉跄。这个二十五岁的新郎官,曾经管着部队的工程建设工地上百号人,却在小妹面前永远是个笨拙的兄长。"等把这塘子规整好,给你养最肥的鳟鱼。"
水电站的施工声从山后传来,像闷雷滚过。赵铁柱摸出林医生给他绣的蓝格子手帕,擦了擦汗。三个月前的新婚夜,这位县医院的外科主任用手术刀般精准的语气说:"铁柱,我们要有孩子了。"此刻他的手帕上还沾着来苏水味,和鱼塘的腥气搅在一起。
"老赵是吧!"技术员小张举着图纸深一脚浅一脚跑来,"施工队问采石坑的废料往哪堆?"
赵铁柱望向被山泉灌满的采石坑。二十年前父亲就是在这里被哑炮炸飞的,现在积水成了天然的鱼塘。他摸出父亲留下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各种岩石特性,其中一页被血渍晕染的地方写着:"辉绿岩层下或有瓷土矿"。
"先别动。"赵铁柱合上笔记本,"我去坑底看看。"
潜水服是问县消防队借的,橡胶己经皲裂。赵铁柱绑好安全绳下水时,太阳正悬在头顶。冰凉的水裹住他,父亲的血似乎还溶在这片水域里。下潜到五米左右,手电筒光柱里突然闪过一道弧线——那不是岩石的轮廓。
赵铁柱的呼吸在面罩里变得急促。那是一艘沉船的桅杆,木质己经黑朽,但船身轮廓完整。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船周散落的陶罐,在光束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他抓起一块碎片上浮时,安全绳突然绷紧。
水面炸开刺眼的阳光。赵铁柱吐出呼吸管,看见小张惨白的脸:"赵工!王总来了!"
鱼塘边上,王国庆的鳄鱼皮鞋踩在父亲当年画的勘探图上。这个曾经的战友现在梳着油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像两枚生锈的钉子。"老战友,听说你这儿要建度假村?"他踢了踢脚边的陶片,"巧了,我正打算投资文旅项目。"
赵铁柱的残指开始隐隐作痛。去年王国庆就想承包这片山地搞采矿,被村委会否决了。现在他西装革履地出现,脖子上却还戴着那条熟悉的子弹项链——1995年边境冲突时,他们一个班的弟兄只剩这七颗子弹。
"就是普通鱼塘。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雁鸣晚渡D新书:地北天南之回乡 "赵铁柱把陶片揣进兜里,那里还躺着林医生今早给的B超单。
王国庆突然凑近,古龙香水掩不住他身上的火药味:"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夹着烟的手指点了点赵铁柱的衣兜,"辽代的贡瓷,黑市上这个数。"他比划的手势像在扣扳机。
傍晚的村卫生院飘着炖鸡汤的香味。林医生白大褂穿在了原来的助理小凤身上,但小凤的肚子己经能看出微微的弧度,她正在给赵瘸子换药。老头去年为保护古窑遗址断了三根手指,现在见到穿西装的就吐口水。
"胎心很好。"小凤把听诊器挂在脖子上,"但你血压太高。"她的目光扫过赵铁柱沾泥的衣领,"又下水了?"
赵铁柱摸出那块陶片放在诊桌上。小凤的瞳孔骤然收缩——她是县里唯一的文物鉴定爱好者,墙上还挂着她写的《东北古代窑址考略》。
"冰裂纹胎土..."她的指尖在陶片上轻轻,"这工艺失传三百年了。"突然压低声音,"王德龙上个月在珲春被抓到走私文物,取保候审。"
夜风摇着诊所的玻璃窗。赵铁柱翻开父亲的笔记本,在血渍旁发现一行小字:"玉窑沟疑似辽代官窑遗址,忌深挖"。他的太阳穴突突首跳——鱼塘正处在老辈人说的玉窑沟上。
春桃的火车明早开,赵铁柱回家时看见小妹正在擦他的军功章。"哥,"她突然抬头,眼睛亮得吓人,"我查资料发现个事。"她翻开《县军事志》,1995年那页记载着边境冲突中有批文物要移交地方,运输队却在靠山屯附近遭遇山洪。
月光漂白着院子里的石板。赵铁柱想起沉船诡异的完好度,想起王德发对鱼塘的异常关注,想起父亲笔记本上"忌深挖"三个字像道符咒。他摸出兜里的B超单,黑白图像里的小生命还看不出形状。
后半夜,鱼塘突然传来挖掘机的轰鸣。赵铁柱抄起父亲留下的地质锤冲出去时,看见王国庆的路虎车亮着灯,几个黑影正在塘边架设抽水机。安全绳被人割断了,在水面漂得像截肠子。
"住手!"赵铁柱的吼声惊起夜鸟。王国庆从车后转出来,手里把玩着个物件——那是赵铁柱藏在工具箱里的陶罐碎片。
"老战友,"王国庆的声音像涂了蜜的刀,"你爹死前没告诉你吗?"他举起碎片对着月光,"这下面埋着的,可是够买下半座城的宝贝。"
山风突然静止。赵铁柱的残指碰触到裤袋里的B超单,林医生早些时候说的话在耳边回响:"我们要当父母了。"此刻鱼塘的水面映着碎月,像无数锋利的瓷片。
(http://www.220book.com/book/PI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