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收拾好碗筷,就要准备晚饭了。
大人们分工明确。
爱国和建国两个去村里的水井里挑水,他们俩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满,然后满缸里的水就不动了,留着初一用,这叫“留财”。
做晚饭用的水,他俩要随时去挑,随时供应。
俩兄弟一担接一担的水往家挑,干的热火朝天。
孩子们由大孩子带着,看鞭炮,数糖果,不亦乐乎。
建福和建坤陪着二叔二婶,坐在热热的大炕上,抽着旱烟,吃着瓜子、花生,喝着茶水,唠嗑。
妯娌三个在堂屋准备年夜饭。
三个人有商有量的,我洗菜,你剁馅,她揉面的,忙忙活活,有条不紊。
三个人不仅把三十晚上的饭菜准备好了,连年初一早上的饺子也包好了。
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可有讲究,馅儿虽然都是猪肉白菜馅的,但加了象征好意头的东西在里面。
八个硬币,八个大枣,八个板栗肉,八小块豆腐,分别随机包在饺子里。
谁吃到带硬币的饺子,谁要发财。
吃到大枣,甜甜蜜蜜。
吃到板栗,大吉大利。
吃到豆腐,就要享福。
蔚佑之心底潮湿。
从建祥两口子走了,多久没过个好年了?整整三年。
现如今,终于熬过来了。
就少不争气的爱民。
二姐来信了,信上说,爱民到了新疆,一开始还哭天抹泪的。过了一个月,眼瞅着没指望了,就老实了。
现在干活踏实多了。
还得练练,吃大点教训,就改好了,等真的改好了,还是把她接回来吧。
蔚佑之对爱民是这么打算的。
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说说笑笑、忙忙碌碌的,等来了年夜饭。
年夜饭是两个锅一起做的。
西锅锅底烀上芋头,表示过日子有余头。
锅上架起锅帘,熥上一盆黄米糕,这叫年年高。
再熥上一整条全须全尾,盘在大砂碗里的刀鱼,在北方也叫带鱼。这叫有头有尾庆余年。
锅边再溜一圈南瓜,俗称“瓜菜”,这叫有财发。
东锅烧的饺子水,留着煮饺子。
烧开水的功夫,再架上锅帘,热上一个团圆饼,这是北方寓意满满,过年必吃的一种饽饽,俗称“团圆饼”。
一个圆圆的厚面底上,托着十二个用发面团捏的各种形状的小饽饽。
其中,一对刺猬,叫“墩子底儿”,一对小龙(蛇),叫“神虫”,一对元宝,一对苹果,一对桃儿,一对胜几(头圆圆,尾尖尖一种长型饽饽)。
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要分着吃这个团圆饼。
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康平安,风调雨顺,富足常乐。
计算着时间,两口锅同时掀开。
与此同时,爱国和建国带着孩子们,点燃了迎年的鞭炮。
饭桌摆开,虽然还是两桌,这一回,饭菜都端在大人桌上。
晚饭的规矩是,两桌人一桌吃。
先端上整条带鱼,再把年糕摆上,团圆饼放上,瓜菜端上,芋头端上,饺子盛上。
满满当当,一大桌子。
蔚佑之还把建国给他的两瓶白酒拿上桌,指挥爱国开酒。
一两的酒盅,蔚家两辈人,五个男人,都满上杯。
蔚佑之先端起杯,说道:“喝酒前,我先说两句。”
兄弟西个一齐端着酒杯,聆听老爷子的话。
“今年是个好年啊!这一呢,是芳杏嫁进咱家了,我高兴!”蔚佑之笑着说。
兄弟们看着爱国笑,爱国很得意。
“这二呢,你们成家的,每个小家都过的不错,夫妻和顺,孩子听话,我欢喜。”蔚佑之接着说。
“三呢,虽然建国没结婚,可咱建国有出息,这都升了连长了,以后还得进步,我骄傲。”
说到这里,蔚佑之抹了一把的眼角。
酒杯继续端在手里,“我们蔚家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不容易啊。我希望你们以后都平平安安的,兄弟姊妹间团结友爱,夫妻间有商有量,好好培养孩子们,努力工作,把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我就放心了。”
“这杯酒,我先干了,你们也都干”。
酒杯放到嘴边,一扬脖,蔚佑之把酒干了。
西兄弟齐刷刷的,动作整齐划一,干脆利落的也干了。
“吃菜,吃菜,吃口菜压压酒”,李翠儿也热情的招呼着大家。
一场年夜大餐,正式拉开帷幕。
孩子们一人端盘饺子,大人们把菜样样数数的给他们往碗里挑好,然后围在自己的桌边坐下,狼吞虎咽。
从建福开始,大家轮番敬蔚佑之酒,蔚佑之来者不拒。
他实在是高兴。
不一会儿,两瓶酒就喝出来了,一滴不剩。
团圆饼分吃了。
带鱼留个鱼头留个鱼尾。
瓜菜剩下几块。
芋头留下余头。
长福汤留点余头。
饺子规规矩矩留了六个。
六六大顺。
放在炕边桌子上的老式座钟响了,清脆的钟声连着响了十二下,守岁,跨年,接福。
吃饱喝足的一家人,很快进入梦境。
鸡叫三遍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大人们先起床,然后叫醒孩子们,睡不够也要起来。
大年初一,挣得就是一个早。
大人孩子都穿戴一新。
蔚佑之和李翠儿坐在炕头,建福领头,开始给老两口拜年。
老两口笑呵呵地,一个孩子给了一毛钱压岁钱。
然后,孩子们又给建福几个拜年,建福兄弟几个不偏不倚,一个孩子给了五分钱。
爱国没钱,芳杏有钱,她早早就给爱国准备好了。
一首囊中羞涩的爱国,这一次很是扬眉吐气了一番。
孩子们拿着压岁钱,喜笑颜开。
别看才几毛钱,在那个年代,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款项。
蔚家的家长们也开明,给了孩子就不再往回要了,让他们自己收着,不乱花就行。
给长辈拜完年,就开始煮饺子。
很快,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
接着,欢呼声不断,这个说:“我吃到钱了”,那个说:“我吃了枣”。
饺子吃完了,每个人都如了意。
刚端下饭桌,就有乡亲进门拜年了。
祝福声此起彼伏,笑声不断。
建福几个也赶紧领着孩子们出了门。
芳杏是新媳妇,还没有回九,按照习俗没有出门拜年,等着大家来看新媳妇,好沾沾喜气。
她就在家陪着蔚佑之老两口,接待来拜年的乡亲。
爱国领着云妮和海洋出门拜年,爱国是新郎,新衣服是现成的,板板正正穿在身上,人逢喜事精神爽,小伙子很帅了一把。
云妮和海洋穿着小婶儿做的新衣裳,昂首挺胸,闪亮登场,漂亮的衣服加上可爱的模样,瞬间成了村里最靓的崽,闪瞎了大家伙的眼睛。
三个人绕着村子转了一圈,拜完年,在众人艳羡的眼光中,意气风发的回来了。
云妮幸福地感叹,过年真好,有小婶儿的年更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PS3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