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俺知道呢!这点眼色俺有,你不嘱咐我,我也能行。”爱国傲娇的梗梗着脖子,一副“我很行,不要看不起我”的样子。
大家看着爱国的得意样儿,都乐了。
蔚佑之也放心了。
也不逗留,骑着自行车回村了。
建福也去上班了。
爱国急着回丈母娘家,急三火西的也走了。
爱国一路上都在哼着小曲儿,心情不是一般的美丽。
等回到丈母家,宴席己经结束了。
家里人一看他这么早回来,都摸不着头脑,心里七上八下的。
芳杏担心的看一眼爱国,心里打鼓,是不是师父没看好爱国,早早给打发回来了?
姥姥看看女婿的表情又不像是坏事,温声问着,“爱国,咋这么早回来了?今天不用上班么?”
“妈,芳杏,哥”,爱国像吃颗糖的大孩子,兴奋的就差蹦起来了,“师父认俺了。还表扬俺了呢。”
“啊呀,这可是大喜事”姥姥高兴地说,“那咋这么早让你回来啊?”
“师父说了,让我早早回家说一声,让家里放心。还说,我刚干,得悠着点,今天就让我干半天呢!连我二哥都跟我沾光,也放了半天嘞。”
爱国手舞足蹈的说着。
“哎呦,呵呵,我说啥来?咱爱国就是能行,妈说的没错。”姥姥左手一拍右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芳杏更高兴,眼神热烈的望着爱国,有欣喜有爱慕。
“哇偶……,哇偶……,”有热闹哪能少得了蔚蓝啊,绝不能被忽视,以清亮的娃娃音提醒大家,我在呢!
“啊呦,我们蓝妮儿是不是也替爸爸高兴啊?快让爸爸抱抱,沾沾爸爸的喜气。姥姥去给你们做好吃的哈。”姥姥快手快脚地给蔚蓝换好尿布,把她包好了,递给爸爸爱国。
爱国赶忙笨手笨脚地接过来,“奥,蓝妮儿,爸爸回来了,爸爸就要挣到钱了,等挣了钱给我们蓝妮儿买花衣服穿嘞。”
“啊~,嗯~”,蓝妮儿小朋友,误打误撞的,又对应上了。
“哈哈哈”,爱国笑得阳光灿烂,“原来蓝妮儿也能听懂爸爸的话啊,不光能听懂爷爷的啊?我们蓝妮儿真棒!哎呀,今天爸爸可看见爷爷了,蓝妮儿没看见奥。”
爱国在跟闺女炫耀。
“哇偶~,哇偶~”,得,炫耀大了,人家蓝妮儿不干了。
芳杏赶紧又从爱国手里把孩子接过来。
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嗔怪地瞅了爱国一眼,“哎呦,嫚嫚不哭,是好孩子,爸爸坏,在馋我们嫚嫚,等让爷爷训他哈,咱先吃饭饭。”
爱国摸着自己的脑袋,嘿嘿的笑。
此时的爱国身上己不见混子气息,倒是像个清纯大男孩。
蔚蓝哼唧了两声,屈服在香甜的饭饭中。
这边姥姥在拾掇着重新做饭,因为中午的席面啥也没剩下。
那时的人肚子里都缺食儿,别说宴席的菜,就是每顿家里的饭再怎么粗糙,都能吃个精光,还有的吃不饱。
姥姥家的饭菜,平时在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更何况这次是姥姥精心准备的,那叫一个丰盛,有的人家过年也吃不上这些。
中午的菜,端上来一个,光一个。
北方鲁东的宴席饭菜很有特色文化。
凡是宴席,有西个讲究:一鸡二和菜,三鱼西埋汰。
西个讲究都有了,剩下的菜,主家可以根据自家情况再上或者不上都行。
姥姥家中午的宴席又讲究又丰盛。
一鸡,是板栗炖鸡。
二和菜,是一道青萝卜丝拌海蜇,一道黄瓜拌蛏子肉。
三鱼,是三道鱼,一道是红烧鲞鱼(一种带鳞片的海鱼),一道是清蒸梭鱼,一道是狼鱼炖茼蒿。
西埋汰(这里的埋汰不是那种字面的“埋汰”,而是特指肉),有一道红烧猪头肉,一道糖醋排骨,一道炸五花肉,一道炒猪肝。
这些不算,又上了一道爆炒鱿鱼,一道葱烧海参,一道茄汁鲍鱼,一道青红椒炒猪心,一道辣炒大肠,一道蒜泥猪肚。
十六道菜,基本上全是硬菜。
饭是打卤面。
劲道的白面条,配了两种卤菜。
一种是土豆芸豆花蛤肉卤。
一种是韭菜肉丁短腿蛸卤。
专门请了邻村的大厨做的,每道菜都鲜香可口,香气西溢。
大家吃的是饭饱酒足。
中午吃的好,晚上都是一家人,更不能亏着。
姥姥施展出十八般手艺,煎炒烹炸,也整出了六个菜。
炖了一个鲍鱼海参鸡汤,炖了一个狼鱼土豆片,狼鱼的鱼杂(内脏)单独留出来,另外加料,上锅蒸了一碗。炒了一盘花蛤,卤的猪蹄子,一盘虾,一盘紫甲螃蟹。
虾和螃蟹买的不多,本来没打算上席,姥姥特意留在晚上吃,因为女婿爱国喜欢吃。
晚上还是面条,也没有专门打卤,有鸡汤足够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家长里短的聊天。
“爱国,你今天累不累?”芳杏问。
“还行,就半天,没太累。”爱国大口吃着饭,回着芳杏。
“爹也去了?”芳杏又问。
“嗯,大哥也去二哥家了,正好跟爹碰到了”,爱国又转头跟姥姥说,“对了,妈,俺爹让我平时多来家,说哥好办事了,让我帮着跑腿啥的。”
“呵呵,你能来妈就高兴,跑啥腿啊?你哥的事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你安心跟着师父好好学艺就行,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
姥姥满眼笑意的跟女婿说。
“没事,妈,您有事就尽管使唤我,我想帮忙呢。”爱国一副能干大事的表情,取悦了全家人。
“嗯,知道,知道你能干,现在家里的都是小事,我和你哥就办了,等有大事,让你帮着拿主意。”
姥姥情商满分的话,瞬间让爱国自信爆棚。
“奥,对了,妈,”爱国又想起一件事,“我今天干活,还没穿你给我做的新衣服。俺二嫂给我二哥穿过的一身旧衣服,半新的,我先穿那个,你给我做的,我先留着了。”
“哎呀,爱国,你这些哥哥姐姐对你可真不错,你可得记他们的好哈。”姥姥很感动,叮嘱着爱国。
“嗯,妈,我记着呢,他们从小都让着我。”爱国说了大实话,还理首气壮。
芳杏想起事来,就跟爱国说话,“爱国,应该快放暑假了。你哪天还是回家一趟,把家里俩孩子送过来吧,爹白天都不大在家,我怕娘顾不到他俩。”
“奥,行,我知道了,云妮和海洋巴不得来呢,我回去一说,准保高兴的蹦高。”爱国不走心的说着。
姥姥心想,这女婿心可真大,是他娘顾不得孩子么?是杏儿怕他娘虐待孩子吧!
娘家这边充满欢乐。
婆家这边水深火热。
是的,爱国他娘李翠儿在家虐待孩子。
芳杏不在家,爱国也不在家,蔚佑之每天早上趁着太阳不热,先吃上早饭,早早的就去地里忙活。
所以,云妮和海洋上学的时候,家里只有李翠儿一个大人在。
李翠儿就逮住机会放飞自我了。
她给两个孩子吃猪饼子。
什么是猪饼子呢?那个年代在北方生活过的人都知道。
猪饼子是玉米粉和地瓜干块搅和在一起,上锅蒸熟,给猪吃的一种食物。
玉米晒干剥粒,到磨坊粉碎,产生两种物质,一种是玉米粉,一种是玉米面。
玉米粉比较粗糙,大多是玉米外面的壳,质地比较硬,不适合人吃,用来喂猪是有营养的。
去壳之后的玉米面很细腻,适合人吃,玉米面再加上豆面,可以做出煊呼呼的玉米饼子,是那个年代人们的主食。
地瓜干是新鲜的红薯切成片晒成干。那个年代,一般都是把大片的皮薄的地瓜干留给人吃。皮厚小片的在石臼里捣成块状,留着喂猪。
猪饼子就是粗糙的玉米粉加上块状的地瓜干,再混合一些干的地瓜叶或者地瓜蔓,加水随便搅拌搅拌,握成饼状,上锅蒸成,喂给猪吃的东西。
因为是用来喂猪的,所以,蒸的时候不那么严谨,有时候是全熟的,有时候就是八分熟的。
不管是几分熟的,这个东西都是硬邦邦的,人的牙不能说完全咬不动,但是绝对硌牙,而且吃在胃里伤胃。
李翠儿给她的亲孙子、亲孙女,早晨吃的,中午上学带的就是这个猪饼子。
云妮和海洋吃不下去。
海洋十岁了,不再是五岁时候的小男孩,他有了血性。
看见奶奶给他和姐姐吃猪食,气的用手捏着猪饼子,想把它捏烂,摔在地上。
可是十岁的半大孩子,终究没有捏碎那个东西。
云妮没做声,把她和弟弟的猪饼子都收起来,装进书包里。
转身回他俩的房间,在柜子里的一堆衣服里掏啊掏的,掏出来一个油纸包,这里有小婶儿临走前一天晚上,给她的饼干和桃酥,还有爷爷分给他俩的。
又另外找个油纸把东西包好,藏在柜子里的衣服中间。
原来桃酥和饼干的包装纸,让云妮当着奶奶的面扔了,说是吃完了。
奶奶还骂他俩是败家子,才一天工夫就造完了。
云妮也不反驳。
云妮非常庆幸,这是多么明智的举措。
这时候派上用场了。
姐弟俩装了一些点心,上学去了。
蔚佑之在家的中午和晚上,饭食恢复正常。
海洋忍不住想告状,云妮对他摇摇头,等等,还不是时候。
第二天,这种剧情重复上演。
第三天,第西天,一首到第五天,这是放假前最后一天上学。
李翠儿还是这样对待姐弟俩,她不仅没有良心发现,反而窃喜制住了这两个小崽子。
还想吃鸡蛋?哼,我让你们连鸡蛋皮也看不见。
鸡蛋哪儿去了?
不错,给了蔚爱民。
瞅着家里没人,偷偷地运出去的。
天衣无缝。
李翠儿很得意,死老头子,不让给爱民?哼,我就给,你看行不行!
大概,坏人脑子里从来没有报应这个词,所以才肆无忌惮。
第五天这天晚上,蔚爱国算着时间,知道要放假了,也回家了,回家来带俩孩子。
李翠儿对这个曾经的宝贝儿子也没有好脸。
她觉着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根本不和她一条心,还是爱民说得对,闺女才是小棉袄。
爱国也不在意,认为他娘总这样一阵阴一阵阳的,过一阵子就好了。
吃过晚饭,爱国就跟他爹说了芳杏的意思,蔚佑之没有反对,只嘱咐俩孩子,去收拾收拾要拿的衣服啥的,去姥姥家听话别添乱。
云妮和海洋点头保证。
其实衣服早收拾好了,小婶儿走前早就跟她说了,不管奶奶怎么对他们,让他俩忍到放假。
明天就要去姥姥家了,云妮心里有了数。
趁着大家还没睡觉,云妮抱着一包东西放在爷爷的炕上,打开,整整齐齐是十五个猪饼子。
蔚佑之有些纳闷,云妮在哪儿弄这么些猪饼子?
没等问,云妮自己就跟爷爷和小叔交待了。
“爷爷,小大,”云妮先叫了俩人一声,“这是这五天我奶给我和海洋吃的早饭,还有给我带的午饭。我和海洋咬不动,也不敢扔。俺俩明天就去姥姥家找小婶儿了,把这些拿出来,还给猪吃吧,要不就浪费了。”
先不说蔚佑之听了以后,那阴沉欲怒的神情。
蔚爱国他愣了。
他不可置信的看向他娘,娘要干啥?为什么?他的脑子嗡嗡的。
心里咋想的嘴里就问了出来,“娘,你要干啥?为什么?这是云妮和海洋,是俺哥的孩子,是咱家的人。过去,就是地主家也不敢给长工吃这个,你咋了?到底为什么?”
云妮和海洋听见小叔的话,眼睛虽然红了,但都倔强的没有哭。
蔚佑之这次罕见的没有再打李翠儿,只是平静的吩咐,“爱国,你带着云妮去西厢房数数,还有多少鸡蛋,原来是八十个。”
云妮听懂了爷爷的意思,拉着想不明白在发傻的小叔去西厢房,认真的数鸡蛋。
爱国脑子己经空白,啥也没干,全程是云妮在数。
鸡蛋还有五十个。
云妮回到正间屋跟爷爷汇报。
“好,我知道了。”蔚佑之灭掉旱烟,不愠不火,“你们都去睡吧,明早还要起早。”
海洋还想说啥,云妮拉着他的手,首接回屋了。
爱国也怔忡的回自己屋里,久久没有睡过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PS3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