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凌霄。”
电话那头传来沈佳禾清澈柔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刚刚结束了忙碌工作的轻快。
凌霄脸上的线条柔和下来,走到办公桌旁坐下,声音也温和了许多:“佳禾,刚忙完?”
“嗯,基金会这边刚结束一个项目评审会。想着跟你说一声,'星光启智'计划第一批援助的100所山区学校,'智慧教室'己经全部落成并投入使用了,效果非常好。”沈佳禾的声音里透着由衷的喜悦。
“辛苦你了。”凌霄真心实意地说道。他知道,沈佳禾为了这个基金会付出了多少心血。
“不辛苦,看到那些孩子能用上最新的设备,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我觉得一切都值了。”沈佳禾笑了笑,“我正准备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给你。对了,有几张照片特别有意思,我先发给你看看?”
“好。”
几秒钟后,凌霄面前的全息屏幕上,跳出了几张高清晰度的照片。
……
**数日前,西南边陲,某国家级贫困县,大凉山深处,木里小学。**
崎岖的山路尽头,一座崭新的、有着明亮窗户和蓝色屋顶的两层小楼,在一片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是由"星光慈善基金会"全额资助、当地政府配合建设的新校舍。
沈佳禾穿着一身方便活动的浅灰色运动休闲装,脚上是一双沾了些泥土的登山鞋,正站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门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与她平日里在星辰总部或公开场合那种精致干练的形象不同,此刻的她,更像是一位邻家姐姐,亲切而没有距离感。
教室里,原本狭小、昏暗的空间被彻底改造。墙壁粉刷得雪白,崭新的课桌椅排列整齐。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室前方那块巨大的交互式全息投影屏,以及每个孩子面前都摆放着的一台轻薄的星辰平板电脑——这些设备通过教室屋顶那个不起眼的白色碟形天线,正稳定地连接着远在天边的"星链"网络。
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浆洗得有些发白但很干净的衣服,小脸蛋因为兴奋而红扑扑的。他们围坐着,好奇又专注地看着教室前方。
那里,并非站着一位实体老师,而是一个栩栩如生的三维全息投影——一位来自龙城顶尖实验小学的特级语文老师,正带着温和的笑容,用标准的普通话,引导着孩子们朗读一篇关于大海的课文。
"同学们,想象一下,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全息投影中的老师微笑着提问,她的影像清晰得仿佛真人就在眼前,连发丝的飘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是蓝色的!"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举手回答。
"嗯,大海是蓝色的。那你们知道大海有多大吗?"老师继续引导。
孩子们摇摇头,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全息老师轻轻一点,教室前方的屏幕瞬间变成了一片波澜壮阔的海洋景象。蔚蓝的海水无边无际,海鸥在空中翱翔,巨大的鲸鱼从深邃的海底缓缓游过,溅起巨大的水花。
"哇——!"
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呼,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景象。对于这些生活在大山深处、连县城都很少去的孩子来说,大海只存在于课本上模糊的黑白插图和老师贫乏的描述中。而此刻,借助星辰科技的力量,那遥远而神秘的大海,以前所未有的真实和生动,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沈佳禾看到,好几个孩子都下意识地伸出了小手,似乎想要触摸那屏幕上涌动的浪花。
"沈总,真的…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学校的老校长,一位皮肤黝黑、脸上刻满岁月风霜的彝族老人,激动地握着沈佳禾的手,眼眶有些,"以前啊,我们这里条件太苦,好不容易来了个年轻老师,干不了两年就走了。孩子们能看到的,就只有那几本翻烂了的课本。我们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我们山里的娃娃,也能跟城里最好的学校一个样,能听到首都老师讲课,能看到这么清楚、这么真的外面世界!"
老校长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话语质朴,却充满了力量。
"校长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沈佳禾连忙扶住老人,语气真诚,"科技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特别是孩子们。看到他们能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也很高兴。知识是走出大山的翅膀,我们只是希望能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她顿了顿,补充道:"后续的设备维护、网络费用,还有针对本地老师的数字化教学培训,基金会都会持续跟进支持,确保这些设备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变成摆设。"
"哎,哎!太好了!太好了!"老校长连连点头,激动得说不出更多话来。
沈佳禾又走到孩子们中间,蹲下身,耐心地教一个看起来有些内向的小男孩如何使用平板电脑查询关于"海洋生物"的资料。她指着屏幕上的海豚图片,柔声讲解着,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温柔。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教室,照在孩子们兴奋的小脸上,照在闪烁着科技光芒的设备上,也照在沈佳禾那温柔的侧影上,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和温暖的画面。
……
除了教育,"星光慈善基金会"的触角,也延伸到了环境治理这一同样紧迫的领域。
沈佳禾的办公室里,她正在观看一份来自西北某省生态恢复项目的视频报告。
画面中,首先出现的是几年前项目启动时的景象:一片望不到边的流动沙丘,风一吹,黄沙漫天,几乎看不到任何绿色,只有几丛稀疏的、半死不活的梭梭在顽强挣扎。
镜头一转,切换到如今的景象。
同样是那片区域,但景象己经截然不同!
曾经肆虐的黄沙,被大片大片整齐规划的、利用滴灌技术种植的沙棘、柠条、花棒等耐旱固沙植物所覆盖,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远处,几排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缓缓转动,旁边是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它们产生的电力正驱动着深井泵,将地下水通过密布的管道,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植物的根部。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防护林带的后面,竟然出现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试验田,里面种植着枸杞、甘草等适合当地气候的经济作物。几位穿着星辰制服的技术人员,正和当地的农民一起,查看作物的长势。
视频中传来了项目负责人的画外音,他是一位被星辰从农业大学特聘来的、肤色晒得黝黑、经验丰富的生态治理专家:
"沈总,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沙海播绿'一期工程的最新进展。通过部署星辰提供的无线土壤传感器网络,结合盘古AI提供的区域微气候预测模型,我们实现了对水资源的超精准管理和高效利用,相比传统的漫灌方式,节水效率提高了超过60%,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也大幅提升了40%以上。"
"更关键的是,"专家指着画面中的试验田,语气带着兴奋,"我们利用了'神农'诊断系统衍生出的便携式土壤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实时、精准地监测土壤的肥力、盐碱度、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这使得我们不仅能科学地进行植被恢复,还能在条件允许的区域,尝试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为当地居民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目前,我们试种的几百亩枸杞长势非常好,己经有药材公司来洽谈收购了。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成功的模式逐步推广,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将这片示范区的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并帮助至少一千户当地居民通过生态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看着视频里那片从黄沙中顽强生长出来的绿色,看着当地农民脸上洋溢的希望,沈佳禾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科技的力量,如果用在正确的地方,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她默默地想,【它不仅能像'天行者'那样,在商业世界摧城拔寨,也能像这片沙漠绿洲一样,修复地球的创伤,点亮人们的生活。用商业上最先进的技术,来解决这些最根本、最迫切的社会问题…这或许,才是星辰做慈善,最独特也最有价值的地方吧。】
当然,随着"星光慈善基金会"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赞誉声之外,也难免出现一些质疑和杂音。
在一次面向公众的慈善项目成果发布会上,一位记者就提出了一个略显尖锐的问题。
"沈总,我们看到星光基金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但也有一些声音质疑,星辰科技作为一家商业巨头,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做慈善,是否更多是出于公关宣传、提升品牌形象甚至避税的考虑?您如何回应这种'作秀论'?"
镁光灯下,沈佳禾穿着一身简洁大方的米白色套装,气质优雅从容。面对这个略带挑战性的问题,她并没有丝毫慌乱,而是微笑着看向提问的记者,眼神坦诚而清澈。
"谢谢您的提问,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首先,我必须承认,任何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其慈善行为客观上都会对自身的品牌形象产生积极影响,星辰科技也不例外,我们对此并不讳言。一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回馈社会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和尊重,这本身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但是,"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坚定,"将星辰做慈善简单地归结为'作秀'或'避税',我认为这既低估了星辰的格局,也忽略了我们做慈善的核心理念。"
"星辰设立慈善基金会的初衷,并不仅仅是捐钱捐物。我们更希望利用星辰在科技研发、资源整合和高效执行方面的优势,探索一种更可持续、更具效率的'科技慈善'模式。比如,我们用'星链'解决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问题,用AI和全息技术提升教育质量,用精准农业和水资源管理技术进行环境治理…我们相信,'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至于所谓的'作秀',我认为时间和成果是最好的证明。"沈佳禾的目光扫过台下,"星光基金会的所有项目立项、资金使用、成果评估,都将以最高透明度的标准,定期向全社会公开,我们欢迎媒体和公众的持续监督。我们相信,真正有价值的慈善,不是一时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改变。"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坦诚而富有逻辑,既承认了慈善对企业的客观益处,又清晰地阐述了基金会的核心理念和运作模式,赢得了现场一片认可的掌声。
……
凌霄的办公室里,氛围比往常要温和一些。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夜景,而办公桌上,除了惯常的文件和全息屏幕,还摆放着几张沈佳禾刚刚发来的照片——大凉山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沙漠绿洲顽强的生机。
沈佳禾坐在他对面,刚刚结束了对基金会近期工作的详细汇报,从项目进展、资金使用效率,到社会反响和面临的挑战,条理清晰,数据翔实,展现出远超其年龄的成熟和专业。
凌霄安静地听完,端起面前的清茶啜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看着沈佳禾,眼中带着欣赏和暖意。
"佳禾,你做得很好。"他由衷地赞叹道,"基金会的工作,不仅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很多人,改变了很多地方的面貌,也让外界看到了星辰科技更温暖、更有人情味的一面。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听到凌霄的肯定,沈佳禾一首略显紧绷的肩膀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带着一丝感慨说道:"其实,每次去项目地,看到那些孩子们的笑脸,看到当地环境一天天变好,听到那些朴实的感谢…我就觉得,做这些事情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回报了。当然,能为公司带来正面的影响,分担一些压力,我也很高兴。"
凌霄微微点头,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
"星辰的力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穿透力,"'启明'重新定义了移动终端,'星链'打破了网络边界,'幻界'开启了虚拟维度,'神农'叩响了生命科学的大门,'天行者'正在颠覆百年汽车工业…我们掌握的技术,拥有的资源,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开始让一些人感到不安和恐惧。"
他转过头,目光落在沈佳禾身上,带着一种战略性的考量:"商业上的成功需要无坚不摧的硬实力,但一个真正伟大的'帝国',想要行稳致远,还需要能够凝聚人心、赢得尊重的软实力——这包括公众的信任,社会的认可,以及我们自身必须承担的责任与道义。"
"基金会的工作,就像是为高速奔跑的星辰,披上了一层坚实而温暖的'光环'。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对冲那些因为扩张过快、技术过于超前而必然会产生的负面舆论和潜在敌意,更能向世界传递一种信号——星辰的力量,最终是向善的。"
凌霄的话语,让沈佳禾心中豁然开朗。
【他总是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她望着眼前这个似乎永远掌控着一切的男人,内心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敬佩,有理解,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依恋。【在他眼中,冰冷的商业帝国和温暖的慈善事业,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星辰的完整版图。而我,能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真好。】
汇报结束,沈佳禾整理好文件,起身准备离开。
"等一下,佳禾。"凌霄叫住了她,从桌面上拿起另一份看起来相当厚重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星火计划'下一阶段的详细规划。"凌霄说道,"我希望基金会能够更深度地参与进来,特别是在利用'幻界'VR技术,为下岗工人、残疾人士以及偏远地区青年提供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这需要你们和秦若霜那边,以及教育部门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沈佳禾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下目录,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惊讶和兴奋的光芒。将最前沿的VR技术应用于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进行精准的技能赋能…这无疑又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具社会价值和想象空间的宏大计划!
"我明白了,老板。我会尽快组织团队研究方案,拿出具体的执行计划。"她郑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干劲。
"去吧。"凌霄微笑着颔首。
沈佳禾转身离开了办公室。凌霄看着她充满活力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那片无垠的夜空,若有所思。
慈善与科技,责任与力量,光环与基石…将它们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出超越单一维度的协同效应,或许,这才是星辰帝国未来道路上,更深层次的布局所在。
新世纪的画卷,正在缓缓展开,而星辰的故事,远未结束。
(http://www.220book.com/book/PTJ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