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底,平壤城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寒意依旧弥漫在大街小巷。但随着开城银券换粮初见成效,以及战争债券概念的抛出,城中的气氛逐渐从战争的阴霾中挣脱,涌动着一股对未来的期待,尽管这期待之下,暗潮依旧汹涌。
林晏的营帐内,烛火摇曳。他正对着一张写满数字和图表的纸张沉思,手中的青铜算筹不时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在为这场艰难的财政布局打着节拍。桌上,是他精心规划的援朝战争债券发行细则,这细则里藏着稳定朝鲜局势、拖垮日本财政的关键。
这时,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一位年轻的官员挑帘而入,他是负责协助林晏推行债券的赵铭,一脸焦急之色。“林大人,大事不好!” 赵铭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咱们在城中宣传债券时,不少百姓都提出疑虑,说这债券虽好,可万一战事再起,朝廷拿什么偿还?还有些人受了流言蛊惑,说朝廷是在骗他们的银子。”
林晏抬起头,目光冷静而沉稳,示意赵铭坐下,“莫要慌张,这些情况我早有预料。百姓们心存疑虑是正常的,毕竟这债券对他们来说是个新事物,关乎身家积蓄,自然会谨慎。那些流言,想必是日军奸细或是心怀不轨之人故意散布,企图扰乱我们的计划。” 说着,他轻轻抚摸着青铜算筹上逐渐增多的刻痕,仿佛从这些刻痕中汲取着智慧与力量。
赵铭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可如今百姓们大多观望,愿意购买债券的人寥寥无几,这样下去,我们的财政计划怕是要受阻,平壤城的重建也难以顺利进行。”
林晏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样,你即刻召集城中的商户代表和德高望重的老者,明日在城中广场举行一场宣讲会,我要亲自向他们解释债券的好处和朝廷的诚意。” 赵铭领命而去,林晏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这债券的推行,不仅是一场经济博弈,更是一场人心的较量。
第二日,平壤城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商户们身着长袍,交头接耳,眼神中透着谨慎与好奇;老人们则手持拐杖,面容凝重,不时摇头叹气。林晏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身后是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绣着象征大明与朝鲜联盟的图案,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各位乡亲!” 林晏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广场上回荡,“这援朝战争债券,并非朝廷凭空索要大家的银子,而是为了让我们共同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大家想想,若没有足够的资金,如何修复被战火摧毁的房屋?如何开垦荒芜的农田?又如何让孩子们重新走进学堂?”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台下的百姓们渐渐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出来,“大人,您说的道理我们都懂,可这债券真能像您说的那样,到期还本付息吗?万一……” 老者没有把话说完,但众人都明白他的担忧。
林晏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着老者,“老人家,您的担忧我完全理解。这债券有大明和朝鲜两国的信誉做担保,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会记录在册,公之于众。而且,为了让大家放心,凡是购买债券的人,都可以凭借债券到指定的粮铺和商铺兑换物资,这是实实在在的保障。”
这时,一位年轻的商户也站出来说道:“大人,就算我们相信债券,可现在战事未平,生意也不好做,手中实在没有多余的银子购买啊。”
林晏早料到会有这样的问题,他从容不迫地回应道:“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我们推出了分期购买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多次缴纳银子购买债券。同时,朝廷也会对购买债券的商户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战事结束,平壤城恢复繁荣,大家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这债券带来的回报,远比眼前的付出要多得多。”
就在林晏耐心解答百姓疑问的时候,台下的人群中,有几个身影神色慌张,交头接耳,显得格格不入。这几人正是日军奸细,他们受丰臣秀吉的指使,企图破坏债券的发行。其中一个奸细低声说道:“不能让这债券顺利推行,否则我们的计划就全泡汤了!” 另一个奸细则恶狠狠地说:“找机会制造混乱,让百姓们对债券失去信心。”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己被暗中监视的锦衣卫察觉。锦衣卫百户王佐身着便服,隐藏在人群中,他向身旁的手下使了个眼色,手下会意,悄悄向奸细们靠近。
宣讲会继续进行,林晏的话语渐渐消除了百姓们的疑虑,一些人开始露出心动的神色。就在这时,那几个奸细突然发难,其中一人高喊:“这债券就是个骗局!朝廷根本还不起钱!” 说着,便要冲上台去。
王佐见状,立刻飞身而出,一个箭步上前,将那奸细扑倒在地。其他奸细见状,纷纷抽出匕首,企图反抗。但锦衣卫训练有素,很快便将他们制服。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一时间,广场上一片混乱。
林晏见状,大声说道:“乡亲们莫慌!这些人是日军奸细,妄图破坏我们的重建计划。这恰恰证明了,债券的发行让日军感到害怕了,因为他们知道,这债券将成为我们战胜他们的有力武器!” 百姓们听了林晏的话,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转而对日军奸细充满了愤怒。
经过一番波折,宣讲会最终取得了成效。越来越多的百姓表示愿意购买债券,一些商户也纷纷响应,当场就签订了购买协议。林晏望着台下踊跃的人群,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而在日军的军营中,丰臣秀吉得知奸细行动失败,债券发行即将步入正轨,气得暴跳如雷。“明军这是要从根本上断了我们的后路!” 他咬牙切齿地说,“传我命令,加大对明军补给线的袭击力度,务必破坏他们的物资运输,让他们的债券成为一张废纸!”
在平壤城的另一边,李如松也在为债券的推行保驾护航。他派出精锐部队,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巡逻,防止日军的偷袭。同时,他还亲自到军营中,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弟兄们,这债券是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百姓们的投资,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决心!”
随着债券的逐渐发行,平壤城的重建工作也正式拉开帷幕。工地上,百姓们齐心协力,搬运砖石、修建房屋;农田里,农民们开始翻耕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而那象征着财政力量的债券,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大明、朝鲜以及每一个参与重建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林晏深知,债券的发行只是这场货币战争中的一个环节,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他毫不退缩,手中的青铜算筹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那是智慧与勇气的象征。在这场战争与财政交织的较量中,他将继续用自己的谋略和决心,为大明和朝鲜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而翡翠带钩所代表的权力与利益联结,也将在这场风云变幻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见证着这场宏大历史叙事的每一个波澜壮阔的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PVZ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