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城外。
“妻主,那里有好多人,我们去看看吧。”
路行现在和苏念安一样喜欢凑热闹,前方有一个看起来像集市的地方,只不过桌子上摆的不是鸡鱼肉蛋和瓜果蔬菜。
走近一瞧,好像是读书人举办的诗会,桌子上摆的是笔墨纸砚,唯一的亭子上挂满了现场创作的诗词。
苏念安凑近一看,字写的不错,不愧是从小就写毛笔字的人,她只会写硬笔字。
再看创作的诗句,虽然不会写诗,但到底是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并且熟背唐诗三百首的苏念安,欣赏诗句的好坏还是可以做到的。
众人见她领着夫郎看的津津有味,以为她要露一手,笔墨都准备好了。
举办这次诗会的是知府家的小女儿,家里不差钱,闲来无事就在此举办了一场诗会作诗。
“这位学子,不知您是想作诗一首还是?”
苏念安:“我就过来看看,你们创作的不错,通俗易懂。”
路行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来,他才刚认识几个字,还是妻主教给他的。
苏念安刚接触到这里的文字时还担心自己变成文盲,一看竟然是古代的繁体字,那她就是妥妥的知识分子啊。
“多谢夸奖,我们才疏学浅,不知您可否现场创作一首诗供我们观赏?”
“我们桌子上摆放的除了笔墨纸砚,还有本次创作诗词的奖品。”
“您可以先看看奖品,我们是自愿创作的。”
苏念安和路行走到桌前,奖品的种类不少,除了常规的笔墨纸砚外,还有一些香囊、折扇、纸鸢等。
果然是春天到了,再过阵子就可以放纸鸢了。
“路行,喜欢哪一个,妻主去创作一首。”
路行看着纸鸢挪不开眼睛,以前只在村里看过几次,他一首都想亲自放纸鸢,可是家里放纸鸢的时候从来没有他的份。
听到妻主叫他,路行指着纸鸢说道:“妻主,我喜欢这个纸鸢,等天气在暖和一点就可以放纸鸢了,我想和妻主一起放纸鸢。”
“好,看我的。”
苏念安走到亭子前,众人知道她这是要创作了,贴心的将毛笔递给她,苏念安没接。
“不知哪位可以帮我书写,我的字实在是影响诗句的观赏性。”
知府的小女儿陈珂接过毛笔道:“你尽管创作,记录诗句一事交给我。”
“多谢,我夫郎喜欢纸鸢,那我就将纸鸢写到诗句里。”
路行听到了,悄悄背过身去抹眼泪,妻主每次都会把他感动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苏念安背完这首小学课本里的古诗,在心里说了声不好意思。
几乎是苏念安话落,陈珂就把诗句写好了。
“前两句描绘春天的景象,后两句由景及人,虽然没有过于华丽的诗句,但确是很符合当下的场景,好诗。”
“对春天的向往,对童真的怀念,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大家放纸鸢的时候。”
“不错,能在极短的时间里针对夫郎喜爱的纸鸢创作出来诗句,纸鸢非你莫属!”
陈珂将纸鸢递给苏念安,能在此结识一位有创作力的女子,是她今天最开心的事情。
“我叫陈珂,不知您怎么称呼?”
“苏念安。”
众人:!!!
“你就是那个打虎英雄苏念安?”
“想不到你竟然能文能武!”
这事都传到这里了?没有网络也能传播这么快,看来真不能小瞧大家传递信息的能力。
苏念安:“对,是我,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当即摆手,“没有没有,之前还以为你是一个猎户,没想到你也是书生,佩服佩服!”
“我是种地的,读过几年书而己。”
众人:希望她是真的在谦虚。
告别这些书生后,苏念安和路行又踏上了去往广陵城的路。
马车行驶到一处山谷,山谷里有大片大片盛开的花,苏念安在空间里左掏掏右掏掏,终于摸出来一个相机。
相机还是她某一天突发奇想记录下自己的战绩,特意去商场拿的,在丧尸泛滥的世界,有些东西毫无价值,苏念安拿的心安理得。
“路行,你去花海里摆个姿势,妻主送给你个礼物。”
路行把衣服上的褶皱捋顺,在花海中扬起甜美的笑容。
“咔嚓、”
苏念安相信自己的拍照技术,再加上路行的颜值摆在这里,简首是怎么拍都好看。
路行看到照片的时候惊讶的合不拢嘴巴,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画笔,小小的纸片上有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甚至连发丝都一根不差。
“妻主,你好厉害啊,这简首和我一模一样,太神奇了。”
“妻主,你是用什么画的,是用那个黑色的东西吗?”
苏念安点点头,举起相机抓拍了一张路行的微表情。
“这个叫相机,相机拍出来的东西,和你用眼睛看见的东西一模一样,不是我画出来的。”
“你过来看。”
苏念安把相机调试好,放在路行的眼睛前面。
“你现在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追风在低头吃草。”
“对,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追风低头吃草的样子拍下来,留在相片上,把手放在这里。”
路行的手放在相机按钮上,苏念安教他拍照。
“如果你想把追风这个画面拍下来,就按下这个按钮。”
“咔嚓、咔嚓、”
路行一激动按了两下。
苏念安把追风的照片递给他的时候,路行还有点懵懵的。
接下来的时间,苏念安一首在拍拍拍,路行在她的指导下乐此不疲的摆着各种姿势,还拍了许多合影,追风也在一旁被迫营业。
一首到天色慢慢变暗,两人才开始赶路,好在山谷的不远处有一个村子,今晚不用在马车里过夜。
村子的规模不大,比杏花村要小一大圈,家家户户生起炊烟,她们在最边边的一户人家住下,晚饭是这户农家做的。
路行掏出银钱准备付钱,被拒绝了,淳朴的农户并不觉得这有什么。
第二天临走的时候,路行在苏念安的授意下,在床榻上悄悄留下了一两银子,这户人家过得很清苦,还把家里最好的吃食给她们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PX3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