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彦生安排好三人做事,便到处转转,来到老宅冷冷清清的,信不走到后院,见槐花正在教顾彦妮做女红,两人看见顾彦生来了赶忙起身心里,口里都在说:“见过老爷。”
顾彦生笑着说道:“怎么了彦妮?你怎还跟着叫老爷啊?该叫哥哥了。”
顾彦妮腼腆的叫了声:“哥哥!”
“你们在绣花呀?绣的怎么样给我看看嘛!”
两人将绣的东西递给顾彦生,顾彦生也看不懂,但是一个劲的夸很不错,很好。夸的两女很是不好意思。
反正闲着也没有什么事情,顾彦生就想和赵妮好好聊聊,既然人做了妹妹,还是要了解一下,另外多聊聊也能彼此熟悉,免得下次见面又是“老爷、老爷”的称呼。
“彦妮呀,能给哥哥说说你和赵四以前的事情不。”
赵妮扭捏了一下说道:“也没什么好说,就是娘去世后,我和哥哥一起生活,哥哥很小就在顾氏酒铺做活。”
“听说你们来到镇上只有你、你哥和你母亲,你爹爹呢?”
赵妮想了很久才说道:“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爹爹,只是跟着母亲,一开始还是有很多人一起向这边来的, 后来很多人都没了,到了镇上只有我们一家三口了。”
“没了?是饿死了吗?”
“不是,就是晚上人还在,第二天睡醒后其他人就会少很多,也有可能都是各奔东西了吧!”
“也有可能, 那你还记得你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
赵妮又是想了很久才说道:“不记得了,只记得娘说在北边。”
看来是早年战乱或者其他什么天灾造成的,也是苦命人啊,那就让我这个苦命人给她一些照顾吧,顾彦生心里想着。
突然赵妮说道:“不过娘死之前给我我和哥哥一人一块玉佩,说是以后长大了可以凭着玉佩知道我们自已的身世。”
“哦?那怎么没在你哥哥身上看见什么玉佩呀。”
“哥哥的玉佩在我这里保管着的,你等一下我拿给你看看。”说着赵妮起身去屋里找去了。
看着赵妮递过来的玉佩,墨绿色、椭圆型、左右五公分,上下十公分的样子,很是古朴,但是上面的雕刻引起了顾彦生的兴趣,雕刻着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背面篆刻着一个赵字。看来应该是个大家族,只是为什么大家族也会迁徙逃荒呢?一时之间顾彦生也想不明白。
看着顾彦生拿着玉佩发呆,赵妮以为顾彦生喜欢这玉佩呢,于是说道:“哥哥,这个玉佩就送给你吧。”
顾彦生回过神来说道:“这是你娘留给你们兄妹的,我不能要。”
赵妮说道:“你也说了是留给我们兄妹的,现在哥哥没了,你又做了我的哥哥,那这块玉佩理应给你。”
看着赵妮渴求似的目光,顾彦生怕赵妮有其他什么误会于是就说道:“行,那我就收下了。”让顾彦生没有想到的是,这块玉佩后来救了他一命,这是后话现在先不说。
手里把玩着玉佩顾彦生问道:“妹妹以前读过书没有?”
赵妮说道:“没有读过书,不过以前娘在的时候教过我和哥哥认字,算账这些。”
“那明天我安排你去读书好不好?”
赵妮先是欣喜后又担心的问道:“但是我听说书院都是男孩子,不收女子的。”
顾彦生说道:“那是书院,不过我们可以去私家的学馆去,我记得李夫子家里就开了女学馆,刚好我也好久没去拜访他了,明天就带你过去。”
赵妮欣喜说道:“一切都凭哥哥做主。不过哥哥能不能也教我武术啊?我也想学几招防身。”
“嗯,可以以后每天早上你早点起来随我练习,至于读书这边,再从家里的仆人当中,选一个负责给你驾车,每天送你去夫子家里。”
槐花说道:“那就叫阿旺去吧,他人很机灵的。”
顾彦生看向赵妮问道:“妹妹以为呢?”
赵妮说道:“可以的,就不知道他会不会赶车。”
顾彦生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如果不会,就让他学学,槐花以后你和阿旺就陪着小姐上下学,一定要把小姐照顾好了。”
槐花赶忙称是。
离开后院,顾彦生又来到账房,此时周中、周平正在整理账簿。
“怎么样?账算清楚了没?”
周中说道:“禀姑爷,所有的账目都已经理清,账面上和银票都对的起,只是现银少了一千两。”
“哦?先前现银时由徐氏掌管的才少这么点?”
周中、周平听后一脑门黑箱,感情你还嫌少的不多呀!
“那现在咱们总共有钱多少?”
周中拿过账本看了看说道:“目前总共银票是六万一千贰佰两,现银是五千一百两。”
顾彦生想了想说道:“好的,以后你这边留钱不会要超过一万两,其他的先放入库房,以后用钱都从你这里支取,进钱我让唐全也都交到你这里,手里钱不够了给我说,我在给你,手里钱超过了一万两,你就交给我我放入库房,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以后你就都交给你们家二小姐。”
周中、周平两人说道:“好的姑爷。”
顾彦生继续说道:“以后周中你就管总账和老宅的开支,周平你去酒坊管那边的开支,收钱你不管,酒坊的所有收入,由唐全管,他那边收到钱必须当天就要交到周中这里。以后实行收支两条线,方便的时候有以后老宅这边再找一个先生专门负责开支的,这样最后都汇总到周中这里。”
顾彦生又看了看两人做的账本,于是想到在另一时空看见店里会计做的账,虽然现在没有电脑,但是还是有许多地方可以借鉴的。
于是顾彦生找出一些白纸,将另一时空的阿拉伯数字和这个时空的数字对应着写出来,交代周中、周平以后可以用这种数字做账,前期可以对应着做两本,看看那种更省事快捷,然后选一种,作为穿越而来的人顾彦生肯定认为原时空的方法比较好,但是周中、周平不一定就认为好,所以先让他们试试。另外顾彦生要求周中,收支一定不能做在一本账本上,要分开,这样到月底对账的时候,才能检验出有没有错漏的地方,当然最主要的是漏账,因为账目比较繁杂,漏报、漏记都很正常。
(http://www.220book.com/book/Q6D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