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4章 转进千里

小说: 关山客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关山客 http://www.220book.com/book/QB8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关山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施琅访来的这五个朝鲜人都是皮岛对岸,朝鲜国义州、铁山郡一带的人士。早年他们为躲避战火,随辽民们一起结伴浮海来到东江镇的,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十几年。

听到明军要找他们当向导,绕道朝鲜,几人都很是犹豫。当年朝鲜境内,被满洲人烧成了一片白地,他们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心中很是担忧此去会不会遇到凶恶的鞑子。不过到最后,还是被施琅开出的高昂赏金打动,最终决定充任明军向导,深入中朝边境腹地。

施琅、周大彪等人大喜,有了朝鲜向导,明军至少不会抓瞎了。

此后一连几天,施琅等人一面令将士们休整,一面为远征军准备给养物资。水师给养船上的大米、腌肉、鱼干等物资还有很多,但这次奔袭距离超过千里,将士们肯定不可能带着这些瓶瓶罐罐上路,必须统一制作成容易携带的干粮才成。

于是岛上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炒米运动,一袋又一袋的大米被火头军们炒成了干米子,然后进行压缩,尽可能的让将士们多携带一点。这些炒米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为将士们补充体力,里面加入了粗盐,能够为士兵们补充流失的盐分。

还有大量的绑腿布被伙夫们用醋浸湿后,进行晾晒。这是为了等士兵们有需要的时候,只需将绑腿浸入水中,就能在野外得到一碗难得的醋水,只不过这其中可能还会有点其他感人的味道存在.......另外还有一些轻量的肉脯、鱼干等,被切割成小块,以方便军汉们进行携带,岛上忙得一片热火朝天。

这次超远程奔袭任务,途经的地区,大多是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所以部队的负重一定要以轻便为主。

为了适应任务需求,减轻士兵的行军负担,周大彪对远征军的军械装具进行了相应精简。在甲胄方面,将士们常用的肩甲、披膊、腿裙等组件被全部裁去,仅保留了胸背甲,飞碟盔也被范阳笠替代;武器方面,长枪、偃月刀、钩镰枪等三米以上的长兵器被全部放弃,士兵们改用一米八以下的短矛、腰刀、小斧组合,兼顾行军开路与战场杀敌。另外弓箭手还被勒令减少箭囊容量,每人仅被允许携带十五支箭矢,火铳兵则只能携带三十发铅弹,佛郎机、虎蹲炮等所有火炮也被全部放弃。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平均每名士兵被减重达三十斤以上,最大限度的减轻了士兵们的负担,行军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经过施琅、周大彪等将领们长达十日的精心准备,远征军将士终于在八月初十的这天夜里,扬帆启航。

破虏军将士们在五十艘水师战船的护卫下,乘坐兵船,浩浩荡荡的向对岸朝鲜半岛驶去。清军在海上的力量极弱无比,再加上这又是在朝鲜境内的夜间航行,威孚水师的行踪根本没人发现。

半个时辰后,水师抵达朝鲜平安道铁山郡,然后船队转入鸭绿江口支汊,最终在义州城南约十里处的白马滩停航。这里再往江上走,将有清军哨卡,若是贸然冲卡,明军将有行踪暴露的风险,于是周大彪当即命令全军将士于此处开始登陆。

夜幕之下,天色浓郁的像墨水一样化不开。

临别之际,施琅脸上挂起了一抹少见的恭敬之色,他率先抱拳施礼,说道:“彪兄,季兄,吾等弟兄只能送行至此。此行山重水远,祝君一切顺利!”

周大彪和季什哈两人郑重回礼,随后转身下了小船,朝着人流涌动的白马滩去了......

破虏军在白马滩登陆以后,在朝鲜向导的指引下,旋即趁着夜色绕开义州城,上了官道,往北方一路疾驰而去。得益于战前准备充分,将士们的行军速度远超从前,再加上此次都是在敌国境内潜行,军汉们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尽皆迈开两只铁脚板,往前一路蹬蹬。至天亮时分,破虏军己经走出了义州地界,进入了朔州境内。

朝鲜国此时名义上己经臣服清朝,此时再大摇大摆的在官道上行军己然不妥。为了规避清军探子和朝鲜耳目,周大彪选择了一头扎入了狼山密林。

狼山密林里藤蔓如网,晨露把枝叶压得低垂,沾湿了破虏军士兵的粗麻军服。周大彪按着腰间腰刀,紧跟在朝鲜向导朴老栓身后,听他用略带口音的汉话提醒:“将军,这林子里多岔路,走错一步就是沼泽,八旗探子常藏在树顶望风。”

话音刚落,在前面探路的明军“夜不收”突然停步,举起短矛示意前方有动静。后面的明军队伍瞬间层层隐蔽。

在山路的下方,只见三两个穿青布号服的清军探子,正蹲在溪边磨刀,马背上还挂着刚抢来的朝鲜农户的腌菜罐。

朴老栓扯了扯周大彪的衣袖,指向侧面一道窄沟:“从这儿绕,能绕到他们身后。”周大彪点头,抽出三支短箭递给出身猎户的亲兵,亲兵会意,猫着腰钻进沟里,片刻后便传来两声闷哼。等破虏军摸过去时,探子己被捂住嘴按在泥里,仅留一人被揪着衣领问话。

清军探子早就被吓破了胆,他怎么也没想到林子里居然藏着这么多明军。在明军的刑讯下,探子供出密林外面的山道前方二十里,有清军驿站驻兵五十,专查过往行人。

周大彪当即下令:“弃山道,走山涧!”。

溪涧小路更加艰辛难走,水刚没脚踝,冰凉的水流顺着军靴缝往里钻,军汉们却顾不上哆嗦,踩着光滑的鹅卵石疾行。有个年轻火铳兵脚一滑摔进水里,背上的火铳溅了泥,他爬起来抹把脸,紧跑两步跟上队伍,嘴里还念叨着“掉血掉肉不掉队!”。

朴老栓在前面引着路,时不时折断几根带红缨的灌木做记号。三日后,队伍终于钻出密林,在明军将士们的面前,是朔州城外的开阔坡地。周大彪望着远处隐约的驿站炊烟,低声传令:“歇半个时辰,吃口干粮就走,天黑前必须扎进咸镜道的老林里!”。

军汉们席地而坐,掏出油纸包着的炒面,就着山涧水吞咽,没人多说一句话,只偶尔传来几声啃干粮的脆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QB8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关山客 http://www.220book.com/book/QB8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