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庄的规模逐渐扩大,唐瑶和凌昊的农庄在周围村落间也声名鹊起,不少村民前来观摩学习,甚至有人提出想要加入农庄的队伍。唐瑶深知,要想长久地发展农庄,不能仅仅依靠自已和村民的劳作,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稳定的销路,将丰收的作物带到更广阔的市场。
这一天,唐瑶决定带着一筐新收的红薯和豆子去镇上,看看能否打开销路。她和凌昊挑了一大早动身,路上还带了些新鲜的土豆和香甜的桃子,希望能吸引商人的兴趣。
到了镇上,市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类小贩吆喝着叫卖,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新鲜的蔬果和家禽。唐瑶和凌昊找了一个空位,简单地铺开一块布,把带来的蔬菜水果摆放整齐。
不一会儿,就有几个路过的行人被这新鲜的红薯和豆子吸引住了,停下来打量着摊位。
一位妇人走上前来,挑起一块红薯,看了看,满意地说道:“这红薯看着真新鲜啊!姑娘,这红薯是哪里种的?瞧着比一般的要大一些呢。”
唐瑶微笑着回答道:“大娘,这红薯是我们自已农庄种的。我们在种植时用了特殊的方法,不仅红薯更,还比一般的更香甜,您可以试试。”
那妇人闻言,有些好奇地掰了一小块放在嘴里,果然觉得香甜软糯,忍不住点头夸赞:“确实好吃!我买上几斤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说着便挑了几块大的,装进了自已的布袋里。
一旁的摊贩小贾看到唐瑶的红薯如此受欢迎,忍不住凑了过来,开口问道:“姑娘,能不能和我说说这红薯是怎么种出来的?还有这些豆子,个个都结实,长势真好啊!”
唐瑶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些豆子和红薯都是我们农庄精心栽培的,每块地都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保持土壤肥力。这也是我们农庄的新尝试。”
小贾听得两眼放光,连忙问道:“那你们以后还会来卖这些新鲜的菜吗?如果数量够,我可以跟你们签个长期供货协议,这样我们也不愁蔬菜供应不稳。”
唐瑶闻言,心中一喜,觉得这正是一个打开销路的机会。
小贾继续说道:“姑娘,咱们合作有个好处就是,我这摊位在镇上常年经营,来往的客人不少,只要你们保证供货的稳定,我们可以长期合作。”
凌昊见状,微微点头,低声对唐瑶说道:“小贾是镇上有名的菜贩子,他的摊位客流量大,能和他合作,对我们确实有利。”
唐瑶心思一转,立刻对小贾说道:“小贾哥,既然您看中我们的作物,那不如定下个数量,我们按约定的数量定期送货。至于价格上,我也会给您一个优惠,让您能赚到更多。”
小贾思索了一会儿,问道:“那不知你们每次能送多少?我这摊位上,每次得至少要二十斤红薯、二十斤豆子,还有一些时令水果,才能够卖一整天。”
唐瑶仔细估算了一下,觉得这个数量对于农庄的产量来说,并不难以实现,于是答道:“二十斤不成问题,不过若是以后需求增大,还请您提前告诉我们,我们也好安排人手和产量。”
小贾满意地点点头:“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会定期支付你们货款,也不会拖欠。姑娘,你这生意头脑可真厉害,想必将来这农庄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唐瑶与小贾敲定了交易的细节后,双方握手言和。她和凌昊内心都充满了喜悦,农庄的销路终于有了初步的着落。
回到村里后,唐瑶立刻召集村民们,宣布了与小贾达成的合作关系。她根据农庄的现有作物产量,将各项任务分配给大家。
唐瑶指着一张新的记录表说道:“以后我们每五天就要向镇上送一次货,包括二十斤红薯、二十斤豆子和一些水果。我们需要一队人负责采摘,另一队人负责打包,再派两个人每次负责送货。”
王婶听了,眼中闪着光:“太好了!我们农庄的东西能卖到镇上去,这可是大事啊!”
李大叔也满心激动:“是啊,镇上的人多,若是大家都认可我们的作物,那咱们农庄的收入岂不是要翻倍了?”
唐瑶笑着点头:“正是如此。所以以后,我们还得更加努力,不仅要保证产量,还要保证质量。大家一起干,今后赚到的银子我们一起分!”
村民们纷纷点头答应,个个脸上都露出期待的神色。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经济上的突破,更是生活中的新希望。
夜深了,唐瑶和凌昊坐在农庄院子里,望着星空下的新田地,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凌昊突然开口道:“瑶儿,这次镇上之行让我想到一件事。镇上许多富户家里常常会宴请宾客,若是我们农庄能够和那些酒楼合作,直接供应蔬菜,那岂不是更稳定?”
唐瑶思索片刻,觉得凌昊的提议很有道理:“确实如此。酒楼的需求量大而稳定,若能与他们合作,我们的收益会更加稳定,还能进一步扩大规模。”
凌昊点头:“而且,若是我们能种出更独特的作物,比如一些稀罕的瓜果,说不定还会更受酒楼欢迎。”
唐瑶被他的想法激发了灵感,微笑着说道:“我们可以试试种一些香草之类的作物,比如薄荷、香菜等,不仅能作为调味品,还可以拿来制茶。镇上的酒楼、茶铺都可能会有需求。”
凌昊眼神中透出坚定,握住了唐瑶的手:“瑶儿,我相信有你在,这农庄一定会越来越好。你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世界,让大家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
唐瑶握紧了他的手,温柔地说:“我们会一起努力,把这片农庄打造成一个富饶的家园。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已,也是为了村里每一个人。”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了农庄的田野,唐瑶和凌昊站在田埂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经过商议,他们决定下一步要联系镇上的酒楼和茶铺,将农庄的作物扩展至更多的市场。
这不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银子,也是为了让整个村子都受益。农庄的成功已经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他们不再只是种地谋生,而是开始憧憬起更美好的生活。
唐瑶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将来遇到多少困难,她都会坚持下去,将这个农庄打造成真正的乐土,为村民们带来更光明的未来。
唐瑶和凌昊决定要联系镇上的酒楼,扩大农庄的销路。经过几天的精心筹备,他们挑选了一些最优质的蔬菜和果子,还带上了自已调配的香草茶,希望能够吸引酒楼老板的兴趣。
两人起了个大早,挑上篮子,沿着青石小路赶往镇上。这次,他们决定先去镇上最大的酒楼“聚仙楼”,听闻聚仙楼生意兴隆,常年备有各类珍馐美味,也常常需要新鲜的瓜果蔬菜。
到了聚仙楼,唐瑶和凌昊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装,便走了进去。迎面便见一位穿着考究的小厮走上前来。
“小二哥,请问你们掌柜的在吗?”唐瑶微笑着问道。
小二打量了两人一眼,见他们虽然穿着朴素,但举止得体,便点头道:“两位稍等,我这就去通报。”不一会儿,小二便引着两人来到二楼的雅间,掌柜的坐在桌前等候。
掌柜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眼神锐利,举止干练。他见到唐瑶和凌昊,眉头微皱,淡淡问道:“两位是有何贵干?”
唐瑶不慌不忙,微微一笑:“掌柜的,我们是乡下农庄的农户,听闻贵酒楼每日需求新鲜的瓜果蔬菜,特地带了一些我们农庄自产的作物,想请掌柜的品鉴一二。”
掌柜的微微点头,见她话语得体,便示意她将篮子打开。唐瑶轻轻掀开盖布,里面的红薯、土豆、香草整齐地摆放着,色泽鲜亮,看上去非常。
掌柜的稍有些意外,拿起一根红薯仔细端详,轻轻闻了闻,露出满意的神色:“这红薯确实不错,看样子也够新鲜,姑娘你们的农庄在哪儿?这作物种得可比一般的好啊!”
唐瑶笑着答道:“我们农庄在靠山的村子里,远离镇上的喧嚣,土地肥沃,水源清澈,所以种出来的作物格外香甜。”
掌柜的叫来小二,吩咐道:“将这红薯洗净蒸熟,让我尝尝味道。”小二应声离去,不一会儿便端来热气腾腾的蒸红薯,香气扑鼻。
掌柜的切下一小块,细细品尝,忍不住点头赞道:“这红薯果真香糯,甜中带着清香,比一般的红薯确实不同。”他转头看向唐瑶,露出一丝兴趣,“姑娘,你们的红薯还有多少?若是质量都这般优良,我聚仙楼倒是愿意长期采购。”
唐瑶心中一喜,知道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连忙答道:“掌柜的,我们的农庄虽然规模不大,但如今已种了不少红薯、豆子、土豆等作物。只要贵酒楼有需要,我们可以按时送货。”
掌柜的略作沉思,问道:“每月供多少?价格怎么算?”
凌昊见状,略带紧张地看向唐瑶。唐瑶却镇定自若,淡定地回答:“掌柜的,我们初步计划每月供应五十斤红薯、三十斤豆子和一些时令水果。至于价格嘛,比市面价稍高一些,但我们会保证新鲜、质量优良。”
掌柜的思索片刻,觉得合理,便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签下一个月的供货协议。若果真如姑娘所言,往后可再加大数量。”
唐瑶和凌昊与掌柜的商议好细节后,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唐瑶心中暗自庆幸自已的细致和冷静为他们赢得了机会。临走前,掌柜的还试喝了她带的香草茶,对其清香的味道表示赞赏,甚至提议若能大批供应香草茶,酒楼也愿意长期合作。
回到农庄后,唐瑶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大家。村民们听闻以后,一个个喜不自禁,纷纷表示愿意加紧干活,以保证产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唐瑶和凌昊带领村民们重新规划了田地,将一些田地专门用来种植红薯、土豆等供给聚仙楼的作物。凌昊还特意和几位种植经验丰富的村民商量,如何合理地安排作物轮换,以保持土地的肥力。
为了保证每次送货的品质,唐瑶还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流程,每次送往镇上的作物都需经过她亲自检查,确保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了起来,他们每天早起下地,忙得不亦乐乎。农庄里人来人往,越来越有活力。凌昊也时常带领一些年轻的村民改良种植方法,提高产量和效率。整个农庄的氛围欣欣向荣,逐渐朝着规模化的小型农庄发展。
(http://www.220book.com/book/QQK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