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书生

小说: 黄粱城   作者:任欢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黄粱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QYB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宋老头口中的孙女,是个孝顺聪慧的。

那时宋老头说他孙女是十里八乡的美人儿,他还不信呢。如今看看,何止十里八乡,便是整个黄粱城也找不出这样出挑的。

乱世之中,女娃儿生了个好相貌,实在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女娃儿也算有些福气,虽然父母早亡,但家中祖父对她极好,自幼便捧在掌心,如珠如宝一样宠大。

他们村有个男娃娃,宋老头说,他这辈子没见过那样有天赋的读书人。

那男娃脑子灵活,书上的东西过目不忘,瞧了便会。

宋老头说,那孩子是个读书的料子,只可惜家中困苦,亲娘过世,孩子父亲再娶之后,待他十分不好,以至于根本无人托举,让他读书识字。

“你阿爷,是世上难得一见的好人。”

想到宋老头讲述自已如何将那男娃接回家照顾,细心教导的事,金瞎子忍不住感叹一句。

那孩子也是个上进的,宋老头不忍浪费他的天赋,去寻了孩子父亲。

他为两个孩子说了亲事,这隐娘也就有了未婚夫婿。

后面的故事,就如话本子里头讲述的一样,男娃读书识字,上京考取功名。

女娃儿在家学针黹女红,期盼夫婿高中,来日相夫教子。

想到后面的事,金瞎子心头一软:“我欠你阿爷好些个人情,往后你若遇见什么困难,尽管来寻我。

“就当我还你阿爷人情了。”

隐娘摇头:“哪敢劳烦您老?我这做小辈的,应多照顾您才是。”

金瞎子看着隐娘,心中叹息。

若真按戏台上演着的,这女娃早该成为官家夫人了。只可惜人心难测,这世上终是好事不多,好人不多。

金瞎子至今还能想起,宋老头提起那负心人时的表情。

眉目狰狞,双眼猩红。

一张和善面容,每每说到那人,都如索命恶鬼一般狞厉凶恶。

若故事到此,那也不过是女子遇见世间普通负心人罢了,可那人恶就恶在有了功名后,将苛待他多年的生父后母接入上京颐养天年。

却将全力托举他的未婚妻子狠心抛弃,并让位高权重的岳家下人,将无依无靠的隐娘,送入娼门。

他活了这么多年,再清楚不过这当中的险恶用心。

那男子岳家用心狠毒,若隐娘一家身死,经年以后定会成为他心头的一根刺。

说不得他会想起年幼青梅,怀念二人两小无猜的情意,转而记恨起自已岳家,埋下暗雷。

可将隐娘送入娼门,就犹如娇花凋零,又落泥淖,经久之后,只余脏污满身。

那时候,已站至高位的男子,只会对这样的“故人”,避如蛇蝎。

看到隐娘,金瞎子仿佛又听见了宋老头撕心裂肺的哭声。

他们这等年岁,恸哭一场真真能要了半条老命。

“老夫正值壮年,不需要你这小丫头照顾。”

金瞎子看着隐娘,又想起倒在血泊中,早已僵硬的宋老头,终是忍不住再次叹息。

隐娘闻言浅浅一笑,出城失败的气急和忧虑,被遇见祖父故旧所抚平。

可一口气还未喘匀,就听庙里有人大喊:“就是歇在观音像旁边的那个书生,黄粱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黄粱城最新章节随便看!也不知是不是读书读得迂了,这时候闹了起来。”

“他去哪里闹了?”

“城主府呀,不然还能是哪里?我回来的时候,城主府前围满了人,那书生怕是没个好死咯。”

“这书生,到底没想开。”

金瞎子一听,忍不住啧啧两声:“这书生是个傻的,与孟钰对着闹,能有什么好处?”

“总要有人站出来。”

李舒来道:“把人如牲口一般圈在城中,早晚会有牵头之人站出来,书生虽是第一个,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将一个破旧棉帽戴在头上,李舒来丢下一句我前去看看便大步离去。

金瞎子三人本也无事,见状跟了上去。

城主府位于黄粱城最东边的位置,城中主路直通城主府大门,孟氏家徽悬挂在高墙之上,所有人经过此处,必会抬头仰望。

而如今,城主府门口围了许多百姓。

瘦骨伶仃的中年书生将一尘不染的箱笼举在头顶,站得笔直。

寒风吹过,上头写着奉旨赶考的小旗,呼啦啦作响。

“我乃元和六年丙子科举人,郭文昌。

“城主私关城门,以致百姓无故被困城中,实乃荒谬之行。

“我等学子寒窗苦读、青灯黄卷数十载,只为赴京赶考,一展抱负。如今因一人之私,关闭城门,生生断百姓生路,学子前途、商贾财路。”

“黄粱城中,商不能贸,农不得耕,工不得作,你关的不是一扇门,你绝的是百姓的命呐!”

“这城里,多是清苦贫瘠的百姓,只因适逢朝岁节想赚取几个铜子儿糊口罢了。

“可因你一已之私,令城中无吃无喝,不过短短四日,粗粮大饼便长到了十几文一个。

“十几文……十几文!寻常一斤猪肉也不过二十文,三十文足可以买一只活鸭。

“可就算是猪、鸭,也是许多百姓终年吃不上一口之物!如今呐,你还让城里百姓怎么活?

“这城门,关闭四日足以了,再关下去,必会引起大乱。

“今日我在此恳请少城主,聆听城中的哀怨之声,将城门打开,放百姓出此困境。

“万万不要让黄粱城,变做一座‘死’城!”

几日来郭文昌只吃过一些粗粮果腹,几句话说完,他手上力气渐弱,头顶的箱笼也摇摇欲坠。

将装满“圣贤书”的箱笼轻轻放在地上,郭文昌眼中热泪奔涌。

乡亲们给他筹的盘缠还放在其中,沉到他觉得坠手,抬不起半分。

“少城主,将城门打开吧,您不可置万民于不顾啊!”

一刀纸,一块墨,他苦读数十载,花费巨数,那些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

乱世中,举一村之力,供养一个书生,所为的也不过是希望他可高中,为天下苍生,为百姓谋点点福祉。

让村中乡亲,有粮可食,有衣可穿。

郭文昌知道,以自已的才学,即便到了上京也未必会高中,可……

可他能接受落榜,却万万接受不了因为一个如此草率、无耻的原因,将前程断送。

“少城主,将城门打……”

郭文昌话未说完,众人便听一道刺耳锐鸣。

破空之声响起后,一道利箭直奔他面门而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QY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黄粱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QYB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