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的盛夏,蝉鸣聒噪。
北大校园一片狼藉。
教学楼的外墙上贴满了大字报,玻璃碎了一地。
几个戴红袖章的学生正在焚烧书籍,黑烟滚滚首上云霄。
苏振站在文化站的台阶上,看着街道办的人一车一车往外拉书。
那些泛黄的、带着墨香的书籍被粗暴地扔上卡车,像垃圾一样堆叠在一起。
孙婉兮站在他身边,手指紧紧攥着他的衣袖。
"《红楼梦》《水浒传》……这些都要收走?"
她声音发颤。
戴着红袖章的年轻人头也不抬,
"封建糟粕,一律销毁。"
苏振不动声色地捏了捏她的手心,低声道,
"别说话。"
人群中有个女学生突然指着书架最上层:"那里还有一本!"
苏振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心头猛地一跳——那是一本《牛虻》,书的扉页上有孙婉兮的亲笔签名。
结婚时,他特意托人从上海买来的。
红袖章己经搬来了梯子。
"同志,"苏振突然上前一步,从兜里掏出包大前门香烟塞过去,"这大热天的,抽根烟歇会儿?"
年轻人瞥了眼香烟,神色稍霁,
"你是?"
"轧钢厂采购科的,"苏振陪着笑,"我爱人在这儿工作,今天来帮她收拾东西。"
趁着对方点烟的功夫,苏振迅速朝孙婉兮使了个眼色。
她心领神会,悄悄挪到书架旁,借着身体的遮挡,将那本《牛虻》塞进了自己的布包里。
---
苏振蹲在自家地窖里,小心翼翼地将几本书包进油纸,又裹了层防潮布,埋进最角落的煤堆里。
除了《牛虻》,还有《唐诗三百首》《鲁迅全集》和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他们交往以来,他和孙婉兮最珍视的读物。
地窖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孙婉兮端着煤油灯走下来,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都藏好了?"她轻声问。
苏振点点头,拍了拍手上的煤灰,
"明天我去找厂长,想办法把你调到街道档案室去。"
孙婉兮咬了咬唇
"可文化站的工作……"
"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
苏振握住她冰凉的手,
"听我的,好吗?"
煤油灯"啪"地爆了个灯花。
孙婉兮望着丈夫坚毅的侧脸,最终点了点头。
…
十年之后
1976年的初秋,西合院里的梧桐叶开始泛黄。
苏振蹲在院角修自行车,手上沾满油污。
这辆"永久牌"是他上个月用三十斤全国粮票换来的,虽然旧了点,但骑着去进货正合适。
"苏振!"
傻柱的大嗓门从月亮门外传来,"看我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他抬头,看见傻柱拎着条五花肉晃进来,油纸包下渗出的光泽。
冉秋叶牵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跟在后面,那孩子一进院就挣脱妈妈的手,首奔苏振而来。
"苏叔叔!看我捡的石头!"
小男孩摊开掌心,露出几颗圆润的鹅卵石。
阳光下,孩子琥珀色的眼睛闪闪发亮——那是何晓,
己经是小学生的他活泼开朗得完全不像原轨迹里那个阴郁的少年。
"真漂亮。"
苏振揉揉他的脑袋,
"去给孙阿姨看看。"
何晓蹦蹦跳跳地跑进屋,差点撞上正端茶出来的孙婉兮。
她笑着扶住孩子,抬头对冉秋叶道,
"秋叶姐,进屋坐。"
傻柱把肉挂在厨房梁上,神秘兮兮地凑到苏振耳边,"知道吗?李怀德那王八蛋栽了!昨儿个被革委会带走的,听说要判十五年!"
扳手"当啷"掉在地上。
苏振怔了怔,马上醒悟,是呀,一晃十年了,马上就结束了。
他弯腰捡起来,
"什么时候的事?"
"就今个。"
傻柱压低声音,"他老婆到处找人疏通关系,结果你猜怎么着?没人敢出头....."
"对了,"
傻柱突然想起什么,
"娄晓娥......有消息吗?"
阳光突然变得刺眼。苏振低头拧着螺丝,声音平静,
"没有。可能......在香江过得不错吧。"
---
傍晚,孙婉兮在灯下补衣裳。
苏振看着她灵巧的手指穿针引线,突然道,
"婉兮,我们可能要离开一阵子。"
针尖顿了一下:"去哪儿?"
"南方,或者......更远的地方。"
孙婉兮抬起头,目光清澈如水:"好。"
她从不问为什么。
十年来,她从无怨言,毫不犹豫地跟着他;
她甘愿放下文化人的身段,日日扫大街厕所;
他按照他的指示,
偷偷给那些被打倒的老人们送吃的,
给乡下的他们邮寄衣服食品。
她默默支持他做那些"投机倒把"的买卖......
苏振走过去,将她搂在怀里。
窗外,何晓正和自己八岁的孩子追逐打闹,笑声洒满整个西合院。
---
1980年的深圳像个大工地。
苏振站在刚租下的铺面前,看着工人们粉刷墙壁。招牌己经做好——"婉华饭店",取自孙婉兮和他们的儿子名字。
"苏老板!"
包工头老陈小跑过来,
"您看这门面漆成米黄色行不?现在特区都兴这个色儿!"
"行,你定。"
苏振笑着递上根烟。
马路对面,孙婉兮正带着两个年轻姑娘布置店面。
她穿着浅蓝色连衣裙——这是她十年来第一次穿裙子,阳光在她发梢跳跃,仿佛又变回了当年文化站那个爱笑的姑娘。
"阿振!"
她远远招手,
"冰柜送到了!"
苏振穿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握住妻子晒黑的手。
这双手种过地、搬过货、补过无数件衣裳,如今终于要开始书写全新的篇章。
晚上回到租住的小屋,孙婉兮突然从箱底取出个布包
"给你看样东西。"
布包里是那本《牛虻》,扉页上她的签名己经褪色。
"居然还在......"
苏振轻轻抚摸书页。
"当然在,"
孙婉兮眼睛亮晶晶的,
"当年藏在煤堆里,后来缝在棉袄夹层,后来又裹在油布里......"
苏振突然吻住她。
窗外,深圳的霓虹次第亮起,照亮了这个正在苏醒的城市。
---
2026年,80多岁的苏振站在自家集团大厦的落地窗前,总会想起几十年前的那个秋日。
西合院里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何晓举着鹅卵石向他跑来,苏华跟在屁股后面喊着“哥哥…哥哥…”,孙婉兮在厨房炖肉的香气飘满小院......
秘书轻轻敲门,
"老苏董,北京分公司的剪彩仪式准备好了。"
他回过神,
“我就不去了,让你们苏董安排吧”。
镜中的男人两鬓微霜,唯有眼神依旧清亮。
下楼时,孙婉兮——正在大厅看新楼盘的绿化方案。
见他过来,她自然地挽上他的手臂,就像过去六十年的每一个清晨。
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这一世,活在当下!
这一世,他们终究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全文终)
(http://www.220book.com/book/R1C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