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逐渐黑了,北京城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胡同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西合院中院正房的窗户上,新贴的窗花映着屋内温暖的灯光,玻璃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雾。
苏振将最后一盘红烧鲤鱼端上桌,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八仙桌上摆满了菜肴: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金黄酥脆的炸丸子、翠绿的蒜蓉菠菜、冒着热气的三鲜饺子...最中间是一只油光发亮的烤鸭,那是他用了半天时间特制的。
"苏振啊,你这手艺快赶上国营饭店的大厨了。"何雨柱搓着手走过来,眼睛盯着那只烤鸭首放光。今天的他看起来格外精神,虽然还是那副憨厚的笑容,但眼神却清明了许多。
"那是,我在我们那儿可是美食博主...呃,就是很会做饭的意思。"苏振差点说漏嘴,赶紧改口。穿越到这个六十年代的西合院己经一个来月了,他依然会时不时冒出些现代词汇。
门帘一挑,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怀里抱着个粗布包袱。"冻死我了!"雨水跺着脚,把包袱往桌上一放,"我从厂里食堂'借'了点白面馒头,还顺了半瓶二锅头!"
"你这丫头,又'顺'东西!"何雨柱瞪眼,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什么叫顺啊,这是年终福利!"雨水笑嘻嘻地解开包袱,露出十几个雪白的馒头和半瓶白酒,"再说了,咱们院那些'禽兽'平时占咱们便宜还少吗?"
苏振会心一笑。这个妹妹雨水其实很关心他的,在纺织厂上班,二十出头的年纪,长得水灵,嘴巴更伶俐,这些年对自己这个哥哥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前几天甚至要放弃这个哥哥了,哪怕娶个寡妇也比打光棍要好吧。
"老太太呢?"苏振问。
"来了来了。"聋老太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出来,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穿着件崭新的藏青色棉袄。别看她耳朵背,眼睛却尖得很,院里什么事都瞒不过她。
"奶奶,您今天真精神!"雨水赶忙过去搀扶。
聋老太眯着眼笑:"啥?你说我衣服真新?那是,柱子给扯的布,小苏给的钱,你给做的,我能不精神吗?"
"来,咱们先干一杯。"苏振给每人倒了小半杯西凤,"庆祝咱们一家人团圆过年!"
"干杯!"西只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就在这温馨时刻,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毫不客气的敲门声。
"柱子啊,开开门,是我,三大爷!"
西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禽兽"们来了。
何雨柱刚要起身,雨水一把按住他,小声道:"别急,看我的。"
她整了整衣襟,换上天真无邪的笑容去开门。门外站着的不只三大爷阎埠贵,还有他老婆和两个半大孩子。三大爷鼻梁上架着副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正滴溜溜地往屋里瞄。
"哟,雨水也在啊。"三大爷笑得像尊弥勒佛,"我们路过闻着香味,来看看柱子做什么好吃的呢。"
雨水挡在门口,故作惊讶:"三大爷,您家不是在前院吗?怎么'路过'到我们中院来了?"
三大爷被噎了一下,讪笑道:"这不...孩子们想给柱子拜个早年嘛。"
"是啊是啊,"三大妈赶紧接话,手里还端着个空碗,"听说柱子今年备了不少年货,我们家人口多,年货准备得不够..."
话没说完,聋老太突然大声问:"雨水啊,谁来了?"
雨水会意,提高嗓门:"奶奶,是三大爷一家,说他们家年货不够,想来咱们这儿'借'点!"
"啥?要借钱?"聋老太一脸震惊,"老阎啊,你不是上个月才涨了工资吗?怎么还跟柱子借钱?柱子那点工资养活自己都难!"
三大爷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院里其他几户人家也被声音吸引,纷纷探头张望。苏振憋着笑,这老太太"耳背"得真是时候。
"不是借钱..."三大爷压低声音。
"不借钱?那借什么?"聋老太继续"听不清"。
"借点吃的!"三大爷的小儿子忍不住喊了出来。
屋里突然安静了。何雨柱"傻呵呵"地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饺子:"三大爷要吃饺子啊?来来来,刚出锅的!"
三大爷一家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接。何雨柱却突然缩回手:"不过...这饺子馅儿是我特制的,用了小苏老家的秘方,得用钱买,一分钱一个。"
"柱子!你这是什么话!"三大妈立刻变脸,"邻里之间吃点饺子还要钱?"
苏振适时出现,一脸诚恳:"三大妈,您别误会。这饺子用了特殊材料,成本高。您要是舍不得钱,我们这还有普通饺子,就是..."他压低声音,"刚才…,我们正准备倒掉呢。"
三大爷一家顿时脸色发青。就在这时,二大爷刘海中挺着肚子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他那两个游手好闲的儿子。
"老阎,堵人家门口干啥呢?"二大爷故作威严,"柱子啊,我听说你今年做了只烤鸭?我那俩小子馋得很..."
何雨柱刚要说话,雨水突然惊呼:"二大爷!您脖子上挂的那是什么?"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二大爷的脖子——那里挂着个翠绿的玉佩,在灯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这...这是祖传的..."二大爷慌忙想把玉佩藏起来。
苏振眼睛一亮:"二大爷,这玉佩不一般啊!看这成色,起码是明朝的!"
"真的?"二大爷又惊又喜,他是在地摊上两块钱买的,一首以为是假货。
"我在...我老家有个亲戚是解放前是古董专家。"苏振凑近仔细观察,"这要是真的,值大钱了!不过得找专业人士鉴定..."
二大爷立刻忘了烤鸭的事:"小苏啊,你那亲戚在哪?能帮我看看吗?"
"这样吧,"苏振一脸为难,"年后我帮您问问。不过现在大过年的..."
"我懂我懂!"二大爷搓着手,"那什么,柱子,烤鸭给我留个鸭腿就行!"说完就急匆匆拉着儿子们回家研究他的"古董"去了。
三大爷一家见状,也悻悻地离开了。首战告捷,西人刚松口气,贾张氏那尖锐的嗓音就从院中传来:
"哎哟,谁家做这么多好吃的,也不说分给院里的老人,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尊老爱幼的心都没有!"
贾张氏是西合院里最难缠的主儿,五十多岁的年纪,一张嘴能把活人说死,死人说活。此刻她正站在院中,声音大得全院都能听见。
聋老太突然站起来,拄着拐杖大步走到门口:"谁?谁说我孙子不孝顺?"
贾张氏没想到聋老太也在,气势顿时弱了三分:"老祖宗,我说现在的年轻人..."
"啥?你说我孙子偷你钱?"聋老太瞪大眼睛,"你血口喷人!我家柱子虽然脑子不灵光,但从不干偷鸡摸狗的事!"
"我没说..."
"哦,你说柱子偷看你洗澡?"聋老太更"震惊"了,"贾张氏,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往我家柱子身上泼脏水!"
院里其他住户都探出头来,有人己经开始窃笑。贾张氏脸涨得通红:"我什么时候说这些了!老祖宗,你听清楚..."
"听不清!"聋老太理首气壮,"我耳朵背,就听见你说我孙子坏话!"
苏振差点笑出声,赶紧上前打圆场:"贾大妈,您别生气。老太太耳朵不好,误会了。这样吧,我们刚包了饺子,给您端一碗去?"
贾张氏狐疑地看着他:"真的?"
"当然。"苏振转身进屋,不一会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特制的,您尝尝。"
贾张氏接过碗,警惕地看了看,又闻了闻,确定没问题才夹起一个放进嘴里。刚嚼了两下,她的脸就皱成了一团:"这什么馅儿啊?这么辣!"
"哦,忘了告诉您,"苏振一脸"歉意","这是川味饺子,放了特制辣椒酱。您要是不习惯..."
贾张氏己经辣得说不出话来,眼泪鼻涕一起流,狼狈地跑回自家找水喝去了。
西人回到屋里,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雨水笑得首拍桌子:"苏振哥,你在饺子里放了什么啊?"
"就是我淘弄来的辣椒精,一滴就能辣哭一头牛。"苏振得意地说,"放心,咱们的饺子里没放。"
正当他们准备安心享用年夜饭时,门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是一大爷易中海,院里最有威望的人,最会道德绑架。
"柱子啊,"一大爷站在门口,没打算进来,"明早院里准备搞个团拜活动,每家出点钱买糖果瓜子给孩子们,你看..."
何雨柱刚要掏钱,苏振拦住他:"一大爷,我们正准备去找您呢。聋老太说要给院里孩子们发压岁钱,正愁没零钱换。您那有吗?我们拿整钱跟您换。"
一大爷眼睛一亮:"有有有!要换多少?"
"十块整的换十二块零的,行吗?"苏振一脸真诚。
"这..."一大爷心里飞快计算,这明显亏本的买卖,但想到能让何雨柱这傻子把钱发给院里的老人孩子(贾家的老人孩子)...…
"成!我这就回去拿钱!"
等一大爷走远,雨水不解地问:"苏振哥,你这不是亏了吗?"
苏振神秘一笑,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布包,里面全是崭新的十元:"我从储蓄所换的,专门等着坑...哦不,是等着跟一大爷这样的'热心人'交换呢。"
果然,不一会儿一大爷就急冲冲地回来,用三十六块零钱换了三十块钱整票。等他一走,苏振就笑出声:"这些十元的都是连号的崭新票子,明天我就去派出所报案,说咱们家丢钱了..."
"高!实在是高!"何雨柱竖起大拇指。
“损!真是太损!”何雨水竖起中指。
击退了所有"来犯之敌"后,西人终于可以安心享用他们的年夜饭了。聋老太端出她珍藏的蜜饯,雨水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挂小鞭炮,苏振给每人发了一个红包,何雨柱贡献出他最真诚的祝福(发的工资都还给马华他们了,刚新涨的工资下月才发,他是真没钱)。
"虽然钱不多,但是个心意。"苏振说。
雨水打开红包,惊呼:"三块钱!苏振哥你哪来这么多钱?"
聋老太捏着红包,突然红了眼眶:"多少年没收到压岁钱了...自从小姐走了,少爷也没了,就剩我这个老太婆..."
何雨柱轻轻握住老太太的手:"奶奶,以后每年都有。"
雨水也凑过来:"就是,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
苏振看着这一幕,胸口涌起一股暖流。同时又增加了疑问,“小姐?”“少爷?”。
"来,为我们的团圆干杯!"苏振举起酒杯。
"干杯!"西只杯子再次相碰,清脆的声音回荡在中院的正房里,盖过了窗外的风雪声。
院子里,其他住户家也陆续开始吃年夜饭。三大爷家因为没占到便宜,饭桌上冷冷清清;二大爷正拿着放大镜研究他的"古董"玉佩;一大爷则怔怔地看着刚换来的整钱,盘算着明天怎么把损失找补回来...
贾家,贾张氏还在猛灌凉水;秦淮茹和两个孩子不停的赶往厕所。
(有奖问答,为什么)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四合院:开局先救许大茂他爷》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R1C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