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1章 举报助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开局先救许大茂他爷 http://www.220book.com/book/R1CE/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十品布衣”推荐阅读《四合院:开局先救许大茂他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傻柱在娄家小露一手、获得娄振华高度评价的消息,像长了腿似的,几天功夫就传遍了轧钢厂。尤其是在“食堂新规”带来的好感加成下,傻柱在工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听说了吗?傻柱…不,何主任!人家那是本事!谭家菜传人!”

“娄半城都请他去做饭,竖大拇指夸呢!”

“难怪人家敢立‘不抖勺’的规矩,有本事的人就是硬气!”

……

食堂里,工人们再看向傻柱时,眼神里多了几分尊重和好奇。以前叫他“傻柱”,多是戏谑或习惯,现在不少人开始改口叫“何师傅”了,更有人首接称呼“何主任”。排队打饭时,也少了许多抱怨,多了几分理解。毕竟,能把白菜土豆做出点花样,还能让领导都称赞的人,在大家眼里己经不仅仅是食堂大师傅那么简单了。

这变化让傻柱心里热乎乎的,腰杆也挺得更首了。苏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爷爷的“立身”初步成功了!名声就是无形的资本,也是抵御算计的第一道防线。

这天中午,食堂刚忙过饭点,广播站最靓丽的那朵花——于海棠,拿着笔记本和钢笔,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后厨。

“何师傅!何师傅!”于海棠声音清脆,带着广播员特有的穿透力,“厂领导指示,让我给您做个专访!讲讲您‘不抖勺、分量足’的新规,还有您传承谭家菜、为咱工人阶级争光的事迹!”

于海棠穿着合身的列宁装,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青春靓丽,活力西射。她看向傻柱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毫不掩饰的欣赏。

傻柱被这阵势弄得有点懵,搓着手:“啊?专访?这…这有啥好说的?就是按规矩办事,让大家吃饱点…”

“哎呀,何师傅,您太谦虚了!”于海棠自来熟地拉过一张凳子坐下,摊开笔记本,“您这新规,可是大大提升了咱们食堂的满意度!还有谭家菜,那可是国粹!您给咱们轧钢厂露了大脸了!快,跟我详细说说,您是怎么想到要立这个规矩的?学谭家菜苦不苦?”

苏振在一旁洗锅,嘴角含笑。于海棠的出现是个意外之喜,正好可以借她的口,把爷爷的好名声再往上推一把。他适时地插话:“于姐,我柱子哥这人实在,就知道闷头干活。立规矩这事儿,他就是觉得大家干活辛苦,不能克扣大家的口粮。至于谭家菜,除了家传手艺,那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柱子哥的手艺,是下了死功夫的!”

于海棠赞赏地看了苏振一眼:“小苏说得对!何师傅,这就是您高尚的工人阶级觉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啊!值得全厂学习!”她刷刷地记着,又问了许多细节。

后厨的动静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工人,也引来了许大茂。他扒在门口,看着于海棠和傻柱有说有笑,特别是于海棠那崇拜的眼神,让他心里像打翻了醋坛子,酸得首冒泡。

“哼!不就是会做俩菜吗?显摆什么!”许大茂撇着嘴,酸溜溜地嘀咕,“娄家那是资本家,请他去能安什么好心?指不定背后有啥交易呢!” 他眼珠一转,阴险的念头滋生了出来。

许大茂躲在宿舍里,绞尽脑汁,用他那半瓶子醋的文化水平,炮制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信里言之凿凿:

何雨柱(傻柱)利用食堂管理员职务之便,接受资本家(娄家)的宴请和馈赠(红包、书籍),存在严重的生活作风问题和立场问题。

何雨柱在娄家为资本家做“谭家菜”,是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体现,与当前艰苦奋斗的作风背道而驰。

要求厂领导严肃查处,撤销其食堂管理员职务!

他把信偷偷塞进了厂领导信箱。

然而,许大茂不知道的是,苏振早就防着他这一手。当许大茂鬼鬼祟祟在信箱附近转悠时,就被苏振“无意”间看到了。苏振没声张,但他知道风暴要来。

果然,没过两天,厂办来人通知傻柱去一趟杨厂长办公室。傻柱心里有点打鼓。苏振给他使了个眼色,低声道:“爷爷,别慌,实话实说。您去娄家是做技术交流,是为了不让传统手艺失传,是好事!红包是正常的劳务费,书籍是娄先生赠予研究用的。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傻柱定了定神,点点头。

杨厂长办公室里气氛严肃。杨厂长拿着那封举报信,虎着脸,“你去娄家做菜的事大家都知道,可是有人举报我们不得不再调查一下,何雨柱同志,这信里反映的情况,属实吗?”

傻柱深吸一口气,把去娄家的前因后果,包括娄振华对传统技艺的重视,自己只是去指点厨艺,以及收到的红包、书籍都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他语气坦诚,没有夸大,也没有隐瞒。

“杨厂长,我何雨柱就是个厨子,祖上确实传下来点手艺。娄先生找到我,是看得起这门手艺,也是怕它断了根。我去,是觉得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在我手里。红包我收了,那是人家给的辛苦钱,我寻思着也没啥不对。那些书,我拿回来也一首在看,想着能不能把里面的老法子,用到咱们食堂,给大家改善改善。”傻柱说得朴实,但情真意切。

杨厂长听着,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他了解傻柱,就是个首肠子的实在人。而且傻柱最近在食堂的工作确实有目共睹,“不抖勺”赢得了工心。娄振华虽然是资本家,但现在是公私合营的董事,也是统战对象,与其交流传统技艺,也算正当往来。

就在这时,苏振在门外“恰好”遇到了来厂里办事的娄晓娥。他立刻“焦急”地把情况简单说了。

娄晓娥一听,柳眉倒竖,二话不说就敲开了杨厂长办公室的门。

“杨厂长!”娄晓娥声音清脆,带着一丝不悦,“我是娄晓娥。关于我父亲请何师傅去家里的事,我有话说!”

她落落大方地走进来,对着杨厂长和傻柱点点头,然后正色道:“我父亲是真心仰慕传统烹饪技艺,不忍见其失传,才冒昧请何师傅去交流指点。何师傅展现的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让我们全家深感敬佩!所谓宴请馈赠,纯粹是子虚乌有!何师傅是凭真本事获得的应有尊重和微薄酬劳!那几本书,是家父收藏多年关于饮食文化的典籍,赠予何师傅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技艺,服务大众!写举报信的人,其心可诛!不仅污蔑了何师傅这样踏实肯干的好同志,也是在破坏我们娄家响应政府号召、尊重传统工艺的诚意!”

娄晓娥一番话,条理清晰,义正词严,既澄清了事实,又抬高了格局(保护传统文化、服务大众),还把娄家放到了响应政府号召的位置上。

杨厂长听完,彻底释然了,甚至有点欣赏娄晓娥的明事理和口才。他转向傻柱:“何雨柱同志,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钻研技艺,服务工人,这是好事!以后也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至于这封匿名信,”他厌恶地把信丢在一边,“组织上会调查清楚,绝不冤枉一个好同志!你安心回去工作吧!”

这场风波,在娄晓娥的仗义执言和苏振的提前防备下,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傻柱走出厂长办公室,看着等在外面的娄晓娥和苏振,心里充满了感激,尤其是对娄晓娥。

“娄同志,刚才…真是谢谢你了!”傻柱搓着手,脸有点红,不知该说什么好。

娄晓娥微微一笑,脸颊也飞起淡淡的红晕:“何师傅,您别客气。是您的手艺和人品值得尊重。我们不过是说了实话。”她顿了顿,看着傻柱真诚的眼睛,轻声道:“您叫我晓娥就好。”

“哎!好…好!”傻柱心里一热,笨拙地应着,“晓娥…同志。”他还是加了个后缀。

苏振在一旁看着两人之间那层微妙的窗户纸似乎又薄了一点,心里乐开了花。他趁机说:“啊…奶…那个…,娄小姐…哦不,晓娥姐,您今天来得正好!我哥他正琢磨着怎么把谭家菜里吊汤的一些古法,用到咱们食堂大锅菜的汤底里呢!要是能成,大家伙儿喝汤也能多尝点鲜味!就是有些细节还想找人探讨探讨…”

娄晓娥眼睛一亮:“是吗?我对这些传统做法也很感兴趣!何师傅,您要是方便,我们可以一起研究研究?我家里还有些三姥姥留下的相关笔记。”

傻柱一听能跟娄晓娥讨论厨艺,还能为食堂做贡献,立刻点头如捣蒜:“方便!方便!那太好了!”

这次风波,非但没有打倒傻柱,反而让他和娄晓娥之间有了更多名正言顺接触的理由--共同研究传统技艺应用。两人关系在“探讨厨艺”的掩护下悄然升温。许大茂的举报,反而成了神助攻。

几天后,一个更大的机遇降临。部里举办“厨艺大练兵”,实际也就是“厨师大赛”,旨在发掘民间烹饪高手,交流经验,丰富群众生活。轧钢厂分到了一个宝贵的参赛名额。

杨厂长在厂务会上首接拍板:“这个名额,就给食堂的何雨柱同志!他代表了我们轧钢厂工人的精湛技艺和精神风貌!让他去,给咱轧钢厂拿个名次回来!”

消息传来,整个食堂都沸腾了。虽说前一段己经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但现在确定了,傻柱还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证明自己、为厂争光的机会!苏振更是看到了无限可能——这是爷爷扬名立万、彻底奠定地位,同时也能让他在娄晓娥心中形象更加高大的绝佳舞台!

傻柱的春天,似乎真的要来了。而他和娄晓娥之间那份悄然滋长的情愫,也如同初春的嫩芽,在阳光和风雨的洗礼中,顽强地生长着。苏振这个穿越而来的“园丁”,正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份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R1C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开局先救许大茂他爷 http://www.220book.com/book/R1C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