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毒雾中的出发日
当李晨昊抵达西班牙赫雷斯分站赛道时,媒体早己等候多时。他戴着墨镜与帽子,但依然能听见人群的窃窃私语:
“就是他吧?”
“和模特深夜幽会那个。”
“中国人,不意外。”
摄影机咔嚓咔嚓地闪烁,仿佛每一次快门声都是对他私德的质疑。
就连车队的准备区也冷清了许多。
平时负责他轮胎加热的技师,临时被调去支援迈尔斯;策略工程师也将重心倾向“主车组”;而他的模拟数据上传工作甚至出现了延误。
李晨昊坐在准备区,打开自己的耳机,却发现播放列表被清空,只剩下系统默认音。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彻底孤立无援了。
预选赛:不在状态的节奏
预选赛开启。赫雷斯是一条技术性极强的赛道,包含多个连续S弯、陡坡回切点,以及考验刹车温控能力的长首道收口。
但李晨昊的每一圈都显得不够流畅。
第一圈:起步时离合释放稍慢,导致轮胎温度升不起来。
第三圈:高速S弯切入角度偏早,差点撞上护墙。
第五圈:他试图激进加速进第六号弯道,却因为油门控制不精导致后轮失控——虽然没有打滑,但整圈节奏被打乱。
监控室内,哈罗德看着屏幕皱起眉头。
“他的心根本不在这场比赛上。”
张凯也站在旁边,沉默片刻,道:“他还没学会如何面对风暴。”
最终,李晨昊仅获得第11位发车位,比他的车设表现正常水平整整慢了0.7秒。
正赛:失控的不仅是赛车
正式比赛日,天气阴沉,空气中夹杂着尘土与细雨的味道。
当起跑灯熄灭,所有赛车如箭般冲出。
但李晨昊的反应慢了半拍,他的赛车甚至被后排的两辆抢线车包夹,被迫向外侧偏移路线。
第三圈,迈尔斯在无线电中对车队说:
“27号在拖节奏,别让他破坏整体策略。”
这句话在无线电中公放,全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李晨昊咬着牙,试图咬住节奏,却在第7圈进入低速回旋弯时错误判断刹车点,赛车前轮轻微锁死,冲出了理想轨道,勉强守住第10名。
紧接着,第10圈,他本想利用ERS系统进行“斜坡过载超车”,但他误按了主电流切换键,导致动力响应出现短暂迟滞——这足以被后方的车手抓住机会反超。
赛道广播响起:
“27号遭遇节奏断点!从第9位退回第12位!”
李晨昊满头是汗,他手握方向盘的力道比平时更紧,每一个呼吸都像是压在心口的重物。
“集中,晨昊!我们还有机会调整策略。”张凯的声音响起,试图稳定他的情绪。
但李晨昊只是沉默。他的眼前似乎不是赛道,而是无数手机屏幕、新闻标题、评论区恶意的评论与质疑——
“用女人换资源。”
“又一个短命的亚洲神话。”
他的心神在嘈杂中被拉扯,每一次下弯都无法精准踩点,每一个制动都少了0.2秒的节奏感。他曾引以为傲的**“节奏控制能力”**,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扯碎。
比赛尾声:失落的终点线
最终,李晨昊在第14名的位置完成了比赛。他返回维修区,摘下头盔,脸色惨白如纸。
没有人上前与他击掌,连摄影机都转向了迈尔斯的领奖庆祝现场。
莉安娜的消息不断弹出,但他连看都没看。他明白,现在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镜头、任何一次回应,都会被放大,成为新的武器。
尾声:夜色下的反省
深夜,他独自坐在赫雷斯赛道边的看台上,风很大,吹得赛道旁旗帜哗哗作响。
张凯走来,坐在他身边,没有说话,只递给他一瓶矿泉水。
许久,李晨昊低声开口:
“我觉得……这比任何一场比赛都难。”
张凯点头:
“你以前总以为赛道是最大的敌人。现在你该明白,真正的敌人,是你自己在风暴中能不能挺住。”
“我不怕输,但我怕……”他顿了一下,“怕被世界误解。”
“那你就更要跑得快。快到让他们没机会看别的,只能看你拿第一。”
(http://www.220book.com/book/R1G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