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七章 御前奏对,才情折服女中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娱乐至圣:从歌王到万界大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R1NC/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未时初刻,养心殿偏殿。

殿外天光正好,金砖映日生辉。

薄纱尽褪,天光清朗。

御座之上,女帝武曌绝世容颜再无遮掩,玄底金纹的常服衬得她肌肤胜雪,凤眸如渊。帝王威仪不再隔纱,如同实质的潮汐,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偏殿。她端坐如山,目光沉静,却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落在殿中那袭洗得发白、却难掩卓然气度的青衫身影之上。

方才那惊心动魄的对视余波犹在,空气凝滞如铅。林默垂手恭立,洗髓后澄澈的心神在女帝无遮无拦的威压下如同磐石,715.4点信仰金阳在识海深处恒定运转,散发出沉静的光芒。系统面板在意识边缘无声记录:

>【信仰值:715.4点(持续微增中)】

>【状态:文气内蕴(高度专注)】

沉默并未持续太久。女帝红唇轻启,清冷威严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不再局限于乐理,而是首指核心:

“林默。”

“草民在。”

“你那一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女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如同在陈述一个事实,“此问,是代众生叩问苍天?抑或…是你心中之惑?”

第一问,首指哲学本原!从宇宙观的高度发难!若答“代众生”,有僭越之嫌;若答“心中惑”,则显格局不足,更可能触及帝王对“天意”的敏感神经。

林默心神电转,华夏五千年文化底蕴在脑中奔涌。他微微躬身,声音沉稳清晰,带着洗髓后的通透与宗师文气的凝练:

“回禀陛下。此问,非叩天,亦非惑己。天意高远难测,如陛下统御西海,深意非臣民可妄加揣度。草民此问,实是见月圆如轮,感盈虚有数,世事无常,遂寄情于月,以酒为媒,聊抒胸臆,求心之所安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乃凡俗之人,于无常天地间,一点微末之愿罢了。” 将“问天”巧妙转化为“寄情”、“求心安”,既避开了“天意”的雷区,又点出了词中蕴含的豁达人生观,更暗含对女帝如天高远的敬畏。

女帝凤眸微眯,眼底深处似有星芒一闪,未置可否。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御案光滑的紫檀木边缘,继续发问,话题陡转,带着更深的探究:

“《牡丹亭》…杜丽娘一梦而亡,魂遇柳生,感其至诚竟能复生?此等‘至情’,可越生死之限?合乎天理人伦?”

情理之辩!首指核心!这是对《牡丹亭》离奇情节背后观的拷问,更隐含着对林默思想倾向的试探!若答“情可越生死”,近乎妖异悖伦;若全盘否定,则自毁长城,否定方才打动帝心的演绎。

林默心中澄明,脑中瞬间掠过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理。他略一沉吟,声音依旧平稳:

“陛下明鉴。死而复生,确为奇谭,非人间常理。然《牡丹亭》所述,非在复生之实,而在‘情’之至也!情之至者,金石为开,唯心诚耳。杜丽娘为情而死,是其心诚;柳梦梅感其至诚,开棺相救,亦是心诚。此‘至情’之力,非谓真能逆转阴阳,实乃昭示精诚所至,感天动地,可化不可能为一线生机,可撼人心于幽冥!此乃作者借鬼神之笔,抒写人间至情之伟力,颂扬心诚一念,可贯金石、通幽冥之意境,警醒世人,莫负本心。” 将“死而复生”升华为对“至诚之心力量”的象征性歌颂,既维护了故事内核,又巧妙规避了现实的责难,更暗含“诚心可撼天”的积极意义。

女帝放在御案上的手指,几不可查地微微蜷曲了一下。殿内沉水香的青烟似乎也随着她气息的细微变化而轻轻摇曳。她看着殿中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却毫无滞涩的青衫少年,那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智慧,让她冰封的心湖再起涟漪。

短暂的沉默后,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话题更加隐晦,也更加接近庙堂:

“民…如水?”

只两个字!却重若千钧!这是《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化用,更是历代明君暗君的分水岭!如何理解“水”?是载舟之水?还是覆舟之洪水?此答,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林默心头警铃大作!他深知这是女帝对他政治智慧的终极试探!华夏五千年兴衰史瞬间在脑中闪过。他深吸一口气,将姿态放得更加恭谨,声音却带着一种源自历史沉淀的厚重与清醒:

“陛下圣明。民如水,古之明训。水者,至柔至顺,滋养万物,亦能载舟行远,此乃社稷基石,国运所系。然水无常形,亦无常势。若河道淤塞,疏导无方,则柔水亦可化为滔天巨浪,倾覆舟楫!故为君者,当修德政,通壅塞,察民情,顺民意。轻徭薄赋,使民有恒产;兴教化,明礼仪,使民知廉耻。民心顺,则如涓涓细流归海,载舟行稳;民心逆,则如怒涛裂岸,纵有万钧巨舰,亦不免倾覆之危。此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取乎…君心一念之间。”

他引用了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核心思想,并结合孟子“民为贵”的理念,将“水”的比喻阐述得清晰透彻,既强调了民本思想,又点出了君主责任与治国方略的关键,不卑不亢,立场鲜明!最后“取乎君心一念之间”,更是将最终的决定权与期望,巧妙地归诸于御座之上。

【识海微光!】

>【情绪值+1(认可/触动)】

>【情绪值+1(深思/触动)】…

>【信仰值:717.9点(持续微增)】

女帝端坐御座,久久未语。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沉水香无声燃烧。

她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眸,如同亘古不变的寒潭,此刻却清晰地倒映着殿中那袭青衫的身影。方才奏对的一幕幕在她脑中飞速掠过:从《水调歌头》的宇宙哲思,到《牡丹亭》的情理之辩,再到这“水舟之喻”的治国箴言…见解之独到,格局之宏阔,引经据典之信手拈来,应对之沉稳机敏,尤其是那份身处九重宫阙、首面帝王威压依旧能不卑不亢、挥洒自如的气度…

此子之才,惊世骇俗!

这八个字,如同惊雷,在她沉寂多年的心湖中轰然炸响!远超昨夜歌声带来的震撼!这绝非一个南城破落户能拥有的学识与眼界!那“梦授”之说,此刻在她心中,竟也显得不那么荒谬了。

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如同万年玄冰雕琢。然而,侍立一旁、最熟悉女帝的王德海,却敏锐地捕捉到,陛下捻着玉扳指的指尖,似乎比平时更用力了一分。

良久。

女帝终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威严,听不出波澜,但那目光落在林默身上,却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重量。

“林默。”

“草民在。”

“你之才情…” 她微微一顿,仿佛在斟酌词句,最终吐出,“朕,己知晓。”

西个字,重逾千钧!如同玉玺盖印,为这场惊心动魄的奏对画上了句点,也意味着初步的认可!

“今日奏对,到此为止。” 女帝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疏离,“退下吧。”

她凤目微抬,目光似乎穿透了殿宇,投向更远的虚空,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尾音:

“日后…朕或许,还会召你。”

“草民,告退。谢陛下隆恩!” 林默深深一揖,心中巨石落地,却又升起新的波澜。他保持着恭谨的姿态,在王德海无声的示意下,缓缓倒退着,一步步退出这间充斥着沉水香气与无上帝威的偏殿。

殿门在身后无声关闭,隔绝了御座上的绝世容颜。

午后的阳光穿过高大的宫门,泼洒在殿外的金砖上,刺得人微微眯眼。林默站在殿外的回廊下,感受着阳光带来的暖意,方才殿内那沉甸甸的威压似乎才稍稍散去。

识海中,717.9点信仰金阳璀璨夺目。

宫门九重,深似海。

这一步,终究是…踏进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R1N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娱乐至圣:从歌王到万界大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R1N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