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章 仓颉造字台

小说: 唤神战之梦启   作者:翟子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唤神战之梦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R1P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小满后的白水仓颉庙浸在黏腻的暑气里,晨露未晞的青砖上爬满蝉蜕,江临的帆布鞋碾过 “鸟虫书” 碑前的苔痕,鞋底与碑面 “仓颉西目” 的浮雕摩擦时,竟迸溅出细碎的墨色荧光 —— 那是三千年前殷墟甲骨的炁脉,正顺着砖缝间 “始作书契” 的铭文渗出,如龟甲裂纹般蜿蜒。他抬手按在微凉的石壁上,指尖触到仓颉造字浮雕中 “鸟兽足迹” 的凹痕,忽然想起大西那年,苏晴在图书馆踮脚取《甲骨文编》时,发梢扫过他手背的触感,像一片轻盈的甲骨文拓片。

“凌晨两点,殷墟 YH127 甲骨坑的‘贞人’刻辞出现量子紊乱。” 苏晴的声音从蓝牙耳机传来,带着耳机线摩擦衣领的窸窣声。他抬头望向三层楼高的造字台,仰观亭的飞檐下,她的米色裙摆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手中的便携式测磁仪蓝光闪烁,“《仓颉书》石碑的磁场强度骤降 60%,陈玄说,是‘字虚兽’在啃噬文字起源的集体记忆。”

青铜字盘在造字台中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八道辐条正逆向旋转,将 “日”“月”“山”“水” 等独体字扭曲成螺旋状的外星符号。江临注意到字盘边缘的 “指事” 符号正在融化,形如匕首的 “上”“下” 二字渐渐模糊,如同被酸雨侵蚀的青铜器。苏晴脖颈间的玉坠突然泛起微光,那是他们在良渚反山王陵修复的玉蚕纹项坠,此刻正与字盘中央的 “象形” 纹章共振,仿佛在呼应《淮南子》中 “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的记载。

“是‘符号剥离者’。” 陈玄的影像在青铜镜里扭曲成碎片,老人手中的《说文解字》残页正腾起青色火焰,“它们寄生在‘文字基因’的根基上,用‘汉字外星起源论’切断文明根系。” 镜中映出字盘核心的 “仓颉鸟迹书”,十三道刻纹竟在黑雾中化作二进制代码,“注意那些篡改的独体字,它们正在解构‘六书’的根基。”

苏晴的星砂手链突然绷首,十二颗砂粒依次亮起,化作《六书》玉简悬浮在掌心。“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她指尖划过 “日” 字玉简,字盘上被篡改的圆形符号突然龟裂,露出内层甲骨文中带着火烧痕迹的太阳 —— 那是 1936 年殷墟第 13 次发掘时,YH127 坑出土的完整龟甲刻辞,“江临,还记得在碑林时你说的吗?‘人’字的撇捺,是先民互相支撑的剪影。”

字盘中央突然迸裂出黑色数据流,如沥青般凝聚成巨型字虚兽。它的躯体由乱码编织而成,头部是扭曲的 “讹” 字,嘴角扯出的 “汉字落后论” 电子合成音,混着《汉字淘汰论》论文残页的焦臭味。江临注意到兽首的 “言” 字旁里,清晰映出某篇伪学术论文的页脚,“解构之眼” 图腾正吞噬着 “信”“仁” 等 “人字族” 汉字。

“用‘六书阵’!” 苏晴的玉简突然飞向字盘,“指事、会意、形声……” 当她念到 “会意” 时,字盘上 “休” 字显形 —— 人倚树旁的剪影,正是仓颉观于鸟兽足迹的最初灵感。江临的战魂枪在掌心发烫,枪尖自动勾勒出殷墟甲骨的刻痕轨迹,想起守墓人协会地宫的初代密卷:“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枪芒扫过被篡改的 “山” 字,还原出三峰并立的甲骨文字形,边缘还留着商代贞人刻刀的颤痕。

数据流如活物般缠向苏晴的手腕,江临本能地旋身挡在她面前,枪芒与黑色乱码相撞的瞬间,两人掌心的双生图腾突然交叠,在虚空中拼出完整的 “文” 字。那是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所述的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笔画间流淌着陶寺遗址扁壶朱书 “文” 字的朱砂色,以及殷墟甲骨文 “文” 字中部的菱形纹饰 —— 那是祭天礼器上的神圣符号。

“看裂缝!” 苏晴的指尖划过字盘边缘,那里浮现出仓颉造字的记忆碎片:黄帝战蚩尤的旌旗上,族徽符号逐渐演化成文字;陶寺遗址的白灰墙面上,用朱砂书写的 “文” 字,比甲骨文早了千年。这些记忆化作金色笔锋,顺着江临的枪芒注入字盘,“形声” 玉简爆发出强光,“江” 字的水旁与 “临” 字的臣旁,竟与他们掌心的图腾暗合,仿佛千年之前,造字圣人己为他们刻下守护的密码。

最危险的时刻,字虚兽的核心瞄准了 “人字族”。“仁” 字的单人旁正在崩解,“信” 字的 “言” 与 “人” 即将分离。苏晴的玉坠突然炸裂,露出内里的《仓颉书》残页 —— 那是她奶奶临终前塞给她的汉代帛书,“仓颉作书,以教后诣” 八字的朱砂印,正与江临掌心的枪印形成血色呼应。“握住我的手!” 他的声音混着字盘的哀鸣,指尖扣住她的手腕,双生图腾在接触的瞬间,爆发出彩虹般的光芒。

苏晴眼中倒映着逐渐复原的 “人” 字,撇如伸臂,捺如踏足,正是良渚玉琮上神人纹的站姿。江临看见自己的倒影,正与她眼中的光芒重叠,恍若回到图书馆的某个午后,她指着《说文解字》说:“‘人’字像侧面站立的人形,是文明最初的自我认知。” 此刻,他们掌心的温度顺着双生印记流转,星砂与枪芒交织,在字虚兽核心显形出 “仓颉造字台” 的地基 —— 那是用历代文人的墨汁、敦煌写经的残页、甚至现代小学生习字本的灰烬夯筑而成,作者“翟子穆”推荐阅读《唤神战之梦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每一粒尘土都刻着 “横、竖、撇、捺” 的文明基因。

“还记得吗?” 苏晴的声音突然轻柔,即便在数据流的嘶鸣中,仍带着回忆的温度,“你第一次给我讲‘苏’字,说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鱼’和‘禾’,是先民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打鱼种稻。” 她的指尖在他掌心画着草字头的弧度,“那时你眼睛亮得像青铜器刚出土时的鎏金。” 江临的耳尖发烫,想起她蹲在良渚稻田边,辫梢沾着稻穗的模样,此刻她指尖的茧,正与他握笔临摹碑文的茧轻轻相贴。

字盘终于发出齿轮归位的闷响,中央的 “仓颉鸟迹书” 重新显形,十三道刻纹里流淌着他们共同的记忆:她为他缝补帆布包时,用丝线绣的 “临” 字,末笔带着隶书的波磔;他在她实习报告上画的小飞天,裙摆藏着 “苏” 字的篆体变形。最中央的 “文” 字,笔画间竟嵌着两人交叠的指纹,如同文明的年轮,记录着他们在敦煌修复壁画、在云冈校准石窟、在兵马俑坑拼接陶片的每一刻。

战斗结束时,晨雾己被阳光蒸散,造字台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光晕。苏晴的指尖被数据流灼伤,却仍紧攥着《仓颉书》残页,指腹上的墨渍染成了 “仓” 字的形状。江临从帆布包掏出创可贴 —— 那是去年在敦煌,她塞给他的,上面印着莫高窟第 320 窟的飞天,衣袂飘带恰好构成 “临” 字的竖画。“疼吗?” 他捏住她的指尖,发现灼伤处竟隐约形成 “人” 字的轮廓,“像先民刻在龟甲上的第一道笔画。”

苏晴望着他低垂的睫毛,想起在兵马俑修复室的午后。他戴着 0.01 毫米的手套,用羊毫笔修补跪射俑的睫毛,专注得像在守护整个文明的睫毛。此刻,他指尖的温度透过创可贴传来,比任何战魂的力量都更让她安心。“不疼。” 她轻声说,指尖划过他掌心的枪印,那里不知何时多了道细痕,“你看字盘上的‘临’字,右边的‘臣’旁,多像你在图书馆查资料时,趴在桌上的侧影。”

果然,字盘上的 “临” 字微微倾斜,末笔的竖画收笔处,竟与他刚才挥枪的轨迹一模一样。更妙的是,“苏” 字的草字头下,“鱼” 和 “禾” 的部分,恰好形成她腕间星砂手链的形状,仿佛千年前的仓颉,早己在造字时预见了他们的相遇。苏晴的玉坠在战斗中愈合,莲花印记中央,“江”“苏” 二字的篆体若隐若现,如同双生图腾的宿命回响。

远处,仓颉庙的钟声响过九下,惊起槐树上的群蝉。江临忽然注意到,字盘边缘的 “六书” 符号正在重组,“象形” 如鸟兽足迹,“指事” 如刀刻木契,“会意” 如人倚树旁,每一道纹路都流淌着《周礼》“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的古老传承。苏晴将额头轻轻抵在他肩上,像在确认 “人” 字的结构是否稳固,他闻到她发间淡淡的墨香,混着造字台特有的柏木气息。

“陈玄说,初代唤神者与守夜人是双生契约。” 苏晴的声音闷在他衬衫里,“但刚才我忽然明白,不是契约让我们并肩,是每个汉字里都藏着我们的影子。” 她抬头,阳光穿过 “仰观亭” 的窗棂,在她眼底碎成金箔,“就像‘文’字,是交错的纹路,是文明的脉络,也是……”

“也是我们掌心的温度。” 江临接过话头,望着字盘上重新流转的 “六书” 光芒。他想起在良渚看见的玉琮王,同心圆刻纹里藏着的,正是这种彼此环绕、缺一不可的守护。此刻,他们的影子在青砖上投下交缠的轮廓,像 “人” 字的变形,像 “文” 字的初胚,更像文明长河里,两颗共同跳动的心脏。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陈玄发来的密卷更新:“仓颉造字台异动己解,殷墟甲骨刻辞恢复正常。” 但两人谁也没有查看,苏晴的指尖仍在他掌心画着 “心” 字的篆体,而他望着字盘中央的 “文” 字,忽然懂得,比起击溃邪魔,更重要的是让每个汉字都活在世人眼中 —— 是小学生习字本上歪扭的 “人” 字,是考古学家拓片上的朱砂红,是他们在时光里彼此相握的手。

造字台的风掠过檐角铜铃,将 “仓颉造字” 的传说送往远方。江临看见,山脚下的小学正在组织汉字听写比赛,孩子们举着的木牌上,“日”“月”“山”“水” 等字写得歪歪扭扭,却像初升的太阳般明亮。苏晴忽然指着字盘边缘新显形的刻纹,那是他们的双生图腾与 “六书” 的融合,如同给文明刻下新的注脚。

“下一站是哪里?” 苏晴问,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轻松。

江临望着她被阳光镀亮的发梢,想起《说文解字序》里的话:“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他笑了,掌心与她的相扣,双生图腾在阳光下亮起,如同文明最坚韧的防线。

“无论哪里,” 他说,“只要我们在一起,每个字都会成为守护的印记。”

风穿过造字台的回廊,卷起一片《仓颉书》的残页,上面 “始作书契,以代结绳” 八字在阳光下飞舞,最终落在他们交叠的手背上。那一刻,仿佛三千年的甲骨刻辞、两千年的说文解字、百年的考古灯火,都化作他们掌心的温度,在仓颉造字台的青砖上,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私语。



    (http://www.220book.com/book/R1P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唤神战之梦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R1P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