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的指尖刚触碰到《天工开物?佳兵》篇的鎏金文字,整面青铜书墙突然发出钟鸣般的震颤。朱砂书写的 “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宠者,皆杀人之方” 十二个大字如活物般游弋,在虚空凝聚成一位身着青衫、手持算筹的老者虚影。老者衣袂间绣着细密的井田纹与齿轮暗纹,腰间别着半卷泛着微光的竹简,正是《天工开物》的真意显形。
“晚辈江临,见过宋先生。” 江临单膝跪地,掌心的枪形印记与书墙上的青铜纹路产生共鸣,他清晰 “看” 见老者当年在作坊中熔铸农具的场景 —— 赤铁在炭火炉中翻滚,汗水滴在《五金》篇手稿上,晕开的墨迹恰好形成 “锻铁十法” 的图谱。
宋应星抬手虚扶,声音如淬火后的青铜般清亮:“不必多礼,吾等虽隔三百载,护持文明之心相通。” 他目光扫过藏书阁穹顶突然裂开的地缝,那里正涌出带着腐油味的黑雾,“邪魔以吾书中‘舟车’‘锤锻’之术造作尸傀,妄图以机巧之术断我华夏百工传承。”
第一波攻击来得毫无征兆。十二具青铜傀儡从地缝中破土而出,关节处缠着的黑色雾气正腐蚀着它们体表的《考工记》铭文。这些傀儡足有丈高,双臂是改良版的 “水转大纺车” 齿轮,掌心却握着滴着黑血的屠刀,刀刃上刻着扭曲的 “废百工以效蛮夷” 六字。
“《天工开物?舟车》有载:‘舟车既具,远迩相通,利济天下。’” 宋应星指尖点在傀儡胸口,那里本该是安装 “水轮驱动核心” 的位置,此刻却嵌着跳动的黑色肉瘤,“邪祟篡改了机关内核,以尸油替代水力,将利民之术变为屠民之器。”
江临长剑出鞘,剑身上的 “岳” 字战纹泛起金光。他记得在朱仙镇与岳飞并肩时,将军曾说 “兵械乃手足延伸,需知其源”。第一剑斩向傀儡肘关节,却被齿轮间迸发的阴火弹开,青铜表面的 “灌钢法” 铭文竟在黑雾中逆转为 “锻邪” 二字。
“此傀儡外壳用了吾书中‘生铁淋口’之法,需破其阴阳平衡!” 宋应星甩动算筹,虚空中显形出《五金》篇的冶金图谱,“取硫磺三钱、硝石五钱,以火齐水调和 ——”
苏晴的星砂手链突然绷首,十二颗砂粒化作微型研钵,自动从藏书阁暗格中汲取所需矿物。“《天工开物?燔石》篇!” 她指尖在空气中划出丹炉符文,“火齐水需经七七西十九道蒸馏!”
江临抓住时机,长剑刺入傀儡足下的 “涌泉穴”—— 那是《墨经》中记载的机关弱点。黑色肉瘤果然发出尖啸,傀儡动作一滞。苏晴趁机将调和好的火齐水泼向齿轮,滋滋声响中,阴火熄灭,青铜表面的铭文恢复为 “利民” 二字。
“好个‘火克金,金生水’!” 宋应星抚掌赞叹,“当年吾在分宜县任教谕,见百姓受矿难之苦,遂著《五金》篇详记安全之法。今日倒成了破邪之钥。”
地缝中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一尊百丈高的青铜巨塔拔地而起。塔身刻满《天工开物?杀青》篇的造纸工序,却被黑雾扭曲成吞噬生灵的纹路。塔顶的浑天球疯狂旋转,每道星轨都在抽取月魄之力,下方的藏书阁地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石化。
“此乃‘浑天仪塔’,本是吾参照张衡地动仪所创,” 宋应星的虚影首次浮现凝重,“邪祟以‘候风地动’之术逆转阴阳,若让月魄之力灌注入地,方圆千里将成永夜鬼域。”
江临望向塔顶,浑天球表面的二十八宿星图正在逆时针崩解,“角宿”“亢宿” 等星位接连熄灭。他忽然想起《天工开物?观象》篇末的批注:“天形如卵白,地居卵黄,此浑天说之要也。”
“苏晴,用《洛书》九宫定位!” 江临甩出青铜罗盘,“宋先生曾言‘十二辰、二十八宿,天产人物之形,皆从五气顺逆而感召之’,需按节气方位重锁星轨!”
苏晴闭目凝神,星砂手链化作透明光尺,在虚空中丈量塔身比例:“子月冬至,斗柄指北,需将浑天球‘冬至线’对准北天极!” 她突然睁眼,“第三层塔身的‘井宿’错位,导致地脉紊乱!”
江临施展 “燕子穿帘” 轻功,踏过傀儡残骸跃上塔身。青铜表面的造纸工序突然活过来,纸浆化作黑色触手缠绕他的脚踝。“《杀青》篇载:‘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这些触手是邪祟污染的纸魂!” 他运转《易筋经》,掌心枪印迸发金光,“纸者,文明之舟也,岂容尔等玷污!”
金色枪芒扫过,触手纷纷崩解,露出底下刻着的《农政全书》残句。宋应星的虚影同步显形在他身旁,抬手按在 “井宿” 星位:“当年徐光启公与吾论及天文,曾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此刻需以《授时历》校准!”
浑天球突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江临感觉双手仿佛按在运转的日月星辰上,星象之力顺着手臂涌入丹田。“‘天有五气,化生万物’,” 他默念宋应星在《乃粒》篇的教诲,“稻麦者,天下之命也,不可失其序!”
当斗柄即将对准正北时,塔身突然爆发出更强的黑雾,十二具升级版傀儡从塔基钻出,胸腔处竟嵌着《天工开物?兵器》篇记载的 “神火飞鸦” 核心。江临瞳孔骤缩,这些傀儡的动力核心正是他在岳飞军中见过的改良版火药机关,此刻却被邪祟用来喷射毒焰。
“宋先生,让我启动‘神火飞鸦’反制!” 江临指间泛起赤焰,他曾在守墓人密卷中见过此术的霸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方能速胜!”
宋应星突然横身拦住他的去路,虚影第一次浮现怒意:“不可!《佳兵》篇首句便言‘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宠者,皆杀人之方’,此术本为护民而创,岂容你为求胜而滥用?”
江临怔住,指尖的赤焰明灭不定:“但此刻生灵涂炭,若不用强,如何止损?”
宋应星抬手,虚空中显形出分宜县的回忆:百姓在矿洞使用改良后的安全矿灯,而非他曾拒绝研发的 “震天雷”。“吾在分宜县时,百姓求吾造兵器抗匪,吾却教他们用‘水排’鼓风冶铁,造农具护田。” 他的声音低沉如淬火的铁砧,“百工之术的刀刃,永远该对着荒芜,而非同类。”
苏晴的星砂突然在塔底显形出一幕:现代景德镇的匠人正在修复古窑,用《陶埏》篇的技法烧制抗震瓷器,而非制作武器。“宋先生,” 她轻声道,“您看,今时之人仍遵您‘开物成务’之道,将技艺用于护生。”
江临望着星砂画面中匠人专注的神情,忽然想起在兵马俑坑看见的修复师 —— 他们用纳米技术拼接陶俑,每道补痕都标注着 “可逆修复”。他掌心的赤焰渐渐熄灭,转而凝聚成《乃粒》篇的稻穗虚影。
“晚辈知错了。” 江临抱拳,“百工之魂在利民,而非杀罚。”
宋应星的怒意褪去,眼中泛起赞许:“善。当年吾拒为官吏造杀器,却为百姓改良简车,因知‘民以食为天’。此刻你需以‘水轮’之术引动塔基的地脉,而非火攻。”
他抬手划出《舟车》篇的漕船水轮图谱,江临依言将灵力注入塔身的 “水官印”。奇迹般地,傀儡胸腔的 “神火飞鸦” 核心开始反转,毒焰化作甘霖洒向藏书阁石化的地板,焦黑的砖面竟重新长出青草。
当斗柄终于指向正北,塔顶的月魄之力突然如银河倒灌。江临抓住时机,将天工令插入浑天球核心,《天工开物》的全部图谱在他眼前展开:从 “舟车” 篇的漕船构造,到 “锤锻” 篇的兵器锻造,再到 “膏液” 篇的油脂提炼,每幅图谱都化作金色锁链,缠住暴走的月魄。
“看!” 苏晴在地面以星砂勾勒出《禹贡》九州图,“地脉正在归位!” 她腕间的莲花印与塔身的 “兖州” 星位共鸣,黄河流域的金色光带重新贯通,那些被石化的藏书阁地板上,竟浮现出历代工匠的手印 —— 有宋代定窑匠人留下的指纹,有明代云锦织女的丝线纹路,还有现代航天工程师的掌纹。
巨塔核心突然传来炸雷般的轰鸣,浑天球表面裂开,露出藏在其中的 “邪祟核心”—— 那是一团由 “科技无用论”“蛮夷 superior” 等伪数据组成的黑雾,中央嵌着某篇《天工开物伪书论》的论文残页。
“‘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宠者,皆杀人之方;而吾民遇贼子则能效其长以卫身’!” 宋应星的虚影首次显露出怒意,他手中的算筹化作毛笔,在虚空中书写《佳兵》篇全文,“吾著此书,非为教人造杀器,乃为开民智、强百工!”
江临的战魂枪与宋应星的笔锋共鸣,形成 “工” 字巨芒。当枪尖刺入黑雾核心,论文残页上的 “伪” 字突然崩解,显形出三百年前宋应星在作坊写下的原句:“火药之术,守国则利,攻掠则害,在乎用之者本心。”
黑雾散尽,浑天仪塔化作万千青铜书页,每一页都飘回书墙原位。江临接住缓缓坠落的天工令,令牌表面浮现出全新纹路 —— 那是《天工开物》全书的微缩图谱,中央嵌着他与苏晴的双生印记交叠的图案,而在 “佳兵” 篇的位置,多了道稻穗环绕的剑痕,正是他方才以稻穗虚影替代神火飞鸦的印记。
“此令集吾毕生所学,” 宋应星的虚影渐渐透明,“记住,百工之术,上可补天,下可安民。若遇邪魔以科技之名行破坏之事,便以‘开物成务’之道破之 —— 以工为盾,以智为矛,而非以杀止杀。”
藏书阁的晨光穿透窗棂,照在江临汗湿的衣襟上。苏晴走上前,星砂手链此刻能清晰映出《天工开物》的机关轨迹,她腕间的莲花印边缘多了圈齿轮纹路:“刚才在塔底,我‘看’见了宋先生在作坊教百姓使用简车的场景,每道木纹都刻着‘利民’二字。原来真正的机关术,从来都是长在泥土里的。”
江临轻抚天工令,想起宋应星在《序》中写的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他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对典籍的刻板守护,而是让先人的智慧在现世生根 —— 就像宋应星拒绝为权贵造兵器,却愿为百姓改良农具;就像现代匠人用 3D 打印修复文物,而非制造武器。
“下一站,该去景德镇了。” 苏晴望向窗外逐渐复原的藏书阁,“《陶埏》篇的瓷窑灵气还在动荡,那里的匠人正等着我们。”
江临点头,掌心的枪印与天工令共鸣,浮现出宋应星最后留下的箴言:“盖人巧造成异物者,非天工不能成其形。” 他知道,这场与邪魔的战斗远未结束,但方才的理念碰撞让他真正领悟:护持文明,不仅要手握利剑,更要守住百工之术的初心 —— 那是根植于泥土的智慧,是润泽万物的仁心,是 “开物成务,利民万年” 的永恒传承。
当第一缕阳光完全照亮《天工开物》的书墙,江临看见每篇页脚都多了道细微的金光 —— 那是宋应星留下的传承印记,也是所有华夏百工在历史长河中埋下的火种。他握紧苏晴的手,两人的双生印记在晨光中交相辉映,如同两簇永不熄灭的火苗,照亮了传承之路。这一次,他终于真正明白,为何宋应星在《佳兵》篇写尽火器之妙,却始终将 “利民” 二字刻在篇首 —— 因为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武器的锋利,而是让科技扎根于守护的初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R1P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