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4章 女娲抟土台

小说: 唤神战之梦启   作者:翟子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唤神战之梦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R1PC/ 章节无错乱精修!
 

蓝田女娲谷的晨雾裹着黄土的腥味,江临的登山靴陷进半人高的芦苇荡,鞋底碾过的陶片发出细碎脆响 —— 那是仰韶文化的红陶残片,表面的绳纹在他掌心的战魂枪印记下泛着微光,仿佛在诉说七千年前先民捏塑陶人的场景。远处,女娲抟土台的夯土基座正腾起灰黑色雾霭,十二根图腾柱上的女娲补天纹正在崩解,化作二进制代码般的流光。

“凌晨三点,蓝田人遗址的线粒体 DNA 出现量子坍缩。” 苏晴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便携式基因检测仪的蜂鸣。她蹲在半坡遗址的陶窑前,手中的仪器正对破碎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瓶身上的人面鱼纹突然褪去色彩,“陈玄说,是‘虚质兽’在吞噬人类起源的集体记忆,试图将‘抟土造人’异化为外星基因实验。”

江临的指尖刚触碰到抟土台的夯土墙,土中突然渗出金色脉络,显形出女娲氏的虚影:人身蛇尾,手中托着半块未完成的陶人,泥团表面的指纹与他掌心的战魂枪印记完美重合。“后世守护者,” 女娲的声音如黄土沉积般厚重,“吾捏塑泥人时,混入的是黄河流域的黄土、先民的汗水,还有对生命的敬畏。此刻虚质兽在剥离‘人’的本质,需以‘土德之魂’破之。”

话音未落,十二根图腾柱突然崩裂,黑雾凝聚成半透明的巨怪 —— 虚质兽的躯体由扭曲的 DNA 双螺旋构成,头部是分裂的 “人” 字,口中喷出 “人类外星起源论” 的电子合成音,每道声波都在瓦解陶土中的人类基因信息。江临注意到,兽腹处嵌着某篇《人类基因改造工程》的论文,页脚的 “解构之眼” 图腾正在吞噬陶土中的线粒体记忆。

“苏晴,守住半坡的陶窑!” 江临大喝一声,战魂枪与女娲手中的泥团共鸣,枪尖显形出《风俗通义》的残页,“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 此乃人类文明的第一声啼哭!”

苏晴的星砂手链骤然绷首,十二颗砂粒化作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每颗都投射出人类化石的基因数据:蓝田人遗址的头骨化石、半坡人的陶纺轮、甚至现代中国人的线粒体 DNA 图谱。当她的指尖划过 “人面鱼纹”,陶窑突然爆发出红光,窑内残留的炭化粟粒显形为守护光盾,挡住了虚质兽的首波攻击。

“荒谬!” 虚质兽的 “人” 字头部发出冷笑,DNA 双螺旋突然分裂成无数数据触手,“所谓抟土造人,不过是原始部落的幻想,人类基因链里分明有外星文明的编码!” 它的尾椎扫过抟土台,女娲捏塑的泥人残片瞬间虚化,露出里面流动的虚无。

女娲的虚影突然化作万千陶土颗粒,缠住数据触手:“吾当年行走九州,取黄土于昆仑,水于东海,汗于烈日,捏出的泥人眼含星火,是为让每个生命都能与天地共鸣。” 她的目光扫过虚质兽胸前的论文,“你可知半坡人的陶瓶上,鱼纹代表丰饶,人面代表智慧,这是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初章。”

江临趁机催动战魂枪,枪尖凝聚成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每道纹路都连接着现实中的文明坐标:国家博物馆的 “人面鱼纹彩陶盆”、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报告、甚至敦煌壁画中女娲抟土的场景。这些坐标的光芒汇入枪芒,在虚质兽身上炸开,显形出被篡改的真实记忆: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女娲传说,这些智慧如利刃,将 “解构之眼” 图腾割出裂痕。

最危险的攻击来自虚质兽的 “基因核心”。它突然展开十二只数据翅膀,每片羽翼都投射出 “人类进化断层论” 的伪科学视频,画面中,某 “专家” 举着基因检测报告,声称 “现代人类与古人类毫无关联”,却隐去了蓝田人化石与现代中国人的 DNA 同源性证据。苏晴的太阳穴突突首跳,脑海中浮现出守墓人协会地宫的初代密卷:“女娲氏抟土造人,乃文明对生命起源的第一次追问,是‘万物与我同源’的初始认知。”

“苏晴,用半坡的陶土!” 江临突然想起在半坡遗址看到的考古现场,陶窑旁的黄土中埋着六千年前的人类指纹,“这些陶土里,藏着先民捏塑第一个泥人的温度!”

“记得我们在半坡修复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吗?” 女娲的虚影突然贴近苏晴,手中的泥团与她腕间的星砂手链共鸣,“瓶身的人面纹,左眼是太阳纹,右眼是月亮纹,象征人类与天地的对话。此刻用你的星砂,唤醒陶土中的生命记忆!”

苏晴闭目凝神,想起 2022 年在半坡工作站,她戴着白手套清理彩陶瓶,指尖触碰到人面纹时的震颤。翟子穆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星砂手链突然爆发出红陶光芒,化作半坡遗址的微型模型,每座房屋、每口陶窑、每个墓葬,都显形出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场景。当她将模型按在虚质兽的基因核心上,十二根图腾柱的女娲纹突然活了过来,陶土颗粒凝聚成巨型泥人虚影,双手托住即将崩解的人类基因链。

虚质兽的三首同时发出痛吼,数据翅膀在陶土光芒中崩解。江临趁机将战魂枪刺入 “基因核心”,显形出《人类起源万年史》的真实记载:从蓝田人使用火塘,到半坡人种植粟米,再到现代人类基因库中不变的线粒体标记。这些证据如潮水般涌回,虚质兽眼中的疯狂渐渐褪去,露出对生命起源的敬畏。

“苏姑娘,可曾见过殷墟甲骨上的‘人’字?” 女娲的虚影转向苏晴,指尖划过虚空中的甲骨文,“那是侧立的人形,双臂下垂,象征谦卑与劳作,与半坡人的陶纹同源。你守护的,正是这份‘天地人三才’的初始认知。”

苏晴的星砂手链突然化作殷墟甲骨的拓片,每片都刻着商代贞人对 “人” 字的诠释。她想起在国家博物馆见过的牛骨,“人” 字旁边刻着 “众” 字,像三个并肩而立的人形,“我们守护的不是神话,” 她对着虚质兽大喊,“是先民在陶土上刻下的第一个‘人’字,是千秋万代对‘我从何来’的坚定回答!”

最终的决战在抟土台中央展开。江临与女娲并肩而立,战魂枪与泥团共同划出 “地水师” 卦,象征生命诞生的伟力。苏晴的星砂手链化作 “山火贲” 卦,象征文明的绚丽初章。当两卦重合,抟土台的黄土突然爆发出太阳般的光芒,虚质兽的 DNA 躯体如冰雪消融,露出里面蜷缩的 “文明虚无体”—— 那是被邪魔侵蚀的生物学家,他的记忆里,只有对数据的盲目崇拜,却丢失了初见陶人时的震撼。

“看看你忘记的东西吧!” 江临将战魂枪刺入虚无体的意识,显形出被封存的记忆:十五年前,他在大学实验室第一次看见人类化石,眼中泛起的对生命的敬畏;五年前,他在半坡遗址目睹考古学家修复陶俑,指尖触碰时的颤抖。这些记忆如潮水般涌回,虚无体眼中的疯狂渐渐褪去,露出对文明的热泪。

战斗结束时,抟土台的夯土墙重新凝聚,十二根图腾柱上的女娲纹闪烁着温润的黄土光芒。女娲的虚影渐渐透明,却将半块泥团递给苏晴:“后世守夜人,记住抟土的真意 —— 不是创造生命,是让每个生命都懂得敬畏天地,守护共生。” 老人的衣袍拂过陶土,留下一行发光的刻痕:“黄土塑人,星火相传。”

苏晴瘫坐在夯土台上,星砂手链的光芒黯淡了许多,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你发现了吗?当我们催动陶土记忆时,星砂与战魂枪的共鸣,竟能显形出历代对‘人’的诠释,就像女娲在教我们读懂生命的密码。刚才她提到半坡的人面鱼纹,我突然想起,那彩陶瓶的鱼眼,其实是最早的‘阴阳鱼’雏形。”

江临点头,望着重新归位的女娲抟土台,夯土中隐约可见六千年前的指纹,与他掌心的战魂枪印记重叠。他忽然明白,女娲抟土留下的,不是神话传说,而是对生命起源的尊重与探索。就像此刻,他们用陶土和基因数据击溃的,不仅是虚质兽,更是对人类文明根基的否定。

“陈玄发来消息,” 苏晴举起手机,屏幕上是守墓人协会的实时地图,全国的 “人类起源类文明坐标” 异常波动下降了 92%,“下一站,应该是神农播五谷的遗址,那里的农耕基因正在被篡改。”

江临望向远方的女娲谷,晨雾正在散去,阳光穿过芦苇,在抟土台上投下清晰的人面鱼纹光影。他握紧手中的泥团,感受到里面残留的温度 —— 那是女娲捏塑第一个泥人的温度,是半坡先民烧制彩陶的温度,更是苏晴修复文物时掌心的温度。这些温度交织成网,让他坚信,无论面对怎样的邪魔,只要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敬畏还在,文明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走吧,” 他伸手扶起苏晴,战魂枪印记与她腕间的星砂手链在阳光下交相辉映,“下一场战斗,我们带着女娲的智慧,去守护农耕文明的起源。这次,或许能见到神农氏,听听他讲述播撒五谷的真正奥秘。”

秋风掠过女娲谷,卷起一片仰韶陶片,上面的人面鱼纹在阳光下飞舞,最终落在两人脚边的夯土中。那一刻,七千年的陶火、三千年的文字、百年的考古,都化作他们眼中的坚定,在女娲抟土台的黄土上,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守护誓言 —— 抟土造人,生生不息。而苏晴与女娲的对话,如同在文明长河中投下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向着更遥远的未来扩散,诉说着人类对自身起源的永恒追思。



    (http://www.220book.com/book/R1P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唤神战之梦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R1P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