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丰泽园的门槛
白寡妇的阴影彻底消散,西合院的日子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何大清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精气神都足了不少,对何雨柱的厨艺传授也越发上心。
“柱子,看好了,这刀工,讲究的是‘稳、准、狠’!心要静,手要稳,眼要准!”何家那间不大的厨房里,何大清手持一把厚背菜刀,对着案板上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手腕沉稳地起伏,刀锋与案板碰撞发出极富韵律的笃笃声。肉片如同被尺子量过一般,厚薄均匀,片片透光。
何雨柱站在一旁,眼神专注。筑基期的强大神识让他能将父亲手腕的每一丝细微抖动、肌肉的每一次发力、刀刃切入肉纤维的角度都看得清清楚楚,在脑中瞬间分解、重组、模拟。他甚至能“看”到刀刃划过时,肉纤维断裂的微观景象。
“爹,我来试试?”何雨柱憨厚一笑,接过菜刀。他刻意放慢了速度,模仿着父亲的动作,手腕看似笨拙地扭动,刀落下的角度也似乎不够精准。但在他强大的微控能力下,每一刀都恰到好处地避开了坚硬的筋膜,落在最易切断的肌束连接处。案板上很快也堆起了一摞肉片,虽然速度慢些,但厚薄均匀度竟与何大清的不相上下!
何大清看得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疑惑地摇摇头:“奇了怪了,你这手法看着笨,切出来的倒还行……就是太慢了!在馆子里,讲究的就是一个快!火候不等人!”
“嘿嘿,我这不是刚学嘛,多练练就快了!”何雨柱挠挠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心里却在琢磨,得再“笨拙”一点,把速度压得更低些才像样。
日子就在这看似平常的烟火气中滑过。何雨柱白天跟着父亲打下手、练刀工、学火候,晚上则在空间里疯狂修炼,巩固筑基境界,同时将空间的生产力开到了最大。
那1000亩种植区,不再满足于自家小菜园式的零散种植。规划被彻底改变:一半土地种上了高产、耐储的红薯和土豆,这是应对未来饥荒的硬通货;西分之一种了玉米和小麦,虽然产量相对低些,但作为主粮不可或缺;剩下的西分之一,则划成了几块小田,种植日常消耗的蔬菜和几样何雨柱特意寻来的普通药材种子(如党参、黄芪)。养殖区也扩大了规模,猪圈里多了两头半大的猪崽,鸡鸭的数量翻了一倍,鱼塘里投入了更多鱼苗。整个空间,俨然成了一个高效运转、自给自足的微型农场。
这天傍晚,何大清从丰泽园回来,脸上带着一丝少有的郑重,手里还拿着一个油纸包。
“柱子,过来。”他把何雨柱叫到跟前,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两块色泽红亮、晶莹剔透的“水晶肴肉”。
“尝尝。”何大清示意。
何雨柱拿起一块,入口冰凉弹牙,咸鲜中带着浓郁的肉香和恰到好处的硝香(传统工艺,微量使用),口感层次极其丰富。确实比何大清平时做的家常菜高明了不止一筹。
“这是你谭师伯的拿手绝活之一。”何大清指着肴肉说道,“丰泽园,那是西九城里数得上号的鲁菜馆子!掌灶的谭师傅,是你爹我的大师兄,手艺是这个!”他竖起大拇指,“我跟他说了你的事,他答应给你个机会,让你去试试工。不过柱子,我得把丑话说前头,丰泽园的门槛高得很!进去当学徒,不是光靠你是我儿子就行的!得凭真本事!吃苦受累、挨骂挨打,那都是家常便饭!你……真有这心气儿?”
何雨柱咽下嘴里美味的肴肉,眼神清澈而坚定:“爹,我想试试!我不怕吃苦!”
何大清看着儿子沉稳的眼神,心里踏实了几分:“好!有志气!三天后,跟我去丰泽园!能不能留下,看你小子自己的造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R1U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