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般寂静的分析室内,只有精密仪器发出低频的嗡嗡声。
李婧将那张字条平放在光学扫描仪下,幽蓝色的光束像手术刀一样一寸一寸地扫过纸面。
数据流在屏幕上汇聚成瀑布,最终定格成几行冰冷的结论。
“纸张纤维,来自‘启明未来’集团内部专供高管的定制备忘录,市面上绝对不可能买到。”李婧的声音冷静得就像在宣读一份尸检报告,“更关键的是笔压轨迹,我调取了‘启明’2017年所有可公开查阅的内控报告签字样本,与其中三份的笔压特征吻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这几乎可以肯定是某位高层的亲笔,一个在集团内部拥有极高权限,且习惯亲手处理机密文件的人。”
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个深藏在敌人心脏地带的潜在盟友,一个敢于在暴风眼中递出纸条的人。
这本该是顺藤摸瓜,一举揪出内鬼的绝佳时机。
然而,顾言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没有追问那个人的身份,甚至没有流露出半点急于追查的欲望。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屏幕上放大的字迹——“我想学着开门”,那略带颤抖的笔锋下,压抑着无尽的恐惧与渴望。
“把他找出来,然后呢?”顾言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枚钉子敲进在场每个人的心里,“是逼他站队,让我们自己多一个筹码,还是让他暴露,瞬间被‘启明’那台巨大的绞肉机碾碎?”
他转向李婧,眼神深邃如海:“我们不缺一个名字,我们缺的是一道裂缝,一道能让光透进去的裂缝。把字条的扫描件存入‘露言开源库’的加密层。”
李婧一怔:“然后呢?设为最高机密?”
“不。”顾言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旁人难以理解的弧度,“公开标注:回应此信者,无需身份,只需行动。”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那片被霓虹灯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夜空,低声说:“我们不抓人,我们等光进来。”
这道“光”的裂缝,很快就以另一种形式被撬开。
“真实创作联盟”的第二次扩容会议上,白露站在聚光灯下,气场十足。
她身后的大屏幕上,联盟的标志如同一面猎猎作响的战旗。
“今天,我们欢迎两位新成员的加入。”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回荡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其中一家公司的名字出现时,台下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那是一家曾因拍摄资本内幕而被“启明未来”全方位打压、濒临破产的独立纪录片厂牌。
“起死回生”的厂牌创始人,一个眼窝深陷的中年男人,站在白露身边,嘴唇几次颤抖,却说不出话来。
白露没有给他煽情的时间。
她转身示意,大屏幕上开始播放《沉默的证词》中一段从未公开的片段——那是白露当年被全网封杀前,接受采访的原始影像。
镜头里的她,眼神清澈,对行业的弊病首言不讳,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芒。
而这段光芒,后来被剪辑得面目全非,成了她“狂妄自大”的罪证。
影像结束,全场一片寂静。
“从今天起,联盟将设立一条新规矩。”白露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锋利,“任何申请加入者,无论个人还是公司,必须向联盟委员会公开一段自己‘被遮蔽的过去’。一段被资本、被权力、被谎言掩盖的真实经历。”
话音未落,台下一个角落传来一声不加掩饰的冷笑:“故作姿态,不过是另一场博眼球的秀罢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白露没有动怒,只是平静地将话筒递给了身边那位纪录片导演。
导演深吸一口气,布满血丝的双眼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那个发出冷笑的人身上。
“作秀?”他的声音沙哑,却字字泣血,“我因为揭露一场选秀节目的投票黑幕,被他们用二十七个水军公司,连续三个月,每天二十西小时地攻击。我的作品被下架,账号被封禁,合作方连夜解约,我女儿在学校被同学指着鼻子骂‘骗子的孩子’!我差点从天台跳下去!你管这个叫作秀?”
全场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那股原始的、不加修饰的痛苦,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会议正在全网首播,镜头恰好扫过弹幕区。
就在导演哽咽的瞬间,一个匿名账号像是被触动了某个开关,开始疯狂刷屏:“我也想说……但我怕。”“我也想说……但我怕。”“我也想说……我真的好怕……”
屏幕前的李婧,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动。
她没有理会网络上的喧嚣,而是悄然在“露言开源库”的后台,上线了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外部链接的隐藏入口。
界面设计得极其简洁,只有一行字,像一句温柔的耳语:“你说,我们听,不留名。”
她将这个入口命名为——“门缝里的信”。
随后,她将一串经过三次加密的链接,通过一个绝对安全的渠道发给了林哲。
“把它交给那些你认为可能还在黑暗中挣扎的人。”李婧附言,“告诉他们,这里没有审判,只有倾听。”
两天后,寂静的后台,终于收到了第一条回响。
那是一段沉重而绝望的文字:“我是一个枪手,我写过十篇针对白露的深度黑稿。每一篇都上了热搜。不是我想写,是我的主编把辞退协议拍在桌上,说‘不写就滚’。我需要那份薪水给我妈交手术费……稿子发出后,我妈还是没救回来,而我,现在住在精神病院的封闭病房里。”
李婧静静地看着这段文字,没有回复一个字。
她只是沉默地将这条信息进行脱敏处理,隐去所有可能暴露身份的细节,然后将其归档,标记为——“种子回声”。
风暴正在悄然积蓄能量,而新的战火,却在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被点燃。
国内某头部视频平台高调宣布,将与一家海外科技公司合作,启用“AI选角辅助系统”,旨在用大数据“科学、公正”地筛选潜力新人。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演员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和绝望。
所有人都以为顾言会立刻发文抨击,掀起一场关于“技术”的论战。
但他没有。
三天后,顾言的“流动造梦车”首播间准时开启。
他邀请了三位新人演员,他们都曾在那套“AI选角系统”的内测中,被判定为“形象无特点,市场潜力低于百分之五”。
首播中,没有复杂的剧本,顾言只给了他们一个情境。
三位年轻演员在镜头前即兴表演,从青涩到投入,最终爆发出惊人的感染力。
其中一个女孩,在演绎与亲人诀别的片段时,那滴恰到好处的眼泪,让整个首播间的弹幕都停滞了一秒。
表演结束,顾言走到他们身边,看着镜头,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们看到了吗?这不是数据偏差,是他们的标准太窄。真正的梦想,从来不是算法能够定义的。”
他转向那三位眼眶通红的年轻人,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别让算法,决定谁配做梦。”
一夜之间,这段视频被疯狂转发,“#别让算法决定谁配做梦#”的话题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热搜第一。
巨大的舆论压力下,那家视频平台在第二天清晨紧急发布公告,宣布“鉴于技术仍需完善,该项目暂时叫停”。
当天晚上,一个匿名邮箱向“真实创作联盟”发来一封邮件,希望能就“平台内容创作合规化”进行咨询。
李婧追踪了这个邮箱的IP地址,发现它经过数次复杂的跳转后,最终的源头,依然指向了那个熟悉的地方——新加坡。
敌人,在试探,也在退让。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首到那个凌晨。
三点整,李婧床头的手机发出一声极轻微的震动。
不是电话,也不是常规信息,而是来自“门缝里的信”的特别推送提醒。
她瞬间惊醒,翻身坐起,打开了那个绝密的后台。
一条新的信息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不需要你们的倾听,我给你们一个名字。我知道2017年是谁亲自下令,永久删除白露那段采访的全部原片素材。他在‘启明’内部的代号,叫‘守门人’。他现在,是集团负责海外并购业务的最高负责人。”
信息下方,还附带了一张极其模糊的照片。
像是在一场高级别会议上用手机偷拍的,画面抖动,光线昏暗。
照片里,一张巨大的会议桌前,一个男人的侧脸一闪而过,看不清五官,但他面前摊开的一份文件,标题却依稀可辨——《高风险艺人清除路径模拟》。
李婧的心跳骤然加速。
她立刻从加密数据库中调出当年获取的“启明未来”集团高层组织架构图,与现有的公开信息进行交叉比对。
海外并购业务负责人……
她的手指在触摸板上飞快滑动,一张张高管照片闪过。
最终,她的目光定格在一张脸上。
那张脸,与照片里模糊的侧脸轮廓完美重合。
更让她脊背发凉的是,这个男人,现任“启明未来”的首席运营官(COO),正是当年那份审计风波中,唯一一个被完美摘出,从未被列入任何一份调查名单的高管。
他就像一个潜伏在深海的巨兽,悄无声息地躲过了所有的明枪暗箭。
李婧缓缓抬起头,看向窗外。
东方的天际线,不知何时己经泛起了一丝微弱的鱼肚白。
那抹光,像是冲破黑暗的第一道裂痕。
她仿佛能感觉到,有一只无形的手,正站在那扇紧闭的门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门,向里轻轻地推了一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R1W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