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宫阙惊变
新帝登基大典前夜,紫禁城飘起了细雪。魏璎珞站在重华宫的阶前,望着宫人们将最后一道朱漆刷上殿柱。三日前,先帝驾崩时攥着她的手,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
“这江山,你要替朕看着。”
“娘娘,礼部呈上了明日仪程。”珍珠捧着鎏金册子过来,低声道,“只是……慈宁宫那边扣下了凤印。”
魏璎珞抚过册上“摄政太后”西个字,轻笑一声:“无妨,本宫本来也不稀罕那方玉石。”她转身从案上取出一枚玄铁令牌,“先帝私铸的虎符,可比凤印管用。”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羽林卫的急报:“禀太后!肃亲王联合九门提督围了午门,说……说要清君侧!”
(中)血染丹墀
魏璎珞一袭素甲登上城楼时,叛军的火把己映红半边夜空。肃亲王在马上高喊:“漠北妖女也配垂帘听政?”
她解下腰间锦囊,将一叠信笺扬手撒下。夜风卷着纸张飞入叛军阵中,有人捡起一看,顿时哗然——
竟是肃亲王与准噶尔往来密函,每封都盖着私印。
“三年前先帝为何突然病重?”魏璎珞的声音响彻城墙,“正是肃亲王在御茶中下了西域慢毒!”
叛军阵脚大乱之际,承瑞太子(新帝)突然出现在她身侧,挽弓搭箭一气呵成。那支刻着枫叶纹的羽箭破空而去,正中肃亲王咽喉。
少年天子转身时,眼底映着雪光:“母后,儿臣这一箭,可像父皇当年?”
(下)凤栖梧
三年后,御花园的海棠结果了。
魏璎珞捻着红艳艳的果子,听小宫女叽叽喳喳:“太后娘娘,听说江南又献了新茶……”
她笑着摇头,从袖中取出本泛黄的《千金方》。书页间滑落一片枯叶,叶脉组成了奇异的图案——正是当年姐姐教她认的漠北文字。
“要像野草,活着就有春天。”
微风拂过亭台楼阁,远处传来新科进士的唱名声。史官正在廊下记录:景和三年,魏太后还政于帝,于京西建女学,天下女子皆可诵《璎珞训》。
就在魏璎珞沉浸在回忆中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跪地禀报:“太后娘娘,宫外有一自称是您旧识的女子求见。”魏璎珞心中一动,放下手中的书册,轻声道:“宣她进来。”不一会儿,一位身着朴素的女子被带了进来,魏璎珞定睛一看,竟是多年前在宫外结识的好友。两人相拥而泣,互诉离别之情。好友告诉魏璎珞,自己这些年过得并不容易,但始终记得她的恩情。魏璎珞感慨万千,邀请好友留在宫中长住。此后,魏璎珞时常与好友一同在御花园中漫步,探讨女学之事。而她所创办的女学也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女子在这里接受教育,绽放光芒。魏璎珞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替先帝守住了这江山,也为天下女子开创了新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R4J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