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线(回归):**
“——!”
没有预想中的剧痛,只有一种急速下坠带来的、令人五脏六腑都移位的失重感猛地攫住了陈默!他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从深沉的噩梦中粗暴地拽出,整个人从床上弹射起来,心脏疯狂擂鼓,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下意识地死死抓住床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这样就能抓住那辆该死的、正在悬崖边解体的破烂马车。
窗外,天光己经大亮,阳光刺眼。楼下刘阿姨那穿透力十足的骂街声一如既往地充当着背景噪音:“……谁家缺德玩意儿!车停楼道口!赶着投胎啊!……” 但此刻,这熟悉的噪音却让陈默产生了一种荒谬的错觉——那骂声似乎变成了马车轮毂在悬崖边疯狂摩擦岩石的刺耳尖叫。
“秋名山车神……败给豆腐渣?” 陈默喘着粗气,声音嘶哑地挤出这句回归吐槽,脸上混杂着惊魂未定、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一种被低劣品控坑死的强烈憋屈和荒谬感。“投诉?投诉无门啊!!” 他几乎是吼出了后半句,一拳砸在床头,震得床板嗡嗡作响。
死亡的瞬间如同高清慢镜头在他脑中反复播放:他利用从现代赛车游戏和汽修杂志里学来的漂移技巧,成功在狭窄的盘山道上甩尾,惊险地避开了身后匪徒射来的箭雨。那一刻肾上腺素飙升带来的掌控感和刺激感,几乎让他以为自己真成了古代版的藤原拓海!然而,就在车尾甩过弯心,车身即将摆正的瞬间——咔嚓!一声令人牙酸的、木材彻底断裂的脆响!
他下意识地低头,目光捕捉到的最后一个画面,是左侧车轮与车身连接处那根粗大的车轴木,在巨大的横向剪切力下,如同朽烂的枯枝般从中崩裂!断裂面参差不齐,木纹扭曲腐朽,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深褐色,与周围坚实的木材形成鲜明对比。紧接着就是天旋地转,失控的车厢翻滚着,将他连同那根断裂的“豆腐渣”车轴一起,抛向了深不见底的悬崖……
“车轴……腐朽木纹……” 陈默喃喃自语,眼神从最初的愤怒和荒谬,迅速沉淀为一种冰冷的专注。死亡的憋屈感被一种更强烈的、近乎偏执的探究欲取代。他翻身下床,甚至顾不上换衣服,穿着睡衣就冲到书桌前,一把掀开笔记本电脑,在搜索框里飞快输入:
> **木材腐朽特征图谱**
> **古代马车车轴承重结构**
> **木纤维应力破坏微观图**
屏幕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图片和文献。他瞪大眼睛,一页页翻看,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得飞快。那些关于腐朽木材的显微图片——发黑断裂的细胞壁、被真菌蛀蚀的空洞、扭曲变形的木纤维——与他坠崖前惊鸿一瞥看到的断裂面景象,完美地重合在了一起!
“找到了!” 陈默低吼一声,眼神锐利如刀。“就是它!真菌腐朽!长期潮湿加上虫蛀,内部结构早就烂透了!外表刷层桐油就敢当承重轴用?黑心作坊害死人!” 他迅速抓过旁边的《生存笔记(载具篇)》,翻到新的一页,落笔如飞:
> **第N次回归(悬崖漂移):**
> * **目标:** 摆脱匪徒追击,利用马车漂移过弯。
> * **成果:** 漂移动作成功(理论验证有效)。
> * **死亡方式:** **车轴(左侧)因内部腐朽(真菌+虫蛀),在极限剪切力下断裂,导致车辆失控坠崖。**
> * **核心教训:**
> * **1. 材料决定上限:** 再精妙的驾驶技术,也救不了一根烂木头!古代载具可靠性是巨大短板。
> * **2. 验货!验货!验货!** 关键承重部件必须进行**破坏性抽检**(敲击听音、观察截面、测试韧性)。外表光鲜≈死亡陷阱!
> * **3. 极限操作需冗余:** 对载具状态需极度保守评估,预留巨大安全余量(漂移?不如跳车!)。
> * **应对预案(特训方向):**
> * A. **材料学速成:** 重点攻克**木材腐朽识别**(视觉、听觉、嗅觉特征)、**防腐处理工艺**(桐油、石灰、盐煮)。
> * B. **结构认知深化:** 彻底掌握马车(及未来可能接触的船舶、攻城器械)的**核心承重节点**及薄弱点。
> * C. **终极构想:** **钢制轴承/转轴!** 需解决**炼钢技术**(高炉?坩埚?)、**精密铸造/锻造**难题。(草图:[此处快速勾勒一个粗糙的滚珠轴承和转轴连接结构图])
他在“**钢制轴承/转轴!**”和“**炼钢技术**”几个字上重重地画了几个圈。那粗糙的草图,如同在死亡废墟上点亮的一盏微弱的、指向未来的科技之光。
**古代线(盘山道,追击战前夕):**
陈默蹲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面前摊开着一张简陋但关键的图纸——正是他凭借记忆画出的、那辆送他坠崖的马车车轴连接结构图。他身边堆放着几根从附近废弃车架上拆下来的旧车轴,长短粗细不一,木质也各不相同。
他没有急于去“偷”一辆更好的车,而是像一个最苛刻的质检员,开始对这些潜在的“夺命凶器”进行残酷的“验尸”工作。
他拿起一根看起来还算完好的硬木车轴,先是仔细抚摸表面,观察颜色和纹理的均匀度。接着,他屈指,用指关节在不同部位用力敲击,侧耳倾听。
“笃…笃…笃…” 大部分区域声音沉闷结实。
“噗!” 敲到靠近轴头榫卯结合处时,声音陡然变得空洞发闷!
陈默眼神一凝,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短柄斧,对准那个发出异响的位置,狠狠劈了下去!
“咔嚓!”
木屑飞溅!斧刃轻易地劈开了看似坚硬的外壳,露出了内部如同被虫啃鼠噬过的、布满黑色丝状物和孔洞的腐朽核心!一股淡淡的霉烂气味散发出来。
“果然!” 陈默冷哼一声,丢掉这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废料。他又拿起另一根色泽较深、刷过厚厚桐油的车轴。这次他更狠,首接用小刀刮掉表层的桐油和部分木质,露出内部。然后,他掏出一个小皮囊,将里面白色的粉末(生石灰)小心地洒在刮开的截面上,再滴上几滴水。
“嗤……” 细微的反应声响起,被撒了石灰的区域颜色迅速加深,并散发出热量——这是木材内部残留的酸性腐朽物质在与碱性的石灰发生反应!虽然不能完全修复,但这是快速检验内部腐朽和进行初步“消毒”的土办法。
经过一番近乎破坏性的筛选,他终于找到了一根相对靠谱的硬杂木车轴。木质坚硬沉重,敲击声清脆均匀,刮开截面纹理细密,没有明显腐朽迹象,石灰测试反应微弱。陈默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但眼神中的警惕丝毫未减。他按照图纸,开始小心翼翼地拆卸那辆还算完整的废弃马车,准备更换这根“验明正身”的车轴。每一个榫卯的连接,他都反复检查,敲打测试。
**现代线(特训地狱):**
市图书馆古籍文献修复室角落的桌子上,堆满了与“木”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如同一座小山。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微尘的味道。
*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 《木材腐朽与防治图谱(考古版)》
* 《天工开物·锤锻篇(影印本)》
* 《古代船舶榫卯结构解析》
陈默埋首其中,眼镜片上反射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片。他左手边摊开的笔记本上,己经写满了各种笔记和草图:
* **腐朽特征速查表:** 色深(黑褐)、纹乱(扭曲断裂)、声闷(敲击空洞)、味异(霉烂酸腐)、质酥(易刮粉)。
* **防腐工艺对比:** 桐油(防水佳,需多层)> 石灰水(杀菌,伤木质)> 盐煮(渗透深,易返潮)> 烟熏(防虫,不均匀)。
* **承重节点清单:** 马车(车轴、轮毂、转向枢)、船舶(龙骨、肋骨、桅座)、房屋(大梁、立柱榫头)…
* **钢制轴承构想草图(V2.0):** 比之前的更精细,标注了内外圈、滚珠(或圆柱体)、保持架(暂缺材料)的大致结构和配合关系。旁边狂草写着几个巨大的问号:**“高碳钢?!”、“淬火?!”、“车床?!(不可能)”**。
他的右手也没闲着,正拿着一小块从建材市场淘来的、不同种类和腐朽程度的木料边角料,以及一个放大镜。他时而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木料的纹理和颜色,时而用小刀刮开表面探查内部,时而又用指关节敲击,对比不同腐朽状态下的声音差异。他的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仿佛在解读一本由死亡写就的、关于木头秘密的天书。
偶尔,他会停下笔,目光落在笔记本上那个粗糙的钢制轴承草图上。指尖无意识地着纸面,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一种面对巨大技术鸿沟的无力感。那简陋的线条,代表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坚固与可靠,是他从一次次“豆腐渣”导致的死亡中,提炼出的终极梦想。他低声自语,带着一丝不甘和强烈的执念:
“木头……终归是木头。再好的木头,也怕虫蛀水浸,怕岁月消磨……”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钢制轴承”的草图上。
“只有它……只有钢铁的筋骨,才能撑得起……活下去的路!”
作者“冉冉升起新星”推荐阅读《我在古代循环交作业》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R5Y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