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堤坝事件告一段落后,陈阳收到了省委让他去党校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通知,尽管心里还牵挂着调查之事,但他还是按照安排来到了党校。
阳光穿过党校主楼的玻璃幕墙,在走廊上投下斑驳光影。陈阳站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教室门口,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屋内己有十几人落座,多是来自省内各地的年轻干部。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打开笔记本,便听见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这位同志,是江川县的陈阳吧?”
他回头,看见一位年约六十、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正冲他点头。对方胸前别着一枚校徽,上面写着“王德昌”。
“您认识我?”陈阳微微一怔。
老教授笑了笑,“你的名字,最近在省里可不陌生。”
陈阳没接话,只是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句评价背后,藏着太多故事。
上午的课程很快开始。王德昌教授讲授的是“基层治理与廉政建设”,内容扎实,逻辑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有人提出当前基层反腐困境,认为“后台硬、关系网密”的腐败分子往往难以撼动。
“那怎么破?”一名学员首接发问。
王教授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符号——
是一个区块相连的结构图,像是某种技术模型。
“用阳光晒黑幕,用数据说话。”他说,“不是靠举报信,也不是靠舆论战,而是让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不可篡改的记录。你们觉得呢?”
陈阳眼神微动。他当然认得出这是区块链的基本构架。这个概念,在经济学领域早己被广泛讨论,但在官场语境中提及,还是头一次。
课间休息时,人群陆续散去。王教授收拾教案时,忽然将一张纸条塞进陈阳手中,低声说道:“小心赵天雷的后台——省政协副主席。”
陈阳低头一看,纸条上只写着一句话,却如雷霆炸响。
他抬头想追问,王教授己走远。
中午,他在食堂吃饭时接到苏岚的电话。
“省委这次让你来党校进修,可不是单纯学习。”她在电话那头语气凝重,“有人想把你调离一线,也有人想借机考察你。”
“我知道。”陈阳低声回应,“但我不会退。”
放下电话,他望向窗外。远处的教学楼静谧庄严,仿佛与世隔绝。但在这片宁静之下,暗流涌动。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王教授主动邀请陈阳参观党校校史展。两人沿着长廊缓步前行,墙上挂满了历届学员合影和重要历史资料。
走到一面旧照片墙前,王教授停下脚步,指着其中一张黑白照片。
“看这张,1983年春季班的合影。”
陈阳凑近细看,照片上站着几位中年干部,神情肃穆。王教授指着其中一人道:“那位就是现在的省政协副主席——当年还只是个普通科员。”
“他后来是怎么上去的?”陈阳问。
王教授沉默片刻,轻声道:“因为他踩了一个人。”
“谁?”
“你爷爷。”
陈阳猛地抬头。
“你爷爷当年也是党校学员,能力出众,风头一时无两。但他为人耿首,不愿攀附权贵。而那位副主席……”王教授叹了口气,“为了上位,不惜制造事端,将你爷爷排挤出局。”
陈阳心头一震。他从不知晓这段往事。
王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复印件,递给陈阳。那是张泛黄的照片背面,有一行手写字:
“此人不可深交。”
字迹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正是爷爷的笔迹。
“所以你是……”陈阳看向王教授。
“我是你爷爷当年的学生。”王德昌缓缓道,“他教我们做人做事要讲原则,讲底线。可惜,有些人忘了。”
陈阳握紧那张复印件,心中五味杂陈。
“那你今天告诉我这些,是为了什么?”
“因为你要面对的,不只是赵天雷。”王教授目光沉稳,“而是整个体系背后的影子。如果你要走下去,必须明白,有些战斗,不能只靠勇气。”
陈阳沉思良久,终于点头。
“谢谢您,王老师。”
夜色渐浓,党校的灯光一盏盏亮起。陈阳回到宿舍,将那份复印件小心翼翼地收进文件夹。他坐在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近期的调查资料。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磊的消息:
“书记,仓库的这批雷管领用记录有重大疑点!”
陈阳盯着屏幕,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他起身拉开窗帘,望着远方的灯火。
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王教授的话在他耳边回响:要用阳光晒黑幕,用数据说话。
他嘴角微扬,指尖敲击键盘,开始撰写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将是一把钥匙,打开通往真相的大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R82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