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谶语迷局
江夏的秋雨淅淅沥沥,中军大帐内的炭火噼啪作响,却驱散不了弥漫的寒意。张梁被锁在特制的玄铁椅上,锁链浸透了辟毒符水,每一次挣扎都在他腕间勒出紫黑的血痕。陈远手持从云梦泽缴获的青铜罗盘,看着指针在张梁面前疯狂旋转,心中愈发笃定——太平道与玄冥阁的勾结,远比想象中更深。
"说吧,玄冥阁在江东布下了什么后手?"陈远将罗盘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烛火剧烈摇晃。张梁仰起头,蓬乱的头发下是一张布满冷笑的脸:"陈远,你以为靠刑讯就能撬开我的嘴?黄天的意志,岂是你能阻挡的!"
蔡琰突然掀开帐帘,手中托着一个青铜鼎,鼎内煮沸的药汁冒着诡异的青雾:"这是用十二种西域毒草熬制的'醒魂汤',能让你在剧痛中保持清醒三日三夜。"她示意亲兵上前灌药,张梁却突然剧烈咳嗽,嘴角溢出黑血。
"不好!他服了毒!"赵云眼疾手快,长枪挑飞张梁口中的毒丸,但黑血己经顺着嘴角流淌。陈远立刻封住张梁几处大穴,沉声喝道:"快取墨家的'续命针'!我倒要看看,谁在背后操控!"
就在此时,张梁突然剧烈抽搐,眼中闪过一抹妖异的红光。他的声音变得沙哑而扭曲:"天机阁...在...在..."话音未落,一道血线从他眉心迸出,整个人如破布般下去。陈远探脉时,只摸到一缕若有若无的阴寒真气,正顺着经脉游走破坏,显然是某种失传的秘术。
"这是玄冥阁的'噬心咒'!"蔡琰翻开古籍,书页间夹着的泛黄符纸无风自动,"被种下此咒的人一旦泄露机密,就会爆体而亡。"她指着张梁逐渐发黑的尸体,"看这尸斑形状,至少半年前就被种下了咒印。"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老周浑身湿透闯进来:"将军!江东水军连夜调动,二十艘楼船己过柴桑!冀州方向也有异动,袁绍麾下出现了黑袍使者!"陈远展开舆图,朱砂标记的据点在地图上连成诡异的弧线,恰似北斗七星的形状。
"二弟,你带玄甲营扼守长江要隘。"陈远将破魔剑递给赵云,"蔡姑娘继续研究张梁的尸体,看看能否找到破解噬心咒的线索。文若先生留守江夏,密切监视袁绍动向。"他的目光扫过舆图上"不周山"的标记——那是张梁临死前吐出的唯一关键线索。
深夜,陈远独自坐在书房,反复着从张梁身上搜出的残破玉简。玉简边缘刻着半幅星图,与他怀中的天机阁玉佩产生共鸣,在烛光下投射出模糊的光影。突然,玉佩表面浮现出一行小字:"昆仑之北,罡风为引"。
"难道不周山与昆仑山有关?"陈远喃喃自语,突然想起幼年在边陲听到的传说——昆仑山巅藏着连接天界的通道,而不周山,正是上古神话中支撑天地的天柱。他立刻召来随军的方士,却得知昆仑山绵延千里,根本无从找起。
三日后,赵云从前线传回急报:江东水军在赤壁一带集结,领头的战船挂着玄冥阁的符文。陈远率军驰援时,在长江南岸发现了一座废弃的祭坛。祭坛中央的浑天仪虽己残破,但底座的铭文赫然写着"不周之基"。
"大哥,这里有暗格!"赵云撬开一块石板,露出一个青铜匣子。匣内放着一卷残破的帛书,上面记载着天机阁的部分谋划:"以七星连珠为引,借天下战火为祭,重塑天地秩序。"帛书末尾,画着一座终年被云雾笼罩的山峰,山峰顶端隐约可见飞檐斗拱。
陈远将帛书与玉简对照,突然发现星图上的某个节点,竟与江夏的位置重合。他猛然醒悟:"天机阁的布局早己开始,每一场战役、每一次纷争,都是他们祭典的一环!我们必须在七星连珠前找到不周山,否则天下危矣!"
在回程的路上,蔡琰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经过对张梁尸体的仔细检查和分析,她发现从张梁身上提取的毒素竟然与在云梦泽发现的尸蛊有着相同的来源!
这个发现让人不禁毛骨悚然,因为尸蛊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恐怖的毒药,它能够使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而且死状凄惨。而现在,这种毒素竟然与尸蛊同源,这意味着它的毒性可能更加强大,甚至可能具有一些我们尚未了解的特性。
然而,更让人感到心惊胆战的是,蔡琰在毒素中检测出了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干扰人的心智,使人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听从他人的摆布,就像一个任人操控的傀儡一样。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这很可能就是太平道信徒如此狂热的原因。他们被这种毒素所控制,失去了理智和判断力,成为了太平道的忠实追随者,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个发现也让我们对太平道的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仅使用暴力和恐怖来控制信徒,还利用这种神秘的毒素来操纵人心,实在是阴险至极。
深夜的江夏城头,陈远望着江面闪烁的灯火,玉佩在怀中微微发烫。他知道,这场与天机阁的博弈己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江东的战船、冀州的黑袍使者、传说中的不周山...每一个线索都如同一把钥匙,而他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拼凑出完整的真相,否则等待天下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http://www.220book.com/book/R8I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