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固本图新
东武阳城头的晨雾尚未散尽,陈远己带着蔡琰、赵云等人来到新建的校场。昨夜的庆功宴尚未完全散去酒香,但他们深知,短暂的胜利只是起点。校场东侧,新收编的黑山军残部正与老卒们混编训练,此起彼伏的喊杀声中,夹杂着墨家工匠调试新器械的叮当声。
"将军,这是昨日清点的军械账目。"蔡琰展开一卷竹简,墨迹未干的数字旁画满红蓝批注,"张燕留下的三万件皮甲中,七成需要修补;缴获的八百张角弓,弓弦己严重老化..."她突然停顿,目光扫过远处正在搭建的作坊,"不过,我们缴获的黑山铁矿场,倒是个意外之喜。"
陈远着腰间玉佩,感受着玉石传来的温润。经过东武阳一战,五块星陨玉的共鸣愈发强烈,时常在深夜发出微光,仿佛在催促着他们加快脚步。"传令下去,将铁矿场改建成'武阳工坊'。"他指着校场西南角的空地,"我要在那里建三座高炉,两座炼铁,一座铸造。"
赵云有些疑惑:"将军,如今战事频繁,耗费人力建炉是否..."
"子龙,乱世之争,归根结底是国力之争。"陈远拾起地上的断箭,在沙土上画出简单的冶炼流程图,"我们有墨家的机关术,有铁矿资源,若能改良锻造工艺,造出的兵器将比寻常铁器锋利三倍。"他转头看向蔡琰,"墨家可曾研究过'灌钢法'?"
蔡琰眼睛一亮:"将军是说,将生铁与熟铁混合冶炼?此法虽有记载,但火候与比例极难掌控。"
"我曾在古籍中见过类似记载。"陈远从怀中掏出一张草图,这是他连夜绘制的高炉设计图,"将高炉分为三层,底层生火,中层炼生铁,上层放熟铁。通过调节风门控制火候..."他的声音渐渐坚定,"三日内,我要看到第一炉钢水出炉。"
与此同时,陈远开始着手整顿东武阳的民政事务。他深知一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民政管理,因此他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东武阳的民生状况。
首先,陈远任命陈宫为郡丞,负责清查户籍和丈量土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准确的户籍登记和土地丈量,可以更好地了解东武阳的人口和土地资源情况,为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在陈宫的建议下,东武阳推行了一项名为“均田令”的政策。根据这项政策,原本被张燕霸占的土地将被重新分配给流民,让他们有地可耕,有饭可吃。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流民的生计问题,也使得土地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陈远还下令在东武阳设立了“劝农亭”。这些亭子不仅是农民休息和交流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们成为了推广新式农具的平台。墨家工匠们经过改良的曲辕犁和水车一经推出,便在田间地头引起了轰动。
曲辕犁相比传统的首辕犁,具有操作更加灵活、省力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而水车则解决了灌溉难题,使得农田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这些新式农具的推广,使得东武阳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粮食产量也有了显著的增加。
"陈大人,这铁犁果真省力!"一位老农跪在田埂上,抚摸着泛着乌光的犁铧,"以前两牛三人才能耕完的地,现在一牛一人就行!"
消息很快传遍周边郡县,流民纷纷拖家带口向东武阳涌来。陈远下令在城外搭建流民安置点,设立粥棚与医馆。蔡琰亲自调配墨家研制的防疫药剂,控制住了聚集人群可能引发的疫病。
"将军,这些流民中藏龙卧虎。"陈宫呈上一份名册,"有位叫鲁妙子的木匠,擅造机关楼阁;还有个叫朱治的铁匠,能打造百炼精钢..."
陈远立即下令召见这些能人。当鲁妙子展示他设计的可折叠云梯时,蔡琰当场惊呼:"此梯展开可达两丈,折叠后仅三尺长,便于携带,实乃攻城利器!"而朱治锻造的环首刀,刀身纹路如流水,削铁如泥,连赵云的亮银枪与之相击,都溅起了火星。
在发展民生与军备的同时,陈远不忘加强情报网的建设。他效仿曹操的"校事府",成立"天枢阁",由暗影卫统领。天枢阁的密探们伪装成商贩、流民,渗透到袁绍、袁术等势力范围,甚至远至荆州、江东。
"这是荆州传来的密报。"一名密探呈上蜡丸,"刘表在襄阳城外修建祭天台,所用材料与袁绍的观星台如出一辙。"
陈远将密报与星陨玉图谱对照,发现襄阳的方位正好对应北斗第西星的位置。但他并未急于行动:"继续监视,没有万全准备,不可轻动。"他深知,刘表治下的荆州兵强马壮,且与江东孙氏结盟,贸然出击只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为提升军队战斗力,陈远在东武阳推行"武举制"。每月举行比武大会,选拔武艺高强、头脑灵活的士卒。比武项目不仅有传统的弓马骑射,还新增了兵法推演、器械操作等科目。这种新颖的选拔方式,让许多出身低微的士卒有了晋升机会。
"报!"一名亲卫冲进议事厅,"广宗泽玉珏突然异动,水面浮现神秘符文!"
陈远等人赶到广宗泽时,只见平静的湖面泛起诡异的涟漪,玉珏悬浮在空中,与五块星陨玉遥相呼应。水面上,北斗七星的图案缓缓浮现,每颗星的位置都对应着不同的方位。
"这是星陨玉在指引方向。"蔡琰取出观气镜,镜中影像显示,除了己知的荆州方向,还有一处灵力波动来自江东。但陈远却按住了众人急切的脚步:"江东孙氏据长江之险,水军天下无敌;荆州刘表坐拥荆襄九郡,根基深厚。"他握紧玉佩,"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回到东武阳城,陈远颁布了新的政令:三年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必须接受基础军事训练;设立"工学堂",教授机关术、冶炼术、医术;鼓励商贾往来,减免关税,吸引周边物资流入。
夜深了,陈远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内灯火通明的工坊与学堂。远处,高炉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传来阵阵有节奏的打铁声。玉佩在怀中微微发烫,仿佛在认可他的决策。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唯有稳扎稳打,才能积蓄足够的力量,去揭开星陨玉的终极秘密,去实现心中的宏图霸业。
洛阳城中,曹操收到东武阳的密报,看着陈远推行的新政,不禁抚掌大笑:"此子竟有这般远见!屯田、练兵、兴业,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他取出星陨玉匣,看着五块玉石组成的北斗,"袁本初,看来我们都小瞧了这个年轻人。"
而在荆州襄阳,刘表望着新建的祭天台,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收到的情报显示,那个占据东武阳的年轻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传令下去,加强边境防备。"刘表握紧手中的象牙笏板,"乱世之中,任何潜在的威胁,都不可小觑。"
东武阳城的夜,充满了希望与生机。陈远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己经做好准备,用智慧与耐心,在这乱世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R8I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