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的事情搞定,赵家鑫乐颠颠地抱着给自家父母的“宝贝”回自家小院,盘算着明天一早就去县邮局。周灵羽则回到房间,关上门,意识沉入空间,开始处理那笔巨额资金。
五万现金和十根小黄鱼(金条)安静地躺在空间一角。金灿灿的光芒和厚实的钞票散发着令人心安的“铜臭”味。周灵羽没有沉迷于这种视觉享受,而是开始冷静地盘算。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她首先拿出五万现金,用意念仔细捆扎好。这五万,加上之前交易积攒的一些现金,她准备作为“备用金”,存一个定期存折。这笔钱是她的保命底牌,轻易不动用。
第二天,她借口去县里买点东西,独自去了临江县人民银行。在略显陈旧但庄严肃穆的银行大厅里,她找到了一个相对僻静的窗口。当她说出要存十万元(包含之前的积蓄)时,那个戴着老花镜的柜员猛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反复确认了好几遍存单上的数字和她的介绍信(用了赵家鑫的关系,开的是大队采购款证明,金额自然模糊处理),才颤抖着手,无比郑重地给她办理了手续。一张写着“周玲雨”名字、金额为“壹拾万元整”的定期三年存折,被周灵羽珍重地收进了空间最深处。握着这张薄薄的纸片,她感觉心里踏实了一大块。
剩下的五万现金和十根金条,她另有打算。目光投向遥远的北方——京市。
上一世,她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没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带院子的老房子。那种独门独院、青砖黛瓦、承载着历史韵味的西合院,是她心中理想的栖居地。而如今,七十年代中期,京市的房价……简首是白菜价!一套保存尚可的小型西合院,几千块就能拿下!未来?那将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机会就在眼前!她必须抓住!
周卫国(上一世的爷爷),现在刚好在京市读书,他就是最好的“操盘手”。
回到青砖小院,周灵羽立刻找出纸笔,给周卫国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先是祝贺他学业顺利,询问了在京市的生活情况。然后,话锋一转,提出了她的请求:
“卫国哥,有个事情想麻烦你。我在前进大队这边,靠着试验田和一点小门路,攒了点钱。你也知道,现在形势,钱放着也没啥用,还容易招事。我听说京市的房子,尤其是一些老城区带小院子的平房,价格还不贵?我想着,能不能麻烦你在课余时间,帮我留意一下?最好是地段清净些,房子旧点没关系,但产权一定要清晰干净,没有纠纷,最好能带个小院子。位置嘛……最好是内城,南锣鼓巷或者西城、东城那些老胡同区域都行。面积不用太大,两进的小院或者独门独户的小院最好,价钱……控制在五千以内最好,最多不超过八千。最好看2--3套左右,如何合适我都要”
她详细描述了自己理想中房子的样子,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最后写道:
“卫国哥,这事不急,你慢慢看,一定要谨慎。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你看好了,写信告诉我具体情况和大概价钱,我会想办法把钱汇给你。这事就拜托你了!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千万别跟别人说,包括桃桃姐,免得她担心。等以后有机会,说不定我们也能去京市看看呢!”
写完信,她封好口。这笔投资,是她为未来铺就的另一条路。京市的房产,将是她在时代洪流中最重要的锚点之一,她要给自己留一套,爷爷奶奶(周卫国赵桃桃)留一套和赵桃桃未出世的闺女(上一世的妈妈)留一套。
处理完资金和房产的大事,周灵羽的注意力回到了眼前的土地上。大队集中培育的秧苗长势极好,移栽工作己经顺利完成。翠绿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但周灵羽知道,这还不够。她记得前世一些关于稻田生态养殖的知识。在稻田里放养鱼苗,鱼可以吃掉水田里的害虫和杂草,鱼粪又能肥田,形成良性循环,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还能额外收获鲜鱼,提升土地的综合产出!
这个想法让她很兴奋。她立刻找到了大队长周铁柱。
“铁柱叔,我想跟您商量个事。”周灵羽开门见山,“我看咱们的秧苗都栽下去了,长势也好。我琢磨着,能不能往水田里放点鱼苗?”
“放鱼苗?”周铁柱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水田里养鱼?这……能行吗?鱼不会把秧苗啃了?再说,这水田是种稻子的,又不是鱼塘!”
旁边的老把式们也纷纷摇头,觉得这知青娃子想法太怪。
周灵羽早有准备,耐心解释:“铁柱叔,各位叔伯,我查过资料,也听人说过,这叫‘稻田养鱼’。放的都是些小鱼苗,像鲫鱼、鲤鱼、草鱼苗这些,它们主要吃水里的虫子、杂草和浮游生物,不会啃稻秧的根。鱼在水里游动,还能松土,鱼粪更是上好的肥料。这样一搞,田里的虫子杂草少了,肥料也省了,夏天除了收稻子,还能捞鱼加餐,一举多得呢!”
她描绘的前景让周铁柱有些心动,但更多的是疑虑:“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咱们这儿没人这么干过啊!万一鱼死了,或者真把秧苗祸害了,这损失……”
“铁柱叔,我愿意承担风险,我培育的稻种我清楚。”周灵羽语气坚定,“鱼苗的钱,我个人出!就当是我为咱们大队试验田做的另一个小实验。如果成功了,明年咱们再推广。就算失败了,也就是损失点鱼苗钱,绝不耽误稻子收成。您看行吗?”
听到鱼苗钱周灵羽自己掏,周铁柱和其他人的顾虑顿时打消了大半。反正不用大队出钱,试试也无妨。周铁柱最终拍板:“行!玲雨你有想法,敢试验,这是好事!叔支持你!你说要什么鱼苗,要多少?我让人去县里水产站问问!”
周灵羽脸上露出笑容:“谢谢铁柱叔!鲫鱼、鲤鱼、草鱼苗都要一些,比例大概是……(她根据自己的知识报了个配比)。数量嘛,先按咱们大队所有水田面积,每亩放个一百尾左右试试?具体您看水产站能提供多少。”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几天后,几大桶活蹦乱跳的鱼苗被运回了前进大队。在周铁柱和周灵羽的指挥下,社员们带着新奇和些许怀疑,小心翼翼地将鱼苗均匀地投放到了每一块水田里。看着小鱼苗欢快地消失在翠绿的秧苗之间,周灵羽心中充满了期待。这片青翠的田野,不仅承载着粮食的希望,也孕育着鱼米满仓的丰收图景。
爱幻想的羊1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R91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