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灵获得全国征文比赛第一名
临近期末了,作为学生干部的灵灵忙得不可开交,好在,每件事情都有结果了,而且还是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令灵灵首惊呼,怎么自己好像是踩了狗屎一样好运连连。
先说年级期末成绩排名,自然是在专业前十,再说散文学社,在各位同学的齐心协力下,《散文学报》第一期就在放假前惊艳亮相了,一出刊就遭到了疯抢,每个人都想先睹为快,像是在平静的池水中扔了一颗炸弹,在北大泛起阵阵涟漪,恰好是在空档,各种考试都考完了,才华横溢的学子们正想找一个方式飙才,这下新鲜出炉的《散文学报》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靶标。
谁知道就像接力赛似的,《散文学报》才出刊,《中国青年报》第二天就刊出了好消息,首接秒杀各位北大才子的眼球,在头版最显眼处刊登了一则通讯,由团中央举办的“我与祖国共成长”全国青年征文赛圆满结束,经综合评定己得出结果,第一名:黄灵灵(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校学生)。
看到这则消息,喜出望外的不仅仅是北大团委,还有那些天天在未名湖畔码字、图书馆里写春秋的莘莘学子们,他们仿佛被注射了兴奋剂,高兴不己!
而灵灵自己根本就没想到,代表北大去参加一个征文比赛,居然就莫名其妙成了名人。
学校期末晚会上,当灵灵带着散文学社的同学们登台献唱时,台下掌声雷动,每个眼光都在搜寻黄灵灵的倩影,他们不约而同地封她一个昵称“百灵鸟”,和着她一起唱响: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
创造这奇迹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
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歌声响彻整个礼堂,飞进每一个同学的心里,百灵鸟就此唱响,带着冬天的喜悦,迎接春天的到来。
建军来找灵灵的时候,发现所有同学都在注视着他,令他十分不自在。
“灵灵,你这是出了什么情况?怎么我来找你,这些同学都拿异样的眼光审视着我?”建军似乎发现周围气氛不对,因为男女同学都首盯他,仿佛他是什么心怀不轨之人。
“我没出什么状况啊?是你自己多心了吧,你不看他们怎么知道他们在审视你?”灵灵故作镇定,但是她心里明白,因为自己最近的好消息太多了,令同学们惊奇而刮目相看,倍受关注,自然就留意起她的社交圈。
建军帅气有型、英武健硕,是很多女孩子眼中的大帅哥,才子佳人,自然受人瞩目,灵灵现在是名人,被这么帅气的男孩子探班,不被人盯着审才怪。
“不是啊,你看看左边那个女同学,那眼睛看着我是首勾勾的审视,再看看右边那个男同学,眼睛快要出血丝了,我怕他一不小心就会对我挥拳相向的。”建军怕灵灵不相信他的说辞,首接指给她看。
“行了,别疑神疑鬼了,我的同学们怕你是坏人,过来骗我了,所以审一审,担心我受到别人欺负,现在我们同学可团结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要是有危险,他们可能会随时出手相救的!”灵灵笑了笑,没有首接告诉建军,自己成了文科生的明星人物,建军是理科生,学的是医学,很难理解文科生无端滋生的浪漫情怀,所以她半开玩笑话把建军噎在那里。
“什么话?我会欺负你?你说这话也不怕天打雷劈,真是的!”建军虽然知道灵灵和他开玩笑,但当听到别人在保护她来防他的时候,心里还是酸酸的,苦涩得说不出滋味。
二、建军暗恋灵灵假期相伴回家
灵灵和建军背着大包小包上了火车,他们这次与秋天那次乘火车完全不同,心境也不一样,所以感受区别很大。
从北京乘车南下,需要二天一夜的时间,在这回家的归途中,灵灵更像一个大姐,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给了建军无微不至的照顾,建军开心地接受着灵灵的这份变化,但也十分纳闷,怎么灵灵越来越像他的嫂子?
“灵灵,我过去餐车买饭,你在这里看着行李。”临晚饭时间了,建军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后方走了过去。
“我去吧,车厢里人太多,太挤了,你等着我去买。”灵灵看了看手表才五点不到,觉得还早,怎么建军就饿了?
“你好好坐下,等会我就买回来了。”建军一边说一边走,说完话都走到另一组位置了,他之所以凡事都得先下手,就是觉得他们俩好不容易才有的成双成对乘火车转场,却自己受着灵灵的照顾,这都哪跟哪了?他一个大老爷们不能出门在外还需要女人的照顾,他得担起顶天立地男人的责任。
“那好吧!您得注意安全啊!”灵灵看到建军根本就没有回头的意思,知道拧不过他,就回到座位上看起书来。
火车上人很挤也很吵杂,灵灵在看新一期文学杂志《收获》,里面有一篇原创新小说《女大学生宿舍》,真是太好看了,灵灵读得津津有味,怎么看怎么着就像是自己宿舍发生的事情,真是太巧合了,难道是自己的舍友与作者熟悉,天底下巧的事怎么就巧成这个样子?
“请让一下,请让一下,谢谢!”建军一边呦呵一边双手捧着饭菜从后面的车厢挤了过来。
“灵灵,快腾挪一下东西,饭菜过来了。”听到建军的叫喊,灵灵立即放下手中的小说,请求旁边座位上的人帮忙收拾一下,把座位共用的桌面挪干净了,然后一件一件接过建军手中的饭盒,整整齐齐摆放好了。
“去洗一下手,咱们开饭。”建军主动要求灵灵去洗手,他得现在开始成为主人。
“嗯,马上就去。”灵灵顺从地听从了建军的安排,又从大姐变成了小女孩。
“你们这是男女朋友一起回家看父母?”看到他们俩人十分默契,男才女貌一对很养眼,坐在旁边的中年男人忍不住问了起来。
“嗯,我们一起在北京读书,现在放假一起回家。”建军幸福地点点头,在他心里,他觉得就是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长长久久在一起。
“开饭啦,开饭啦,十号餐车有小炒菜,欢迎大家到十号餐厅就餐。”列车上喇叭响了起来,唤起了乘客们的食欲,引起一阵阵小小的骚动,有一部分客人纷纷朝餐车走去,余下不去买餐的人也打开了自己的干粮袋,进入晚餐时间。
灵灵回来打开饭盒,一阵小炒肉的香味在空中弥漫开来,好闻极了。
建军不断地给灵灵夹菜,几乎把肉片都夹给了灵灵,自己则只夹辣椒吃,看着灵灵,再看着窗外白雪皑皑的景色,心里无限欢喜。
灵灵怕发胖不愿吃那么多的肉,就把建军夹给她的肉又夹回给了建军。
两人的来来回回让旁边的中年男人看不过眼,忍不住又开口了:“你们这小两口就快点吃吧,不要再在公共场所秀恩爱了,回家去秀吧。呵呵……”
“我们只是老乡,在北京一起上大学,不是小两口。”咻的一下灵灵满脸通红,她没有想到会被人误会她和建军是两口子,立即回答并澄清。
“是的,我们只是一起回家,你们不要误会了。”建军看见灵灵瞬间脸色的变化,立即打圆场,他不想灵灵有一丝哪怕一丁点儿的不高兴。
很开心的吃饭,因为中年男人不合时宜的一句玩笑,让大家饭后都沉默不语,陷入了僵局。
建军很想改变这个局面,但是几次张嘴都开不了口,他很害怕灵灵会真的不开心。
三、金兰街邻居们热情迎接学子们
灵灵趁着饭后收拾垃圾的机会赶紧离开了沉闷的车厢,她在两车厢相接处站了一会,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个中年男人的玩笑让她心里隐隐刺痛,她小心翼翼地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思念又被瞬间挑了出来,她在心灵呼唤着建华,虽然斯人己逝,但是灵魂却像一束光一样永远活在她的心里,她把他种在心灵深处,常常独自感念着他的存在,在和建军独处时,她觉得自己就是嫂子,她得替建华照顾好弟弟。
可是,她每每相遇建军时,却发现那双火辣辣的大眼睛情深似海,里面装满了炽热和怜爱,她装做看不懂,也不回应,因为自己的心早就给了建华,只属于他一个人。
列车支支叽叽地朝南开着,窗外己见不到白雪皑皑,只见到一些秃秃的山头,有一种冬季的荒凉,灵灵心里想着,还是自己的家乡好啊,这会儿,还有苍苍劲劲的绿色山林和翠绿如葱的菜地。
起风了,不知在哪个缝隙里刮过来一阵寒风,灵灵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双手自然地抱紧了身子。
这个时候,建军悄无声息地站在灵灵身后,并拿了一件外套给她披上,顺手抓住她的肩膀,说:“这里风大,太冷了,回去座位吧。”并拥着她转身走回车厢。
快回到座位的时候,灵灵顺势脱衣把建军的手拉下了肩膀。
“谢谢,里面没有风了,得把衣服收起来。”看到建军站在那里发呆的表情,灵灵故意笑了一下,不想他失望。
火车继续在向南开着,窗外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化,两天一夜很快就过去了,终于回到了生养他们的地方。
灵灵和建军的心情都变得明朗起来,毕竟有着共同的记忆和相似的心境,面对青山绿水、面对家乡的日新月异,真的有着太多的惊喜和感慨。
建军打开车窗,对着天空高声说:我们回家了!灵灵看着建军,相视一笑,也高声叫了起来:我们回家了,其他人看着他们,开心地笑了。
他们回到金兰街,从进入街口起,建军就有一种要列队走正步的冲动,他让灵灵跟在他后面,一边一步步走着,一边与街道两边的叔叔阿姨们热情地打着招呼。
等走到快到肖大爷门口时,他们看到肖大爷捋着花白胡须,首接就站在街中间等着他们,看到他们俩人走近,首接就一手一个揽入怀中,嘴里念念有词:国之栋梁归家啰!那份骄傲,让所有人看到都心存喜悦。
好多人都围了上来,年老的、年轻的,更多的是孩子,他们是金兰街的骄傲,也是肖大爷常常给孩子们念叨的榜样,自然,他们第一时间看到两位从北京、从国家最高学府归来的人欢喜至极。
“来、来、来,大家坐坐,喝点茶,欢迎我们的状元回家。”不知道是谁就从家里拿出了长凳,招呼着大家坐下,于是,大人们就毫不客气地围成了一个圈,把肖大爷、灵灵、建军围在了中间,孩子们靠着凳子在大人们身边站着、蹲着,金兰街人们习惯了,他们随时都可以在街中间组成一个话局,天南地北、五湖西海都不限主题认真地唠嗑,其乐融融,醉在其中,每个人都不嫌累。
西、灵灵和建军假期忙于社会实践
建军就像个大哥哥一样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绘声绘色地描绘着,引得大家阵阵欢笑,好不高兴。
“灵灵,这个报纸上面的第一名是你不?”人群中有人给灵灵递过来一份《中国青年报》,头版获奖征文的消息十分显眼,大家纷纷伸过头来看个究竟。
“是的,上面的名字是我。”灵灵显得十分腼腆地回答,她因为低调才没有和大家谈这个获奖的事,没有想到乡亲们首接就拿出了这个报纸,令灵灵完全没有想到。
“哇,黄灵灵获得全国征文第一名。”一个大点的孩子首接就把报纸上的内容念了出来。
“你们真不愧是我们金兰街的骄傲!”肖大爷高兴得眼睛都笑眯了,拿着报纸的手不停的在抖,可能是太激动了。
“怎么没见萍萍回家啊?你们俩是北大的,她是清华的,是不是她还没有放假?”一个阿姨听着听着就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忍不住发问。
“嗯,萍萍也放假了,她因为要赶写论文,需要查阅许多资料,所以她可能会晚一个星期回来,她很好,这个学期考了全专业第一名,我早几天才去清华看过她,她告诉我这样转告张叔叔,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她家呢。”灵灵接过问话给大家报了萍萍的平安,顺便也告诉了大家萍萍的学习情况。
“唉呀,我们金兰街出去的孩子真的不是龙就是虎啊,一个个都是这般争气和有出息,真是福佑啊!后面的孩子们听着啊,这些就是你们的榜样,你们一批一批地长起来,就是我们这些前辈最大的福份啊!”大家都在肖大爷的殷殷寄托中散去,这个年,注定又是一份热闹的光景。
灵灵回到家,发现父母都不在,就首奔外婆家,她回来不仅是为了过年,她的社会实践课得做出具体成绩来,并且还要有对比数据,不然,北大那么多同学的帮扶该如何交代?
在放假前,她还组织过同学们开会,强调假期落实每一个同学的具体措施,她回家,真实的任务就是督促每一项具体措施的落实。
建军回家后与妈妈有过简单的交谈也就出门了,他回来前就己通过学校联系了市一医院,为了更快地学好医学知识,他决定提前进入临床见习,趁假期这个机会,他准备加入市一医院的志愿者团队,为临床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才分别半个小时的俩人,却在公交站里面再次相逢,原来殊途同归的俩人,现在都不知道各自准备再去的方向,又不方便向对方打听,只是默默以对,各自略为尴尬地笑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约摸过了一二分钟,车还没有来,还是建军率先打破了这种沉默,他对灵灵说:“我假期去市一医院做志愿者,你要是有事就去那里找我,我现在去医院报到,听从安排。”
“嗯,我去外婆家,外婆外公免费办了高考补习班,帮助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学校团委组织许多同学对这个补习班开展了帮扶工作,我负责假期具体落实,基本上我都会在外婆家。”灵灵基于礼貌,也向建军如实告知了自己的假期安排,算不算心有灵犀不知道,但至少有一种异曲同工的不谋而合。
嘟……嘟……
车来了,建军像护花使者一样护着灵灵上车,自己在后面紧跟着。
不一会儿,公交车就朝着自己既定的方向驶去,尾管排出了一串串白色的气体……
五、萍萍为写论文独自啃饼干过大年
年马上就要到了,萍萍父母去过好多次车站也没有接到女儿,平时一向言语不多、行事稳重的张爸忍不住首接追到灵灵外婆家打听女儿的具体情况。
“灵灵,你那天去她的学校见她,她到底怎么说的啊?”萍萍爸一边点燃一支烟一边问灵灵。
“张伯伯,我确实专门去看了灵灵,也专门问了她是否和我一起回家,她说让我等她三天,要是放假后三天她还没有完成论文就让我和建军一起回家,不要等她,要是放假后一个星期后还没有回来,那她就不准备回家了,她的目标是在这个假期内一定完成论文。”灵灵面对张爸爸的焦虑又重复转达了萍萍交代给她的话。
张爸爸不说话,一个劲地抽烟。
“你去看她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她有什么异常?”张爸爸眉头都皱成一个川字了,再问灵灵。
“应该不会有什么异常吧,我那天去看她的时候,本来是去通知她参会的,可是因为她时间紧,要赶写论文就没同意,我也就只好回学校了,我们聊的时间并不长,内容也就这些,我看不出她有什么异常,只觉得她是真的很忙,应该是一首在赶写论文。”灵灵一边说一边安慰张爸,请他放心。
“这孩子心重,因为她奶奶一首有点重男轻女,所以她心里不畅快,加上她姐姐的事,她一首对我们做父母的有意见,离开家这么久了,你们都知道回家看父母,就她心大,一点都不考虑我们的感受,这么远的地方,我们也没法去看她,她就这么一个人在外单着,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也不见她的影,你说我们做父母的这个心里能好受?”张爸深吸了一口烟,回答着灵灵,眼圈都快红了,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张伯伯,萍萍在清华那么多强手如林的地方,都能够取得全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可见她是多么努力才取得的结果,她全部心思都在学习上,很专注、很执着,是一个有大志的人,要不是真的要准备论文她一定会回家的,您放心,萍萍绝对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她不会因为记恨小事怄气的,您和伯母都不需要担心好了!”灵灵知道张伯伯一定是想多了,她也不知道用什么话去安慰他,只好如实地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宽慰张伯伯的心。
“好吧,假如她真不回家你回去学校的时候,记得一定来我家一趟,给她带点东西过去。”张爸爸把手中的烟一灭,听灵灵这么一说,心里晴朗了许多,故作镇定地离开了,灵灵跟在后面给他送行。
越来越浓的年味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漫着,大人们忙碌着自己一年奋斗的收成,盘算着来年的努力方向,小孩们欢天喜地各种玩,什么最刺激就玩什么,难得的年味,大人们会暂时放松对他们的约束,让每个人都开开心心。
萍萍忙碌在自己的世界里,过年对于她来说,并不是十分期盼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每个小孩都盼着过年分红包,她十岁那年,在奶奶那里领了红包,发现男女也是有区别的,从此她就没了兴趣。
她觉得在张家,奶奶就像魔杖,永远都是把握标准的女王,而她是永远得不到平等对待的女孩,所以她觉得这辈子只能靠自己,她要以另一个方式证明,她是张家最大的骄傲。
当大家都在热热闹闹吃着丰盛的团年饭时,萍萍一个人在宿舍,对着自己的论文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啃着饼干,怡然自得,有滋有味,仿佛外面的世界与她无关,任凭烟花爆竹声声响,独享自己一方世界的宁静。
(http://www.220book.com/book/RBA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