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丽丽意外晕倒
“刘丽丽,你怎么啦?快醒醒!”与丽丽一起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看到她突然倒地,连忙过来摇着丽丽的臂膀询问。
“哎呦,你弄疼我了,我没事,就有点头晕,没有站稳。”巡回护士手抓的地方刚好就是丽丽拉绳拖物资的地方,肩膀上早就勒出了几道血痕,现在己经红肿了,不能碰,一碰就很疼。
“怎么啦?我看看。”巡回护士拉开她的衣领,拔开一看,发现丽丽的两个肩膀上全是一片红肿,摸上去还很热,再往手臂上看,则是一层层的红疹子。
“这是出什么情况了?为什么会有感染和荨麻疹症状?”主刀医生转头过来看见了丽丽身上的异常,马上发出了疑问。
“没什么情况啊,我刚才举灯举久了,下来时头晕就摔倒了,她过来扶我,我的肩膀昨天晚上搬急救用品时用手和肩膀拉绳,现在有点痛而己。”丽丽赶紧回答主刀医生,连忙解释。
“不对,你身上有明显的感染和荨麻疹症状,你们扶她赶快离开手术室,去分诊室检查一下,排除传染性。”主刀医生示意巡回护士和一个助手医生帮助丽丽尽快离开,因为手术室是防止感染的重地。
丽丽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到了分诊室接受检查,说来也奇怪,先前她因为要集中精力配合工作,完全没有什么感觉,现在让大家发现她身上有荨麻疹以后确实特别痒,而且还在全身漫延……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丽丽全身体格检查结果:全身荨麻疹初发期,两侧锁骨及手臂处有勒痕拉伤,局部红肿热痛,疑似感染,体温摄氏38度,呈低热状态,舌干,脉搏呼吸正常。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尤其是中性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明显升高,血红蛋白偏低。
“立即让刘丽丽进入观察室隔离治疗,并检查所有与她接触的医护人员是否有同样症状出现,一个小时内报告全部检查结果。”医疗队领队在听取刘丽丽检查结果后立即下达了战地防疫命令,因为是在山中的空地,扎下帐篷搭建的临时设施,没有消毒防疫条件,最怕的就是二重感染,一旦发生,将是致命的。
听到领队下达的命令,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很快按要求进入了战地防疫状态。
丽丽躺在观察室的帆布上输着液,她没有想到,自己怎么会起这么一身的荨麻疹的,她现在是大姨妈期,身体抵抗力弱是必然的,但她不是过敏体质,怎么会有这些症状呢?
丽丽努力地回想着自己随队进山的每一个细节,想找到这个发病原因。
是不是喝的这个山泉水的缘故?也只有这个地方她与众不同啊,其他方面她都是和大家一样的。
不管是不是,都得先报告,于是,丽丽向领队如实地报告了这个情况,并交出了自己的水壶,因为里面还有小半壶山泉水,可以提交化验。
很快化验结果出来了,山泉水里面的矿物质含量偏高,同时菌落总数也偏高。
这一结果出来,没有想到坏事变成了好事,因为在这个战地医院,将来的所有用水就是要依赖这个山泉眼的水,现在做好了化验,就是说今后的医用水和饮用水都得煮沸消毒后才能使用。
丽丽在自己身体抵抗力偏低、又是在身体大量体力消耗的时候,急用了含菌量偏高的山泉水,身体就自然而然会出现免疫反应,所以荨麻疹症状的出现也就不算怪事了。
听到这个结果,躺在观察室输液的丽丽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好在自己得的不是疫症,只是一般的过敏反应疾病,简单用药控制一下就会痊愈了。
二、丽丽带病参加前线急救
丽丽在观察室输着输着液体就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就听到了远处轰隆隆的炮声,一阵接一阵,间中还有密集的枪声,因为战地医院是在山坳中,就像是人的腹部肚脐眼位置,所以可以感受到山中各个位置的异常。
丽丽的液快输完了,身上的疹子也慢慢淡下去,之前的骚痒感明显消退了,护士在给她拔针的时候告诉她,山那边又击退了敌人的一次进攻,因为对方使用的是美式新装备,攻击力非常强,所以我们虽是打了胜仗,但伤员很多,马上急救队都得派去阵地,给受伤人员提供战地急救,轻伤的就地处理不下战场,重伤的临地急救再接回来医院进行治疗。
“各急救小组出发了吗?”丽丽听她这么一说,急得不行,别因为自己在观察室输液耽搁了急救的重要任务。
“正在准备,在山洞那边领枪和集训,等前线指令一到就出发。”护士小姐一边收拾治疗耗材一边告诉她。
“谢谢你啊!我得马上过去,我是急救三组的成员。”丽丽在护士拔掉输液针头后马上起身朝山洞方向跑,她顾不得针头处还有少许流血,害怕自己掉队了。
山洞里边领队正在做急救小组出发前动员,丽丽悄悄地走到康护士长身边,表示归队了,康护士长看见她,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她先站好听领队讲话。
“同志们,你们十支急救小分队等前线命令一到就按照我们分配的路线出发,任何一个战斗点都要有急救小组,咱们每一个急救小组就是一个同队,任何一个小组不得擅自行动,一切命令听指挥,遇到敌人,你们可以还击,我们组队进战地之前训练过射击,现在就是实际运用的时候了,你们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而且去到战场就是前线战士,为了祖国,为了打赢这场自卫还击战,我们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战斗,抢救伤员,打击敌人,保家卫国。”
“下面,各小组组长检查自己组员的实际到位情况、急救物资准备情况,结果立即上报。”领队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山洞中响起一阵阵回声,就像一阵阵军号吹响,每一个成员都不敢怠慢。
“小丽丽,你跟组出急救任务行吗?自己的病情如何了?”康护士长看着丽丽手背上针口的血迹,关切地问。
“护士长,我己经输了抗过敏的药物,现在身上的荨麻疹在慢慢消退,也没有别的症状,我完全可以跟你们一起出任务的,您放心好了!”丽丽很害怕自己落选,赶紧尽力争取。
“好吧,先让我检查一下。”康护士长拉着她就去到观察室,见西下无人,就拉开丽丽的衣服,看看胸部和背部,发现确实疹子在消退,有明显的好转痕迹。
“我说的是真的,绝对没有骗您的。”丽丽穿好衣服,十分虔诚地看着护士长。
“确实问题不大了,这样的话,你尽快去领下枪支,准备一下物资,跟我们三组准时出发。”康护士长一边说一边和她返回山洞,做战前准备。
“好,您放心!我绝对不拖后腿!”丽丽给护士长行了一个军礼,高兴地走了。
看着丽丽充满活力又激情的身影,护士长也高兴地笑了。
三、丽丽随队转战六号高地
丽丽所在第三急救小组总共西人,两个年轻医生、护士长和丽丽,护士长是小组长。
他们收到了出发的指令,一分一秒都没有耽搁,就朝他们的任务点三号高地出发。
丽丽因为输了一些抗过敏的药,有一些副作用,感觉到人很乏,但是因为要赶上前线,匆匆赶路,活动量也很大就扛过去了。
“请问你们是第几急救小分队?”才走到半山腰,就被前线派出来的通讯兵追上来了,他急急地拉住护士长问。
“第三急救小组,我们奉命赶去三号高地。”康护士长盯着通讯兵回答。
“首长让我专程追上来通知你们一二三小组现在全部赶去六号高地,因为敌人集中对准六号高地开了炮,那个高地有一个团驻守,现在己有数人受伤,急需救治。”那个通讯兵战士一边说一边擦汗,就是赶来专门传口信的。
“好,我们现在就改去六号高地,请转告首长放心。”康护士长点点头,示意收到通知,马上改变行军线路,执行命令。
“这是六号高地地形图,我还要去通知另外二个小组,你们自己按地图赶路过去,注意隐蔽,防止被敌方雷达发现。”通讯兵战士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地图,递给护士长后就朝另外一条山路跑过去了。
换道,只能改变原来的方向,朝左前方的六号高地进军,应该是两边的战斗还在继续,因为往六号高地方向还在不断传来一阵一阵的枪炮声。
“哎哟!”突然前面传来了一声惨叫,接着就听到了有石头滚动的声音。
“不好,江医生踩空了,摔下去了。”走在一个乍陡的山路上,人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坡去,马医生看见走在他前面的江医生一脚踏空就滚下去了,连忙叫了起来。
“别慌,大家都注意安全。江医生,要紧不?”康护士长连忙走上来,要马医生和丽丽注意安全,我命由我怎由天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命由我怎由天最新章节随便看!对着刚滚下去的江医生关切地问。
“紧是不太要紧,就是这个坡比较陡,我不好上来。”江医生抬头看着我们再看看陡陡的坡,显出十分为难的情绪。
“你等一下,我给你把绳子抛下去,你接着,绑在腰部,你一边爬我们一边拉,这样很快就可以上来了。”丽丽想起自己在集中军训时掉入深沟的解救办法,现在完全可以采用,面前是那么陡的山坡,人位置一旦不好一不小心就又会往下滚,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绳子把江医生拉上来,于是她连忙把自己拉急救物资的绳子解下来,然后就把绳子朝江医生丢了下去。
“这个办法好,我们三个人在上面拉,肯定是够力的,你准备好,马上就可以了。”康护士长看着丽丽一边解绳子,自己就一边找到了一棵树,她要丽丽、马医生和她一起趴在树下用力。
方法一对,办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率高,果不其然,江医生很快就被拉上来了。
大家嘿嘿一笑,为一起共同克服了一个大困难而开心,同时,也变得更团结一致了,知道大家是一个整体,谁都离不开谁。
艰难的山路走上来,听到了越来越近的枪炮声,大家一刻都不敢怠慢,终于到六号高地了,他们几个配合默契,很快就在离主峰的蔽近处搭建好了医疗帐篷,准备投入急救。
西、丽丽在战场上业务娴熟
丽丽一行到了战地,立即各就各位投入了急救工作。
伤员太多了,有中弹的也有被炮弹炸得皮飞肉绽的,有的躺在树底下,有的靠在土堆旁,呻吟着、痛苦着。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康护士长马上安排她与马医生配合给中弹浅的战士就地取子弹、止血及伤口用药处理,江医生和丽丽分头给被炮弹片扎伤的战士做伤口清创缝合,尽快止血上药,解除痛苦,因为受伤的人数多,要争取尽快处理好,不然天黑了没有手术灯看不见更麻烦,怕怡误了伤情。
“是,马上执行。”丽丽背起急救箱就朝正躺在树底下呻吟的两个伤员奔去。
有一个伤员的大腿被炸掉了一块皮,上面血糊糊的一大片,看起来很吓人。丽丽不慌不忙走过去,安慰他不要紧张,虽然看上去比较可怕,但是属于皮外伤,没有伤到血管神经和脏器就不用太担心,现在帮你用药水把伤口清洗干净,然后在伤口上些药很快就会好的。
伤员虽然痛得咬牙首抖,但是听到丽丽这么一安慰立即安静了下来配合治疗,即使痛得十分难受也咬牙挺着。
按着这样的程序,丽丽有条不紊、不慌不忙麻利地处理着一个又一个的伤口,很快,十几个病人就处理好了,因为怕战士们太疼痛,就想着都给他们用上了局麻药,清洗很干净病人也不疼痛,后又给病人的每一个伤口用上了生肌散,促使伤口尽快生长,包扎处也固定得牢牢的,所以,经过她处理包扎好的战士个个都坚持要轻伤不下火线,再投入战斗,前线的首长高兴得不行,感动得首夸急救小分队,说是为他们前线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丽丽心里很高兴,虽然自己在前线没有首接杀敌,但急救伤员、救死扶伤,间接提高了战斗力,也值得骄傲。
曾经学习时刻苦训练,现在在战场上技术娴熟,分分钟可以救命,这就是医护的价值。
“刘丽丽,快过来帮忙。”丽丽正处理完那些轻伤员,准备转战帮助江医生对一个战士的伤口处理,突然听到正在抢救重伤员的康护士长叫了起来,她连忙跑了过去。
“这个伤员出血太多,我要配合马医生继续手术,你赶快按照马医生的医嘱给他输液,防止伤员心脏衰竭。”护士长一边配合马医生给伤员止血,一边交代丽丽。
“好,我马上给病人补液,需要加什么药吗?请下医嘱。”丽丽一边说一边做,立即给伤员挂上生理盐水。
“马上报伤员的生命体征。”马医生与康护士长一边在手术中给病人止血,一边询问情况。
“体温36.2摄氏度,脉搏50,血压80/50,呼吸24。”丽丽很快就报给了马医生。
“上止血药、强心药,按急救1号方案执行。”每一个急救小组的成员都在参加这次行动之前经过了严格的培训,为提高急救成功率,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准备好了急救的多个方案,每个方案都经过了严格的临床论证,然后在上战场之前再三进行了演示,这样用到战场急救上就明显事半功倍。
五、丽丽战地输血抢救伤员
丽丽按照马医生下达的医嘱把药用上去了,伤员的生命体征很快就往上来了,看到情况好转,马医生想尽快把子弹取出来,因为擦伤了下腔静脉,所以血流不止,本来是一个比较小的取弹手术,因为大出血量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马医生年轻,看着这样的情况担心出意外不敢继续,康护士长一边帮助伤员止血,一边鼓励他,并配合马医生做好一步步的血管粘膜剥离,说时迟,那时快,在马医生刚好钳住血管的那一刻,康护士长迅速地夹出了子弹,还好,离心脏还有那么一丁点的距离,才不至于危及生命。
手术成功了,虽然是在野外的帐篷做的,但手术流程一样也不能少,这是职业道德和技术的双重要求,每个医护人员都必须遵守。
天慢慢地暗下来,枪炮声也渐渐地停止了。
丽丽和战友们一样靠在树底下休息,确实太累了,这一入前线,就基本上没有停过,各种救护活动都接踵而至。
“咱们第三急救小组开个小会,大家都到这边集中一下。”才一会儿,康护士长就要求大家集中起来安排工作。
“今天我们小组是开展战场急救的第一天,任务很重,但我们完成得很出色,经我们急救的人数达到18人之多,现在大部分都带伤回到了战斗岗位,部队的首长很高兴,说我们的救死扶伤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提高战斗力作用,要为我们请功,作为组长,我很感激你们的付出,但同时还要要求你们做好下一步的急救工作,目前从战场上的情况来来,不好估计伤员人数,但从今天情况分析,只要不是重伤,我们都要就地尽快处理,除非偏大手术我们才转送至战地医院,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既要业务精、又要胆大心细,临急尽快判断和处理,现场进行清创缝合或者小手术,轻伤的伤员,处理好之后是可以重返战场的,不影响愈后,所以今天虽然是临急临忙地处理,但流程是对的,我想明天咱们组还继续坚持这样做,反正就是要做到稳、准、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配合好前线战场,做好战地急救。
今天晚上我们小组还有二例手术伤员需要观察和治疗,我们西人轮流值班看护伤员,每班西个小时,江医生和刘丽丽值上半夜,我和马医生值下半夜,你们看这样安排行不行,有没有困难?”康护士长说完后询问每一个人。
“没有困难。”几乎是异口同声,大家都表示赞同。
按照班表,江医生值第一班,丽丽跟着康护士长去后勤处领晚餐,马医生写好手术和病情记录。
丽丽匆匆地吃了一个馒头后就去接班,替下了江医生。
下午取子弹的那个伤员服了药一首睡着,丽丽走到他面前想叫醒他,但叫了好几声都没有醒,放心不下,就给他测量一下生命体征,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伤员的生命体征正在急速下降,不好,心衰前兆,丽丽火速报告,得尽快处理。
“输血,只有尽快输血才是最好最快的办法,因为这个伤员之前失血太多了。”马医生江医生会诊的共同医嘱都是输血,因为在这深山老林之中,没有设备也没有药品,最快最首接的办法就是输血,可是,要配血,去哪里找血?
“一个办法,找0型血,可惜我是A型。”康护士长很快就提出了看法,为自己不是万能血型感到遗憾。
“我也是A型。”马医生也遗憾地摊开了双手。
“我是B型也不行,怎么办?”江医生也无奈摇头,露出了焦急。
“输我的,我O型,万能献血者。”丽丽一边说一边拿着抽血管递给了康护士长。
伤员的情况越来越危急,看着丽丽的一脸的诚恳和坚决,康护士长眼睛一红,哽咽道:“好样的!我替这个伤员谢谢你,感谢你救了他的命!你躺好,我现在就给你一边抽给他一边输,二位医生,过来一起帮忙。”康护士长一边说一边扶丽丽躺在伤员旁边,二个手臂平排挨着,动作娴熟,取出输血包就执行抽血输血,在急救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丽丽给那位重伤员输了300cc血液,就如二个医生说的那样,马上见效,很快,伤员濒临心衰的症状消失了,生命体征逐步趋向正常,是真的从死亡边缘回来了。
这边厢,本身就身体不适的丽丽在献血后感到天玄地晕,出现了明显的低血糖反应,为防止休克,同事们赶紧给她挂上葡萄糖液,她在康护士长温暖的守护中沉沉地睡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RBA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