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慈宁宫内室,将静和苍白的脸庞镀上一层金色。她整夜未眠,腰间的月牙胎记仍残留着微弱的刺痛感,提醒着昨日在奉先殿地下石室发生的一切。
太后坐在凤榻上,手腕处的月牙疤痕被宽大的衣袖半遮半掩。西位公主屏息等待,连最活泼的胧月也不敢出声。
"这故事要从西十年前说起。"太后的声音带着遥远的回忆,"那时哀家还是先帝的德妃,随驾西巡至乌孙国..."
静和攥紧了衣角。西十年前——那时太后还未成为六宫之主,而她的生母,那位乌孙大祭司,应该还是个少女。
太后从怀中取出一块泛黄的丝帕,上面绣着精致的月牙图案:"乌孙国信奉月神,每代由大祭司守护圣地秘密。当年先帝与乌孙王结盟时,哀家结识了时任大祭司之女——月澜。"
"月澜..."静和轻声重复这个名字,舌尖泛起莫名的熟悉感。
"她与我年纪相仿,一见如故。"太后指尖轻抚丝帕,"她教我乌孙语言,我教她中原礼仪。分别时,我们互赠信物,约定再见。"
太后卷起衣袖,露出手腕上清晰的月牙疤痕:"这是'月魄印',大祭司继承人的标记。月澜说,有此印记者可自由出入乌孙圣地。"
温宜突然开口:"所以太后早就知道奉先殿下有乌孙圣地?"
太后点头:"先帝在位时扩建紫禁城,意外发现奉先殿下有上古遗迹。钦天监认出其中纹饰与乌孙圣地相似,先帝便命人秘密绘制地图,交由哀家保管。"
静和脑中灵光一闪:"那枚铜币!阿史那云给我的铜币上的地图..."
"正是哀家命人仿制,托西域商人带回乌孙的。"太后叹息,"为的是有朝一日,月澜的后人能寻来。"
寝宫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灵犀怯生生地问:"那...静和妹妹真是乌孙大祭司的女儿?"
太后看向静和,目光复杂:"二十年前的一个雨夜,月澜突然出现在紫禁城外,怀中抱着一个女婴。她说乌孙内乱,可汗欲夺取圣地力量,必须将孩子托付给可信之人。"
静和胸口发紧,眼前仿佛浮现那个从未谋面的女子在雨中叩响宫门的画面。
"她为何选择太后?"胧月问出了所有人疑惑。
太后苦笑:"因为月澜知道,哀家是唯一既了解乌孙秘密,又能保护这孩子的人。"她顿了顿,"更重要的是...静和身上流着两国的血。"
"什么?"西位公主异口同声。
太后从榻边取出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块半月形玉佩:"这是月澜留下的。她告诉哀家,孩子的父亲是..."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太后的话。一名灰鹞子匆匆入内,单膝跪地:"禀太后,阿史那云在密牢自尽了!"
"什么?"静和猛地站起,腰间胎记一阵刺痛。
灰鹞子低头:"她咬破了藏在衣领中的毒囊。临死前留话说...『月魄不全,当心影月』。"
太后脸色骤变,手中玉佩差点落地。静和注意到,太后的反应不像是听到陌生暗号,而像是...某种可怕的预言应验了。
"立刻加强宫中戒备,特别是..."太后突然收住话头,看了眼公主们,"罢了,你们先退下吧。静和留下。"
温宜欲言又止,最终带着胧月、灵犀行礼退出。静和独自站在太后面前,心跳如鼓。
"孩子,有些事该让你知道了。"太后示意她坐到身边,"月澜给你的不仅是乌孙大祭司的血脉,还有..."
太后的话再次被外面喧哗打断。这次是一名浑身是血的侍卫冲进来:"太后!奉先殿...奉先殿地宫入口处发现七具尸体,都是我们的人!"
静和倒吸一口冷气——她们离开时明明己经封锁了地宫!
太后厉声问:"可有人闯入?"
"不...不是闯入。"侍卫声音发抖,"像是有什么从里面出来了..."
一股寒意顺着静和的脊背爬上来。她突然想起阿史那云临死的话——"月魄不全,当心影月"。昨日她封印圣地时,确实感到有什么东西从蓝色晶体中溢出...
太后紧紧抓住静和的手:"听着,无论发生什么,不要轻易动用你的灵力。月魄印觉醒后,你会成为某些存在的目标。"
"什么存在?"静和声音发颤。
太后还未回答,窗外突然暗了下来。静和转头望去,只见原本晴朗的天空中,一团诡异的黑影正缓缓掠过太阳——那不是云,而是一个模糊的、如同月牙形状的阴影!
"己经来了..."太后喃喃道,"影月教。"
静和腰间的胎记突然剧烈疼痛起来,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灵力在体内翻涌。与此同时,她清晰感觉到紫禁城某处,一个与她灵力同源却充满恶意的存在,正睁开"眼睛"...
(http://www.220book.com/book/RD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