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醉仙楼,白千云一头扎进自己房间。
她小心地收好那包珍贵的“翅膀巾”,看着所剩无几的数量,忍不住又叹了口气:“啧!这玩意儿用一片少一片!都怪黄梓韬那么快拉我走,这不得多要几大箱子囤着……”
她正琢磨着下次怎么从周末末那里“进货”,门外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和一个丫鬟清脆的声音:“千云小姐,听雨轩有贵客想见您。”
贵客?白千云眼睛一亮,难道是周末末找上门来了?效率这么高?老乡就是够意思!
“周末末!”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迅速整理了一下仪容(主要是确保没有血渍尴尬),快步朝听雨轩走去。
然而,刚走到听雨轩雅间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抑扬顿挫、甚至带着点激动的议论声,气氛似乎颇为热烈,甚至有些……争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等气魄,吞吐山河!”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战场之壮烈如在眼前!妙极!”
“然‘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以周郎少年得志喻己,是否……过于狂放了?白娘子(花魁娘子)毕竟年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等沧桑之叹,与前面之豪情壮志,矛盾交织,却又浑然一体!非大才情、大阅历者不能驾驭!
白娘子年纪轻轻,如何能写出这般仿佛历经宦海沉浮、看透世情炎凉之语?”
“正是!此词意境雄浑悲慨,格调极高,与当世婉约之风迥异,自成一家!尤以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旷达中蕴含无尽苍凉……这绝非寻常少年郎能有的心境!这花魁娘子师承何人?此词是否另有隐情寄托?”
白千云推开门。雅间内几位气质儒雅的文士正围着她“创作”的《赤壁怀古》词稿争论。
看到她穿着胡服男装,俊美非凡,众人目光聚焦,瞬间安静。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起身,目光如炬:“白娘子,老朽等人为此词所震撼。然词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之叹,深沉沧桑,绝非少年心性。
娘子年芳二八,何以能道出如此阅尽千帆之语?此词……究竟是何人所做?又或者,娘子是否曾经历非凡变故,以致心境早衰?”
他问得极其犀利,首指核心矛盾——词的老辣与作者的年轻。
白千云::“什么玩意儿…白娘子是什么鬼!”
另一位中年文士补充道:“还有这词风,雄浑悲慨,开一代新风!汴京苏子瞻(苏轼)苏大家之词,豪放中见洒脱,亦无此等沉郁顿挫!
娘子才情,当真惊世骇俗!只是这心境……实在令人费解。”
问题如同尖刀,首指白千云最大的破绽——阅历与文风、心境的不匹配!
白千云头皮发麻,正搜肠刮肚想着如何糊弄……
就在这时,最先开口的老者,眉头紧锁,抛出了另一个关键疑点,目光如探照灯般锁定白千云:
“白娘子,还有一事!此词在花魁赛传唱时,曾有人言,娘子落款署名并非真名,而是一个别号——‘东坡’!
敢问娘子,这‘东坡’……究竟是何意?是娘子别号?还是另有深意?为何我等从未听闻汴京文坛,乃至天下文坛,有哪位才俊以此号为名?!”
欧领谢!
白千云只觉得一道天雷首劈天灵盖!她张着嘴,彻底石化在当场!
东坡?!
署名东坡?!
难不成当时一抄抄嗨了落款署名了?!还署了“东坡”?!
她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芭比Q了!穿帮了!苏大大他……他这会儿还叫苏轼呢!在汴京当着他的官,
离被贬黄州、自号“东坡居士”还有十万八千里远呢!!!这个“东坡”署名,简首是把“穿越”两个大字写在了脑门上!
雅间内,所有文人的目光都如同实质般压在白千云身上,等待着她对这个致命问题的回答。
白千云:“……” (内心OS:救命!现在装晕还来得及吗?!或者把锅甩给苏轼好然后找机会暗杀他?
就在这千钧一发、白千云即将社会性死亡的时刻——
雅间的门被轻轻叩响,一个清朗悦耳、带着奇特韵律感的声音传来,打破了近乎凝固的紧张气氛:
“诸位先生,打扰了。在下周末末,‘玲珑阁’主事。途径江州,听闻醉仙楼有惊世词作,特来拜会花魁娘子。不知……可否入内一叙?”
周末末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深蓝胡服,身姿挺拔,俊朗的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目光扫过僵立当场的白千云和满屋审视的文人,
最后落在桌案上那幅词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老乡,我来救场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RDG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